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浅谈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5:14:2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中医治疗水肿,历史悠久,早在《内经》中就记载有治疗水肿的方式,“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这个思想一直沿用至今,在治疗水肿时,对患者体内的血瘀、水饮等进行祛除,同时通过发汗、利小便的方式,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而我国中医学经过数千年的发展,在治疗水肿时积累了许多治疗的经验,笔者就中医治疗水肿展开讨论,从古代中医到现代中医治疗水肿的理论、方式以及取得的治疗效果着眼,详细地阐述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关键词:中医辨证方法;水肿;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崭崭.浅谈中医治疗水肿的方法与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94,196.

1古代中医学对水肿的认识与治疗

我国古代对于水肿的治疗就有一定的研究,许多医学名著对于水肿都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并提供治疗的方法。在《内经》[1]中有关于水肿的表述,《内经》中提到了风水、涌水、石水的名称,并对其进行了详细的描述。而在张仲景的《金匮要略·水气病脉证并治》[2]中提到了水肿的发病类型,将水肿分为了石水、风水、皮水、正水、黄汗的五种类型,并且将水肿的发病与五脏结合,言及肝水、脾水、肾水、肺水、心水,不同的水肿类型对应不同的脏腑。此外还给出了相应的治疗方法“诸有水者,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证治汇补》[3]中介绍到,水肿是由外邪侵入、饮食失调和过度劳累所致,引起体内水液潴留,泛及皮肤,由头面、眼睑发展到四肢、腹背,最终形成周身浮肿的病证。引起水肿的原因较多,某些患者是由单一原因引发,某些患者是由几种原因共同作用引发。此外,劳欲过度、感受外邪、情志不遂、起居失常均会加重水肿的症状。水肿在《内经》[4]中被称“水”,按症状的区分,可分为风水、涌水、石水,其治疗有水肿六治法,即:“治分阴阳,治分汗渗,寒湿宜温,湿热宜清,邪实当弓,阴虚即补”。结合现代中医理论,对于水肿的治疗,关键在于对肾、脾、肺的调节,治疗中以肾为本,以肺为标,调节脾气,标本兼治。《张氏医通》[5]中介绍到,肺主行水,为水之上源,遇风邪侵扰,肺失调节,水液失调,泛及头面,引起水肿。

在古代中医看来,水肿是受到外邪入侵,或饮食或疲倦引起的肾失开合、脾失传输、肺气不通、膀胱开合不利,最终导致面黄无华,由四肢而遍及全身的浮肿。中医认为水肿属“淋证”“腰痛”的范畴,与肾水、肺脏、脾气均有关系,因此治疗水肿的关键是平衡三脏,即给予患者温肾、宣肺、健脾治疗。

2现代中医治疗水肿的方式

2.1阳水类型的水肿患者的治疗


应用中医辨证论治,依据水肿的类型,因病施治。阳水类型的水肿患者,施以越婢加术汤,方剂以麻黄、白术、甘草、大枣、生姜为主。麻黄,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符合“开鬼门”的理念;白术具有燥湿利水、补脾健胃的功效,对于脾气虚的患者,能够改善其正虚症状;大枣能够补中益气、滋肾养胃,对于肾虚有一定的改善作用;甘草有补脾益气、调理脾胃的功效,对于脾气虚的患者,有一定的治疗效果;生姜能够温肺止咳、解表散寒。几种药物组成的中药汤剂,符合“去菀陈垄,开鬼门,洁净府”的传统中医对水肿的治疗理念。如患者症状较重可酌情添加茯苓、泽泻;如患者属风热偏盛,则考虑增添桔梗、板蓝根、连翘治疗。上述方剂,水煎温服,1剂/d,分早晚2次服用,持续治疗1个月,观察疗效,适当加减。

\

 
2.2阴水类型水肿患者的治疗

阴水类型的水肿患者,方剂以干姜、附子、草果仁、白术、炙甘草、茯苓、大枣、大腹皮、厚朴、木香组成,其方剂依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质适当加减。附子对肾阳虚衰、阴寒水肿具有显著的功效;草果仁能除寒燥湿,可改善阴水类型水肿症状;茯苓利水渗湿、宁心健脾;大腹皮具有行水消肿、行气宽中的功效;厚朴有燥湿消痰、下气除满的效果;木香有行气健脾的功效。几味中药联用,对于阴水类型的水肿患者,有着显著的治疗效果。

上述方剂,采用水煎温服,1剂/d,分2次服用,连续治疗1个月后,观察疗效,适当加减方剂。还有其他类型的水肿,在治疗时需要中医医师依据患者的发病原因,选用恰当的中药方剂。

2.3现代中医治疗水肿的理论依据

现代中医临床在治疗水肿时,会首先考虑患者是否存在肺气虚、脾气虚或是肾虚,中医认为,水液代谢异常引起的水肿,与肺脾肾高度相关,当这三脏出现问题后,便会引起水液代谢异常。因此,在治疗中,会对患者的正虚进行判定,根据症状选用相关中药进行益肺气以及健脾补肾的治疗,然后配合发汗利小便对水肿进行治疗。现代中医理论吸取前人的经验总结,在治疗肾炎性水肿中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

3中医对水肿的治疗效果

对于水肿的治疗,西医效果不佳,且存在反复现象。而据相关资料显示[6-7],通过中医辨证论治水肿取得了理想的临床效果,能够显著改善患者的水肿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对于水肿的治疗,首要是通过中医辩证理论体系,确定是阳水引起的水肿,还是阴水引起的水肿,阳水所引发的水肿,主要表现为风水泛滥,由眼睑发展到头面,最后遍及周身的水肿,其水肿发展快,伴有恶寒、发热等症状,阴水引发的水肿,其主要与自身脏器受损相关。

在中医辨证理论中,水肿属“淋证”“水肿”“腰痛”,认为水肿的产生与肾脏、肺、脾脏功能失调相关,因此在治疗水肿时,要考虑对肾、脾、肺的相互关系,由肺和脾引发的水肿,在发展到一定程度后也会渗及肾脏,同时在治疗中也要分辨阳水与阴水所致水肿的差异。阳水多由水湿、热毒、风邪等外邪侵入所致,导致肺失通调,脾失健运,几日内,便由面部,自上至下发展为遍及全身的浮肿;这类患者小便色黄,大便秘结,且烦热口渴,治疗中考虑宣肺利水,清热疏风,对于这一类的水肿患者,施以越婢加术汤。阴水与自身原因更为密切,多由体虚多病、劳累过度所致,多由足部浮肿开始,自下而上遍及周身。其小便量少,大便溏薄,气虚体乏。属脾阳虚衰证的患者,治疗以健脾化湿,补给营养治疗为主;属肾阳衰微的患者,考虑应用济生肾气丸联合真武汤治疗。

黄克基等[8]在治疗肾病水肿中,使用经方“利尿剂”辨证施治,也取得了理想的治疗效果,与本次研究相符合。同时,在其他学者的研究中,笔者注意到水肿发病原因的不同,采用的治疗手段差异显著。因此,采用中医的手段治疗水肿,对其水肿类型进行判定相较于采用何种方剂治疗更为重要,因其症状表现相似,在判定水肿类型时,应结合患者的口述以及临床特征综合考量,从而对水肿类型进行准确判定,再依据患者的水肿类型进行对症治疗。

4总结

中医治疗水肿由来已久,古人对于水肿的认识虽然在目前看来存在一些误区,但是在现代中医治疗水肿时,依然会用到古人治疗水肿的理念,即对患者的水肿类型进行辨证诊断,判定水肿的类型,然后依据水肿的类型,给予补肾健脾、益气养中、活血化瘀的治疗,再辅以发汗解表,利水消肿的药物对水肿进行消除。

\

 
参考文献

[1]张德丽.早期糖尿病肾病水肿中医治疗临床疗效探究[J].临床医学,2017,37(5):129-130.
[2]李华林.中西医结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水肿期有效性分析[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8):71-72.
[3]冉广举.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水肿型胰腺炎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11):157-158.
[4]Aroonnet M,Chartapisak W,Suwansirikul S,et al.Clinical Course,Outcom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ai Pediatric Pure Type versus Mixed Type Lupus Membranous Nephritis[J].Journal of the Medical Association of Thailand=Chotmaihet thangphaet,2017,100(2):158.
[5]马青东,李玉平,杨帆.自拟滋肾化瘀利水汤治疗肾性水肿的临床效果[J].中国处方药,2017,15(8):104-105.
[6]Satish S,Deka P,Shetty MS.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lupus nephritis based on the 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Renal Pathology Society 2003 classification system[J].Journal of Laboratory Physicians,2017,9(3):149-155.
[7]吴泽成,汤跃武,李良志,等.血液净化治疗利尿剂抵抗肾病综合征水肿患者的疗效[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3):402-404.
[8]黄克基,王晓丽,高茜,等.经方“利尿剂”在肾病水肿中的运用[J].中医学报,2018,33(4):608-61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15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