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冠脉造影检查对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7:34:03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冠脉造影检查对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接受冠脉造影检查,若冠脉造影显示狭窄超过50%则诊断为冠心病,计算其阳性率。同时比较运动平板检查和冠脉造影检查结果,分析冠心病发病危险因素。结果①10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阳性78例、阴性22例,与冠脉检查结果相比,运动平板检查真阳性率为92.21%(71/77)、真阴性率为69.56%(16/23);②分析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高危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发现合并高危因素越多,冠心病发生率越高。结论冠脉造影检查是胸痛疑诊冠心病患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在排除其他可能引起胸痛的疾病后,结合患者胸片、心电图、运动平板试验、疾病史、高危因素等判断怀疑冠心病者,应进一步进行冠脉造影检查,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冠脉造影检查;冠心病胸痛;临床诊断;价值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李凡.冠脉造影检查对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50,152.

0引言

冠心病的临床致残致死率均极高,多数首发症状为胸闷痛,但是胸痛并非冠心病所特有的表现,也可能是颈椎病、胃炎、心脏神经官能症、带状疱疹、肋骨炎症、心肌病、气胸或心肌桥形成等[1]。研究认为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是常见的冠心病高危因素,糖尿病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达到95%,高脂血症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达到68%,吸烟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达到70%,而高血压患者发生冠心病的概率达到62%[2-3]。冠脉造影检查是诊断胸痛症状疑似冠心病的重要手段,可为冠心病临床诊断提供有效参考,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00例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为研究对象,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肥厚型心肌病、颈椎病、胃炎、主动脉瓣狭窄及气胸、肋骨炎症、带状疱疹患者。其中男53例,女47例;年龄30~76岁,平均(58.2±0.2)岁。

1.2研究方法

完善血生化、心电图、胸片、心脏B超等检查,结合运动平板试验,了解患者是否存在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高危因素,冠脉造影筛查疑诊冠心病胸痛患者,检查显示狭窄超过50%则为冠心病阳性。并与运动平板试验结果对比。最后,分析上述几种高危因素与冠心病发生率之间的相关性。

2结果

①100例患者经冠脉造影检查阳性78例、阴性22例,与冠脉检查结果相比,运动平板检查真阳性率为92.21%(71/77)、真阴性率为69.56%(16/23),见表1;②分析高血压、高脂血症、高血糖、吸烟等高危因素对冠心病的影响,发现合并高危因素越多,冠心病发生率越高,见表2。


\

\

 

3讨论

冠心病属于常见的一种心脏病,患者因冠脉粥样硬化引起血管狭窄、阻塞及心肌缺血缺氧性坏死,中老年人发病率较高[4]。随着生活水平改善,高脂肪高蛋白饮食、缺乏运动等生活方式使得临床心血管疾病率不断升高,且发病年龄年轻化,临床上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患者越来越多,这些都是冠心病发病的高危因素[5]。冠脉中脂类异常代谢下堆积而成的斑块使得动脉内膜硬化、狭窄、血流受阻,继而心脏缺氧缺血,出现心绞痛、心梗死、心衰等。冠心病发生后极易并发心律失常,包括心房颤动、传导阻滞、早搏等[6]。目前,大家一致认可多系统参与冠心病发病过程,并锁定其主要发病因素为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不稳定和冠状动脉痉挛、血小板聚集功能亢进、血管内皮细胞受损等[7]。

冠心病患者典型症状之一就是胸痛,临床诊断金标准是冠脉造影术,在冠脉狭窄超过50%,影响冠脉血供时可诊断为冠心病[8]。一般认为结合心电图及运动平板试验、胸痛症状有助于诊断冠心病,但若不能冠脉造影则难以确诊,还有可能误诊、漏诊,运动平板试验也存在假阳性结果,要加以鉴别[9]。本组100例患者运动平板检查的真阳性率为92.21%、真阴性率为69.56%,提示运动平板试验有助于诊断冠心病。有研究报道以42例胸痛疑似冠心病患者的冠脉造影检查资料为对象,分析发现32例确诊冠心病,10例可疑心绞痛者冠脉狭窄仅为30%,所以冠心病症状不典型者要慎重对待。

研究认为,高血压、高血糖、高脂血症、吸烟是冠心病发生的高危因素,且不同高危因素对冠心病发生率的影响程度不同[10]。有人研究胸痛者心电图、高危因素与冠脉造影的相关性,发现心电图不足以作为冠心病诊断依据,要结合动态心电图、危险因素筛查、血管超声、动态心电图等综合判断,才能提高诊断准确性[11]。另外,合并的高危因素越多者冠脉病变就会越弥漫,积极控制高危因素是救治冠心病的关键内容。本组100例患者高危因素分析证实合并4种高危因素患者的冠心病发生率最高,达到90.91%。所以说,对于存在胸痛症状的患者,在排除常见的颈椎病、胃炎、肥厚型心肌病、主动脉瓣狭窄之后,若合并危险因素,即便没有实施冠脉检查,也应高度怀疑冠心病的存在[12]。危险因素越多,冠心病风险越高。

综上所述,冠脉造影是冠心病临床诊断的金标准,临床诊断应用价值确切,对于临床胸痛患者要结合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血生化、胸片、运动平板试验、疾病史、高危因素,筛查出疑似冠心病患者接受进一步冠脉造影检查。

参考文献

[1]王贵学,邱菊辉,胡建军,等.Id1-p53调控血管新生参与高切应力介导的易损斑块形成的机制[J].中国动脉硬化杂志,2011,19(3):235.
[2]沈文,张灵敏,刘金有.护理干预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中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26(9):1227-1228.
[3]许寅宏,徐恩,林清原,等.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清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水平与颈动脉易损斑块的关系[J].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2015,23(9):659-662.
[4]Mouden M,Ottervanger JP,Timeer JR,et al.Myocardial Perfusion imaging in stable symptomatic patients with extensive coronary atherosclersosis[J].Eur J Nucl Med Mol Imaging,2014,41(1):136.
[5]史金雁,王巧红,柴云花.心理护理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血管造影检查中的应用效果[J].护理研究,2016,30(21):2677-2679.
[6]冉进军,姜媛,刘巧兰,等.冠心病危险因素的Meta分析[J].西部医学,2014,26(12):1629-1633.
[7]谢耀萍,杨志志,李勇,等.老年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9,29(1):229-230.
[8]Vlad Cotarlan MD,David Ho MD,John Pineda MD,et al.Impact of clinical predictors and routine coronary artery disease testing on outcome of patients admitted to chest pain decisionunit[J].Clinical Cardiology,2014,37(3):146-151.
[9]阮云军,宋仕聪,向定成.胸痛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评估思路进展[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8,22(1):154-156.
[10]李桂花.全程护理用于冠脉造影术围手术期护理的价值探讨[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9):242-243.
[11]Pamela S,Douglas MD,Udo Hoffmann MD,et al.Outcomes of Anatomical versus Functional Testing for Coronary Artery Disease[J].N Engl J Med,2015,372(15):1291.
[12]吴贵军,韩雅玲,荆全民,等.无胸痛症状疑诊冠心病患者的诊断评分方案研究[J].中国实用内科杂志,2012,32(4):286-2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9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