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髋骨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5 13:58:3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于2017年3月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髋骨骨折情况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包括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分析比较患者治疗前后相关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临床治疗后,髋骨部骨折患者的髋部疼痛得到显著缓解,髋关节功能评分显著优于治疗前,数据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髋骨部骨折临床治疗中,分型手术治疗显著缓解患者髋骨部疼痛,有效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髋骨骨折;老年;临床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曹晓东.探讨髋骨部骨折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64,67.

0引言

临床研究表明,髋骨部骨折多发于老年人群体,与老年骨质疏松病症具有密切联系[1],患者若未得到及时的治疗,可能因肺部感染出现死亡,因此,老年髋骨部骨折已成为全球关注的健康话题。对于髋骨部骨折治疗,临床多采取分型手术治疗方法,针对患者髋骨骨折的具体情况实施不同手术治疗方法。手术治疗极大地改善了髋骨部骨折患者的髋关节功能,保障患者重新恢复部分独立自主生活能力,且鲜有术后并发症死亡,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本文就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了研究,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于2017年3月至至2018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90例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53例男性,37例女性,年龄63~86岁,平均为(76.34±3.02)岁;病程0.6~10.0 h,平均(5.14±1.02)h;患者髋骨部骨折类型为5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股骨颈骨折;患者髋骨部骨折原因为38例行走跌倒,52例交通事故。患者均具有基本的交流表达能力,均可以进行髋骨部骨折手术,且术前签署了手术知情同意书,排除其他严重疾病患者。经检验其余基线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医师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术前沟通,告知其手术治疗的相关事宜以及可能出现的手术结果。安排患者进行术前必要的检查,通过分析患者的医学影像资料判断其骨折具体部位以及病情严重程度,为患者量身定制手术治疗方案。本次研究中,90例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4例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46例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32例行全髋置换,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所有手术固定以及复位方法均严格按照手术标准流程进行。

1.3评价指标

研究以牛津髋关节功能量表为检测标准[2],测定患者治疗前后的髋骨部疼痛程度,观察指标包括12项:髋部疼痛、洗浴及身体擦干、购物、乘车、穿鞋/裤/袜、长时间走路髋骨部疼痛加剧、站起来髋骨部疼痛、爬楼梯、跛行、突发性髋骨部疼痛加剧、疼痛对日常工作影响程度、疼痛对夜间睡眠影响程度,得分越低,患者疼痛程度越低,手术治疗效果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组间检验运算以统计学软件(版本:SPSS 20.0)进行辅助,分别用t检验、2检验,对应以(±s)和(%)表示,当P<0.05,则表示组间所得数据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1))手术治疗前,髋部疼痛平均评分(3.62±0.46)分、洗浴及身体擦干平均评分(2.0 4±0.28)分、购物平均评分(2.0 4±0.28)分、乘车平均评分(2.79±0.21)分、穿鞋/裤/袜平均评分(2.46±0.44)分、长时间走路髋骨部疼痛加剧平均评分(3.14±0.25)分、站起来髋骨部疼痛平均评分(4.2 5±0.35)分、爬楼梯平均评分(2.82±0.38)分、跛行平均评分(2.56±0.44)分、突发性髋骨部疼痛加剧平均评分(3.36±0.2 1)分、疼痛对日常工作影响程度平均评分(3.5 9±0.1 8)分、疼痛对夜间睡眠影响程度平均评分(3.60±0.20)分。

(2)手术治疗后,髋部疼痛平均评分(1.34±0.18)分、洗浴及身体擦干平均评分(1.28±0.24)分、购物平均评分(1.26±0.28)分、乘车平均评分(1.34±0.36)分、穿鞋/裤/袜平均评分(1.69±0.30)分、长时间走路髋骨部疼痛加剧平均评分(1.32±0.18)分、站起来髋骨部疼痛平均评分(1.27±0.18)分、爬楼梯平均评分(1.65±0.30)分、跛行平均评分(1.98±0.20)分、突发性髋骨部疼痛加剧平均评分(1.10±0.21)分、疼痛对日常工作影响程
度平均评分(1.38±0.23)分、疼痛对夜间睡眠影响程度平均评分(1.26±0.14)分。

由此可见,各观察指标疼痛评分显著低于手术治疗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随着人口老年化程度加剧,我国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的数量逐年增加。髋骨部骨折可能会导致患者死亡,究其原因在于,保守治疗的患者因髋骨部疼痛而减少下床活动,卧床时间过长,导致患者肺部难以排泄分泌物[3],肺部积聚痰液,从而导致肺部感染。同时,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多数伴有冠心病、高血压等合并症,均可能加剧患者安全风险,骨折临床学者不建议患者保守治疗,应尽早采取手术治疗[4]。

本次研究,对90例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进行分型手术治疗,4例行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46例行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32例行全髋置换,8例行人工股骨头置换。手术治疗后,患者的髋骨部疼痛观察指标(髋部疼痛、洗浴及身体擦干、购物、乘车、穿鞋/裤/袜、长时间走路髋骨部疼痛加剧、站起来髋骨部疼痛、爬楼梯、跛行、突发性髋骨部疼痛加剧、疼痛对日常工作影响程度、疼痛对夜间睡眠影响程度)相较于手术前均有显著下降。因此,在髋骨部骨折临床治疗中,分型手术治疗显著改善髋关节功能,从而有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分析原因,根据患者的实际髋骨部骨折情况采取的包括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治疗、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切开复位内固定手术治疗方法较大程度上缓解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疼痛,保障其尽可能恢复原有髋关节生理功能以及患者自理能力。研究表明,手术治疗后3~7 d,多数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即可下床活动,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5],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同时,临床医学需注意,髋骨部骨折手术治疗方法均具有有创治疗的特点[6],不可避免地对患者机体造成不同程度的伤害,患者可能会因为手术应激反应产生疼痛感,但是鉴于手术治疗方法对于老年髋骨部骨折患者利远大于弊,临床应积极进行良好手术干预,尽量避免患者对于手术治疗的抵触情绪,检查患者的病情体征,慎重实施手术治疗。

\

 
参考文献

[1]刘亚琼.老年患者髋骨关节置换术后并发症的预防及护理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37):221.
[2]靳延利,苗强,刘涛,等.女性髋部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股骨近端几何结构对患者骨折危险的影响[J].创伤外科杂志,2018,20(3):194-197.
[3]王云华,方长昆,李海欣.老年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不同内固定的疗效观察[J].双足与保健,2017,26(24):20-21.
[4]周斐.中老年人骨折相关调查分析及预防[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5):150-151.
[5]李志军.骨质疏松骨折基础和临床研究方法进展[J].当代医学,2017,23(18):198-200.
[6]李洪彬.老年髋骨骨折围术期相关问题的研究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17,31(4):87-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6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