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5:34:2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对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采用中医护理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0例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随机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措施。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2.22%,明显低于使用中医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4.58±5.37)分,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4.21±5.74)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31±3.2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2.38±2.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中医护理的方式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脑梗死恢复期;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韦朗.探讨中医护理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20,322.

0引言

在临床中,常见的中老年脑血管疾病中就包括脑梗死。脑梗死是指患者的部分脑组织出现了血液供应发生障碍的情况,进而让患者的脑组织出现缺氧、坏死[1]。并且该病的致残率以及致死率都非常的高。有研究显示[2],该病在我国的发展趋势正在向年轻化靠近,并且在急性发病患者中有50%以上的致残率发生。因此对在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采取科学的护理措施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旨在探究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中医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科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360例在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随机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80例。对照组中男86例,女94例,平均(67.59±2.34)岁,平均病程(0.52±0.07)年。

观察组中男92例,女88例,平均(66.43±1.86)岁,平均病程(0.58±0.04)年。对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的措施。即护理人员向家属和患者介绍基本的健康知识,以及详细告知其药物的服用方法,并且指导家属对卧床患者进行适当的体身体护理。观察组患者采取中医护理的措施。(1)对患者进行饮食方面的护理,通过营养全面的饮食对患者进行干预,从而改善患者的病情,如让患者多食用新鲜蔬菜以及水果。(2)采用中药敷贴的方式为患者制定合理的敷贴计划。如采用红花和桑枝以及甘松和伸筋草等药材煎成汤剂,采用蘸湿了汤剂的棉纱布敷在患者需要治疗的部位,汤剂的温度保持在50℃为宜。患者每日敷贴1次,每次敷贴时间保持在5 h左右,2周为1个疗程。

1.3观察指标

(1)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评价指标为:患者的症状得到改善为有效,患者的症状没有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有效例数/总例数×100%。(2)采用我科自制的评分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对比。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所得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分析和处理,以(%)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的护理效果比较


使用常规护理方式的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为62.22%,明显低于使用中医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比较

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 4.5 8±5.3 7)分,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 4.21±5.74)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31±3.2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2.38±2.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

 
3讨论

在临床治疗中,脑梗塞想要达到完全治愈具有非常大的难度。在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进行护理时,传统的护理方法是对患者进行常规护理。但是,有研究显示[3],对患者使用中医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身体情况。在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时,因为常规护理方式其自身所拥有刻板性质与主动性不高的特点,最终导致对患者护理质量的低下[4]。而中医护理的方式,不但可以给予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基本的护理支持,并且将中医的辨证护理很好地进行了融合[5-6]。所以一方面对患者的恢复效果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同时还可以帮助患者改善自身的负面情绪等因素,从而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护理干预,达到常规护理所不能达到的效果[7-8]。

本次研究显示,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的方式护理,其护理总有效率为62.22%,明显低于使用中医护理方式的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85.56%,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照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34.58±5.37)分,与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34.21±5.74)分进行比较,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经过护理后,对照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为(58.31±3.29)分,明显低于观察组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72.38±2.26)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使用中医护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提高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评分,并且对患者的护理总有效率的提升有积极的意义。

综上所述,中医护理的方式对脑梗死恢复期的患者应用时,可以提高患者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同时对患者的护理效果也有积极促进的作用,有很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张艳琴.脑梗死恢复期延续护理中中医护理技术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0):281,284.
[2]古丽排日·图尔贡,王洁.中风(脑梗死康复期)病人中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6):233,235.
[3]梅琼.社区中西医结合护理对脑梗死恢复期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90):123.
[4]杨亚军.循证护理在脑梗死伴发高血压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36(50):271-272.
[5]吴菊仙.中医护理方案在脑梗死急性期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228.
[6]张云凤.中医护理干预对脑梗塞偏瘫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7):255-256.
[7]Caviness K,Kuhn JH,Palacios G.Ebola virus persistence as a new focus in clinical research[J].Current Opinion in Virology,2017,23(15):43-48.
[8]Ren QQ,Qian WD,Neurology DO.The Role of Th17 in Stroke in Patients with Acute Atherosclerotic Cerebral Infarction[J].Chinese Journal of Stroke,2017,12(5):89-9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8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