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两种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疗效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4 10:03:3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讨论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使用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其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现随机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60例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作为研究样本,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方式,实验组采用全身麻醉静脉镇痛方式,对其麻醉后的术后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远高于实验组,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其(P<0.05)。结论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的效果没有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的效果好,但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可显著减少非心脏手术患者的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

关键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早期认知功能

本文引用格式:徐红.两种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影响的疗效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52,155.

0引言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是老年患者临床上比较多见的一种神经系疾病。POCD一般对患者的影响时间不长,只是暂时的,但依然有个别患者术后出现了较为长久的乃至永久性的认知障碍问题[1]。因而,本研究中,笔者选取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来我院就诊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作为本次调查研究的对象,这些患者分别接受两种不同的麻醉方式,对其麻醉效果进行分析,现做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


现选取来我院就诊的非心脏手术老年患者60例作为研究样本,样本选取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按照患者就诊的先后顺序,将其分为实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实验组患者年龄60-79岁,平均年龄为(67.8±2.2)岁;此中,女性患者为15例,男性患者为15例;对照组患者年龄61-78岁,平均年龄为(68.3±1.9)岁,此中,男性患者为18例,女性患者为12例。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行组间比较。

1.2方法

实验组行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的方式,患者在术前30分使用阿托品、安定进行肌注,术中对其生命体征进行常规监测。使用舒芬太尼(0.4g/kg)和丙泊酚(1.5 mg/kg)进行静脉滴注,同时采用0.15 mg/kg的顺式阿曲库铵进行插管诱导,术中通过对麻醉深度进行监测,之后间断给药顺式阿曲库铵(0.15 mg/kg)、七氟烷(1.5%~3%)及舒芬等;患者醒来后,使用静脉镇痛输注泵(一次性)进行静脉连接,方剂为:咪达唑仑(10 mg)、舒芬太尼(2.0g/kg)、格拉司琼(9 mg)、氯化钠溶液(100 mL0.9%),输注量为每小时2mL,0.5 mL静脉自控镇痛,隔开10分钟。对照组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的方式,穿刺点选取在L3-4椎间隙,待有脑脊液流出时,使用布比卡因(2-2.5 mL 0.5%)注射于蛛网膜下腔,手术过程保持硬膜外腔的间断,同时追加使用利多卡因(1.5%),术后使用硬膜外镇痛输注泵(一次性)进行硬膜外连接,方剂为:舒芬太尼(1.0g/kg)、氯化钠溶液(100 mL 0.9%)、罗吡卡因(200 mg),输注量同实验组[2]。

1.3指标观察

使用MMSE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进行评分,满分为30分,患者的术后、术前的评分差值多于等于1,则证明其有认知功能障碍。

使用VAS评分表对两组患者的视觉模拟功能进行评分,满分为10分,分值越高,则证明其疼痛指数越高。观察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情况。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采用SPSS 17.0统计进行处理,组间计数资料如认知障碍的发生情况等使用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如MMSE评分、VAS评分等使用(±s)表示,行t检验。当计算结果显示P<0.05时,代表其具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的MMSE评分


术后2天,对照组的MMSE评分为(25.86±2.63)分,实验组的MMSE评分为(24.15±2.26),实验组远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1。

\

 
2.2比较两组患者的VAS评分

对两组患者的VAS评分进行比较后发现,对照组患者术后12小时、36小时的VAS评分均远远高于实验组,差组间数据经统计学处理后发现(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具体情况见表2。


\


2.3两组患者的认知障碍发生率对比

术后一周,实验组30例患者中发生认知障碍有14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46.6%,而对照组30例患者中发生认知障碍有6例,认知障碍发生率为20.0%,实验组认知障碍发生率远高于对照组,差异存有临床统计学意义(2=4.8000,P=0.0284)。

3讨论

POCD以老年居多,老年人因年龄的延长,其身体机能较低,致使其抗病能力较多,因而极易出现术后认知障碍及多种并发症,严重地影响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因而,应重点关注老年患者手术中麻醉和镇痛方式的选取,不同的麻醉方式,其术后出现认知障碍情况完全不同。老年人身体比较差,而对药物的敏感度却较强,致使其对麻醉药物的耐受度不高,而其肝肾代谢能力较差,对药物的清除效果明显降低,一定程度上延长了药物的半衰期,使其代谢变的极慢,而麻醉药物的残余,却增重了患者术后认知功能方面的损伤。全身麻醉进程中,过度的通气致使CO2含量较低,导致其脑部血管出现收缩的现象,极易对术后认知功能的损害加重[3-5]。本次研究中也发现,实验组VAS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且对照组MMSE评分及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均远高于实验组,说明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远远低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的效果,而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方式致使患者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情况较少,所以说,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数量与麻醉镇痛方式关系密切。综上,虽然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的效果要远远差于全身麻醉静脉镇痛的效果,但腰硬联合麻醉硬膜外镇痛方式,能够使老年非心脏手术患者认知障碍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所以说,应合理选取麻醉和镇痛方式,可降低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

参考文献

[1]熊高才.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分析[J].当代医学,2019,25(10):39-41.
[2]高华敏.两种不同的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5,21(12):1970-1972.
[3]孙健.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3):18297.
[4]贾飞,陶金.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4):10+9.
[5]柳胜华.不同麻醉和镇痛方法对老年患者非心脏手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91-19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9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