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用于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42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其收治时间为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先将其按照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和观察组(21例,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护理)。并对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进行数据的对比和分析。结果对两组患者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后,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发作时间、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下移减少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关键词:健康教育;有氧运动;冠心病致心肌缺血;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君.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用于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234-235.
0引言
近些年来,随着人们生活结构的调整和各种因素的影响,冠心病的发病率也在逐年增高。冠心病属于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主要发生机制就是冠状动脉血管的动脉粥样硬化病变,导致心肌缺血或坏死引发的心脏病[1]。该疾病会对患者的心脏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对患者生命安全的影响较大,因此需要积极进行治疗。目前临床上针对冠心病的治疗方式以药物+手术治疗为主,虽然其治疗效果较好,但患者术后还需要有效的护理方式帮助患者进行康复。本研究针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的护理方式进行了分析,旨在为相关的护理工作者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具体内容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以2017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42例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作为本次研究的对象。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均被确诊为冠心病致心肌缺血,并进行过手术治疗。现将其按照护理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21例,其中男性13例,女性8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59.36±7.15)岁,病程为6~28个月,平均(17.11±6.67)个月,观察组21例,其中男性为11例,女性为10例,年龄为45~79岁,平均(58.88±7.51)岁,病程为7~30个月,平均(17.95±6.07)个月。对两组患者的心脏功能进行分级,对照组情况Ⅰ级为12例、Ⅱ级为6例、Ⅲ级为3例;观察组情况Ⅰ级为14例、Ⅱ级为4例、Ⅲ级为3例。对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对比后可以看到,其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排除认知功能障碍、精神异常和其他相关重大疾病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方式包括疾病内容的介绍、用药指导、生命体征的监测、调整饮食结构和缓解心理负面情绪等方面。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方式具体如下:(1)健康教育方面:①对患者进行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对其进行宣传教育,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帮助患者了解健康知识,并对自身病情有更全面的认识[2]。②可以制作相关的健康知识手册,以有趣的图文讲解方式进行阐述;还可以定期开展知识讲座,让患者更加全面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和治疗内容,提高患者的依从性。③护理工作人员需要加强患者对于有氧运动的认识,详细阐述其对于自身康复的重要性,进一步提高患者的运动依从性[3]。④对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进行提醒,并详细阐述其对身体健康的危害性,并针对患者自身的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饮食安排,并严禁烟酒。⑤在对患者进行冠心病知识讲解时,还需要对相关治疗药物进行讲解,并对患者的日常服药情况进行监督,同时还需要对患者详细讲解各种治疗药物的作用、剂量和不良反应等内容。⑥护理人员应当多与患者进行交流,详细了解其心理状况和心理情绪,并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进行个性化的心理疏导,缓解患者内心的负面心理情绪,提高患者的信心,使患者保持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4]。(2)有氧运动:以体力运动为主,并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制定合理的运动方案,其运动方式包括慢跑、乒乓球、游泳、骑车等。需要注意的是,在制定运动方案时,一定要以科学合理为主,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运动强度适量,运动效果以患者稍微出汗、无胸闷气促和呼吸正常为佳;并确保患者无过重的疲劳感,保证运动的舒适性;运动间隔时间也应合理,并要求患者不可穿太厚的衣服,以不造成负担为宜[5]。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发作时间、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下移减少量进行观察并加以对比;还需要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比较并分析。运用我院自制的问卷调查表对两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评价,其评价参考指标如下:冠心病概念、冠心病致心肌缺血的原因、服药剂量与用法、服药的不良反应、注意事项、合理饮食和锻炼情况等方面。其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越好,85分以上为优秀,60~85分为良好,60分以下为不合格。优良率=(优秀+良好)/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对两组患者数据进行对比,并运用SPSS 18.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以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以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效果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发作时间、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下移减少量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2.2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情况对比
对两组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进行对比可以看到,观察组患者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的优良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3讨论
目前心肌缺血在我国的发病率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为中老年人常见的病症,并开始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心肌缺血是一种病理状态,具体指的是:心脏内血液减少,致使心脏供氧减少,心肌能量代谢出现异常,最终导致心脏正常功能受损[6]。而冠心病则为心肌缺血最为常见的发病原因,并容易对患者心脏功能造成严重损害,同时诱发心肌梗死的情况出现,因此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有较大威胁[7]。针对这种情况,应当在进行手术治疗后,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方式来帮助患者进行恢复。
常规护理干预属于最为常见的护理方式,具有广泛性,可以满足很多疾病的护理需求,并能够取得一定的护理效果[8]。不过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常规护理方式能够取得一定的效果,但是其护理效果不够理想,并且没有针对性,无法确保患者的临床效果。因此需要更加有效的护理方式来帮助患者进行术后恢复。
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方式,其护理效果更好。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到冠心病及心肌缺血方面的知识,让患者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和治疗方式,能够帮助患者提高自我护理的能力,进一步提升其治疗依从性。而有氧运动则可以是肌肉与动脉产生相应性的变化,进而提高心血管功能,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有积极的作用。通过本研究可以看到,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护理方式,能够有效降低患者的心肌缺血发作次数、心肌缺血发作时间、ST段压低次数和ST段下移减少量,并显著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
综上所述,在对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进行护理时,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的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的方式进行护理,其护理效果更为显著,能够有效提高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并显著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和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汤真.健康教育联合有氧运动在冠心病致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21):69.
[2]王琴,徐英.强化临床护理对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干预效果分析[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18,15(5):212-214.
[3]朱琳,张传涛,刘娜,等.ECG联合Vector在冠心病心肌缺血中的应用[J].中国疗养医学,2017,26(7):736-737.
[4]杨连娟,刘娟.整体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6):5060-5061.
[5]吴迪.优质护理应用于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临床护理工作中发挥的作用[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4):274-275.
[6]唐杭燕,段琦,黄秋贵.综合护理对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的效果[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0):182-184.
[7]徐丽娟,程丽,龚娜.优质护理在老年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8,25(30):197-199.
[8]张皓.综合护理在老年冠心病无痛性心肌缺血患者护理中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76):119-12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0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