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水银泄露安全处置箱的制作、水银泄露后的安全收集方法及效果。方法根据JCI标准中对危化品管理的要求,使用防护用品、处置药品、用具等物品制作了水银泄露安全处置箱,并按照水银泄露应急处置流程正确处理。结果及时、规范、有效处理水银泄露,有效减少医院环境污染。结论水银泄露安全处置箱的制作和临床应用,使得危化品在发生泄露时得到及时、有效的处理,确保了医护人员及患者的健康,为医疗环境的安全提供了保障。
关键词:JCI标准;水银泄露安全处置箱;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晓丽.水银泄露安全处置箱的制作及应用效果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208-209.
0引言
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打碎体温计和血压计致泄漏水银的现象时有发生,但由于医务人员对水银污染和危害的认知普遍匮乏,处理方法不正确,进而对工作人员、患者的安全及医院环境造成严重危害。美国医疗卫生机构评审联合委员会(Joint Commission International,JCI)标准在“设施管理与安全(FMS)”章节[1]中明确提出,在危险材料的使用过程中,若发生外溢或暴露时,应使用保护性设备和控制程序。为预防和减少危险化学品安全事故的发生,医院根据JCI标准要求制定了《危险化学品管理制度》,对危险材料不仅要求配备防护装备,还制定了危险化学品溢出和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如《水银泄漏应急预案》和《水银泄漏应急流程》等。为此,我院计量室制作了水银泄露处置箱,以保证临床科室医务人员在发生水银剂泄露时能及时有效处置,防止水银剂污染扩大,在临床使用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1水银泄露处置箱的制作
1.1用物
水银收集箱内包含处置人员防护用品和处置药品、用具等。用物包括①防护用品:防护口罩、乳胶手套、防护服、鞋套均为一次性使用。②处置药品:10%的漂白粉溶液500 mL。③处置用具:一次性5 mL注射器1具,棉签1包,自制铲子1个,带盖纸盒1个(用于收集打碎的体温计碎片),小号排刷1把,一次性镊子1把,喷壶1个(用于漂白粉溶液的喷洒),医疗废物袋1个,医疗废物标签纸1张。
1.2制作方法
处置包材料选用中号无纺布包布1张,包装方法按照水银泄露的处置操作流程,将处置人员防护用品放置在包内最上层,即防护口罩、乳胶手套等,中层为收集泄露水银剂的注射器、容器,处理地面残留水银的药物,清除玻璃碎片的镊子与容器等,最下层为医疗废物袋。处置箱内放置处置包、10%的漂白粉溶液500 mL和喷壶。
2处置程序
按如下流程处理:①发现水银泄漏:保护现场,保证现场通风;及时通知计量室,报处理电话52619;②现场收集:计量室技术人员立即携带“水银泄露处置箱”到现场处理;做好防护,带上口罩、帽子、手套等防护措施;用沾水的小棉签尽量将散落的水银集中归拢到一起,注射器拔下针头进行抽吸,收集完水银盖上帽塞防止蒸发,送计量室进行封存;③后续处置:用小排刷或镊子清理打碎的玻璃等污物至带盖纸盒中;用10%的漂白粉溶液喷洒或冲洗污染的地面;最后将收集碎玻璃片的带盖纸盒与脱下的防护用品一起装入医疗废物袋内,并用标签纸标注“化学性医疗废物”;与医疗废物回收公司进行交接和做好记录。
3效果
3.1水银泄露处置箱的制作
可以快速有效收集水银,其密封性好,安全性高,方便携带,有利于回收处理,降低了转送过程中的危险,避免回收不彻底造成的潜在风险,并减少了资源成本浪费,为及时、规范、有效处理水银泄露提供了保障。
3.2有效减少医院环境污染
汞是周围环境中毒性最强的毒素之一[2],汞黏度小而流动性大,很易碎成小汞注,无孔不入地留存于工作台、地面等处的缝隙中,使表面积增加而加大蒸发量,形成二次污染。箱内完整的防护用品可有效预防处置人员的职业暴露;收集水银的注射器盖上帽塞,密封性和安全性较高,利于回收处理;完好的医疗废物收集袋、水银和玻璃碎片收集容器与工具,可有效防止处置人员将水银随意抛弃、造成水银污染扩大的现象,从而起到了减少医院环境污染、保障医护人员及患者健康的目的。
4讨论
汞,俗称水银,是一种毒性极强的化学元素,水银蒸汽具有很强的毒性,可通过人的呼吸道进入体内。如果不慎接触到水银,其可直接通过皮肤进入体内,造成神经系统等中毒症状,严重损害医务人员和患者身体健康[3]。
临床工作中,血压计、体温计的广泛使用及医务人员操作方法欠正确导致了医院水银泄露的高发生率。国家标准规定:空气中汞蒸气的含量如果>0.01 mg/m3,就可能危及人体健康,它能引起人体各个器官不同程度的损害[4]。有研究显示1支体温计含水银约1.00 g,完全蒸发后,可使45 m3的空间内空气水银的浓度达到22.2 mg/m3,人在短时间内吸入高浓度水银蒸气(>1.0 mg/m3)后数小时即可引起急性水银中毒[5]。但是,当血压计、体温计在临床使用中出现水银溢出时,很多医护人员并没有意识需要采取规范的措施进行处理,而是使用一般清洁用具清理水银剂,并按生活垃圾处理,对人体健康造成了危害和对地下水的污染扩大。由此可见,水银泄露的危害不容忽视。
我院引入JCI标准后,对全院员工进行危险化学品安全教育和培训,使员工重视危险化学品泄露造成的后果,树立安全意识,在工作中能识别危险材料,科室组织水银泄漏应急演练,使员工熟练掌握危险化学品溢出和暴露的应急处置流程,并主动采取相应措施以降低风险。同时,医院制定了《有害物质和废弃物管理计划》《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制度》及《水银泄漏应急预案》等,对医院有害物质和废弃物进行了规范的控制和处理,尤其在清理危险品泼溅和暴露时要求有相应的装备和处理程序,因此,水银泄露处置箱的制作和临床应用,符合了JCI标准强调的危险品和废弃物的管理要求,使得危化品在发生泄露时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处理,为患者提供了安全的医疗环境。
参考文献
[1]郦忠,蒋宋怡.美国医疗机构评审国际联合委员会医院评审标准[M].6版.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17:224-226.
[2]张熙,刘晓玲,王汉斌.汞中毒相关的常见问题[J].中国医刊,2012,47(2):87-90.
[3]吕智,孙景斌,高世祥.水银温度计打碎后的处理[J].品牌与标准化,2012,15(8):13.
[4]王移兰,刚葆琪.现代劳动卫生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4:287-288.
[5]裴晓玲,冉琼,丁红.临床护士对水银危害的认知及防护现状调查分析[J].华西医学,2007,22(4):893-98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2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