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职能效果。方法在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对比实施前后的护理质量以及护理满意度。结果通过对比职能效果,实施后明显强于实施前,差异较大,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护理部采取护理风险管理,能够提高职能效果。
关键词:护理纠纷;风险管理;职能效果;护理部
本文引用格式:刘春花.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职能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355-356.
0引言
护理风险是临床护理活动中由于风险因素对患者直接或间接致残或致死的一种可能性。其存在风险大、因素多、不稳定性强、贯彻在每个护理细节、不良影响严重等特点[1]。伴随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对于医疗水平的要求逐渐严格,法律观念的加强,对于护理工作的安全性要求更高。医院护理部管理护理安全,及时识别风险,进而避免风险,具有重要职能作用。该报告中分析医院护理部在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整理如下。
1讨论方法
针对2018年制定医院护理部对于护理风险的管理作用,确定相关的职务责任,强化护理质量管理,进而加强护理人员的安全意识,保证护理质量。
2职能作用
2.1建立制度与护理步骤
护理部为科室发放“护理风险调查表”,组织讲座、深入科室调查,对于隐形风险的人员、时间以及器械等从管理制度到工作步骤给予完善。如制定上岗带教制度,科室一对一限期带教责任制,把带教工作质量和护士量化考核相关。为了有效的避免患者摔倒,制定防跌倒工作流程,护理人员对每位病人进行风险实施评价。对于摔伤/坠床病人采取床档或约束带与陪护人员等措施;为了显著的提高安全性,分发《护送病人做检查流程和要求》,告知护士送患者进行检查时,先和相关科室联系,及时对患者给予评估,做好相关准备工作,再看护患者进行检查[2]。加强对引发问题的时间与细节给予管理,比如节假日护理失误率较大的特征,需要增加工作人员,及时处理工作问题。科学合理的安排人员、物品、设备等,并重点对人力资源分配、抢救物品给予严格的检查,有效的规避风险。此外,贯彻落实弹性排班制度,进而能够显著的降低工作量大导致的失误。尽量保持护理人员持续上同样的班次,缓解换班导致的不适。临床科室设置交接班记录本,具体情况分为:疾病情况、特殊检查、护理干预等,护理部明确工作责任,提高责任感[3]。对于科室潜在的危险性操作进程进行优化,例挂牌标识,有利于识别。针对护理差错发生主要是因为查对制度执行不严造成的问题,纠正查对方式,以减少紧张或误听引起的差错。制定了《常用仪器设备维修保养制度》,定时对病人使用的推车、轮椅、血压计等进行检测,保证工作安全。护士长掌握方法,制定操作规程上报护理部审核过后告知护士,降低损害设备[4]。
2.2提高护士的安全意识
护理人员及时落实相关的规章制度,加强对护士的相关知识的培训,如抽选护理骨干参加法律知识会议,按照工作情况与案例讲解护理工作的风险问题。进而提高护士的法律意识;将业务学习放入考核中,进而提高护士的安全理念。护理部有的放矢地对有潜在风险的人员,岗前培训时强化安全教育,对于以前出现的差错事件给予原因分析,让其获得借鉴[5]。
2.3重视专业建设,增强业务水平
落实培训方案,加强护理安全意识,规范操作考核标准,以提高护理业务能力等,增强护理风险识别以及防控水平。
2.4合理安排人力资源、保证工作安全
因为医院人力资源不足,容易出现人力资源安排不科学的情况,医院护理部可以机智灵活管理,按照各科室护理工作量、患者与护士劳累情况等干扰因子,科学分配资源,弹性排班,有效保证护理质量,降低风险率,提高安全性[6]。
3结果
对比前一阶段的护理纠纷事件以及投诉情况,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加强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后,护理纠纷事件及投诉情况减少,差异明显(P<0.05),见表1。
4体会
通过学习和上述措施的实施,降低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率,具体如下。
(1)加强风险防范教育以及能力的培养:面对护士法律意识不强,辨别护理风险的能力较差,完善管理机制,增强法律观念入手。组织全体护士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常见的护理法律责任及差错、《护士条例》和规章制度,及时通报其他医院有关安全的信息,组织护理人员对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讨论等,让其全面地认识到执行法律、法规、规章、常规,就是在履行法律职责。通过有计划地对护理人员进行安全管理教育,增强了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慎独精神,提高了护士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和能力。
(2)缓解护士长的工作疲累感,有效质量控制:经过相关文献数据显示,护士长的工作疲溃感与工作压力密切相关。其首要工作压力为工作量与时间分配方面,最大压力来源于非护理性工作繁重。我们医院也存在着这类问题,长此下去会严重影响其工作主动性,进而出现显著的冷漠感,从而影响护理质量。根据此现象,护理部加强对护士长管理方法的引导.加强对管理知识、心理知识及专业知识的培训,提高其积极应对技巧,降低工作疲溃感带来的负面影响。
(3)科学安排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有些因为医院条件较差,布局不合理的情况,可发生假性人力资源缺乏的情况,这就要求护理管理者机智灵活,根据局部的工作量、病人数量(重症病人数)及护士的疲惫程度等,合理的调配人力资源,保证护理质量,降低护理风险度[7]。
护理部树立正确的护理风险管理理念,充分重视护理风险管理,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通过不断识别护理工作中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持续质量改进,收到了一定的效果。通过对护理人员进行护理风险防范教育,增强了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意识和能力。护士长能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查找现有制度和管理工作中的薄弱环节,积极采取管理对策。护理人员积极的遵守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而显著地提高质量控制意识[8]。该报告中实施护理风险管理后,明显的减少护理纠纷、投诉事件,提高了护理服务,具有良好的效果。护理风险管理是一项长时间坚持的工作,需要不断完善护理风险管理机制,真正为病人提供更加安全、有序、优质的护理服务,能够改善护理质量,具有良好的临床运用效果。
参考文献
[1]刘金荣.护理风险管理在神经内科病房中的应用评价[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9(10):28-29.
[2]王鑫.医院护理部在护理风险管理中的职能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13):83-84.
[3]肖欢,黄利华.护理风险管理在耳鼻喉科病房的应用效果分析[J].医学临床研究,2019,12(13):83-84.
[4]梁建姝,张俊丽.护理风险管理课程设置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效果[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32(23):54-55.
[5]余新颖,马琳.护理风险管理在急诊科护理管理中的应用[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8,12(10):76-77.
[6]李晓惠,伍春兰.医院护理风险管理案例分析[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12(30):53-54.
[7]余凤娇.SHEL分析法在基层医院老年患者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9(13):65-66.
[8]李映晖,吴志娟.前馈控制在老年科护理风险管理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6(9):49-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