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7:12:5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软组织损伤患者156例,根据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78例。对照组采用局部取穴治疗,观察组采用循经选穴并配合损伤部位特定穴位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治疗时间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刺特定穴位是治疗软组织损伤中较为安全、有效且简单的方法,而对穴位的合理选穴并配合药物推拿能有效提高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软组织损伤;针灸;提高疗效;特定穴位

本文引用格式:范明莉.观察如何提高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88,190.

0引言

软组织损伤系指由直接和间接暴力、外力损伤、持续慢性劳损等病因造成对人体皮肉筋骨软组织的病理损伤,患者临床症状表现为病损部位轻则红肿热痛、瘀肿,重则伴有功能活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给患者日常工作生活带来极大不便[1]。采用针刺疗法配合刺络,药物和推拿等综合治疗具有疗效确切、操作简单、安全性高等特点。本文旨在分析如何有效提高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的疗效,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156例软组织损伤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78例,男44例,女34例,年龄17~48岁,平均(32.82±3.29)岁;观察组78例,男46例,女32例,年龄16~49岁,平均(31.87±3.26)岁。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均符合软组织损伤相关诊断标准,均自愿参加本次研究且签署知情协议书。两组间患者性别、年龄等差异进行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处局部取穴配合阿是穴,佐以电针20 min/次,1次/d,治疗10次/疗程,疗程结束后根据病情恢复程度予以酌情续疗。

观察组:在中医理论指导下按同名关节即肘膝、腕踝、肩髋相对应原则取其同名经,阴阳表里经相配的原则辨经取穴并佐以特定穴治疗,例如:腰椎键盘突出的患者选夹脊、大肠腧、环跳、承扶、委中、昆仑等穴至阴刺络协同治疗,特定穴后溪;隔日取任脉及肾经关元、气海、大赫、气穴四满等穴前后交替治疗,对于股四头肌损伤的患者选足三里、梁丘等穴,特定穴位取曲池;对于膝内侧副韧带损伤的患者则选择阿是、血海、阴陵泉等穴,特定穴位取尺泽;而对于踝关节扭伤的患者则取丘墟、内庭、阳陵泉等穴,特定穴取养老穴。每次选穴1~2对,1次d,10 d/疗程,续疗2个疗程之间间隔3~5 d。以上病种急性期伴有软组织肿胀患者针刺同时可辨经取井穴刺络以消肿通络。非急性期针刺患处同时予以活血通络的药物封包配合局部按摩以疏通气血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

1.3评价指标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对将治疗效果分为痊愈、显效、有效、好转等几个级别,具体如下。痊愈:患者红肿热疼等症状完全消失,功能活动后症状不再出现;显效:患者症状基本消失,功能活动后可出现部分症状,不耐劳稍作休息后症状可消失;有效:病人临床症状明显减轻,但不适应大负荷功能活动;无效:经治疗后病人症状无改善[2]。总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此外,两组治疗时间详录后并做以对比。

\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研究结果数据纳入SPSS 19.0统计学软件中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以(±s)表示,若P<0.05,则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照组痊愈15例,显效29例,有效20例,无效14例;观察组痊愈23例,显效32例,有效18例,无效5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59%(73/78)显著高于对照组82.05%(64/78)(2=4.525,P=0.0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平均治疗时间为(5.76±1.34)d显著短于对照组(9.82±3.28)d(t=7.426,P=0.000<0.05)。

3讨论

软组织损伤是指由间接或直接暴力的外力伤害及长期慢性劳损,因素造成的软组织或骨骼肌肉损伤,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筋伤类疾病,组织损伤后会引起患者微循环障碍、无菌性炎症而致受损部位出现红肿热痛[3]。临床上主要采用物理疗法、手术、药物封闭等方式治疗此症,近年来,随着中医学的不断发展,针灸治疗软组织损伤取得了卓越的功效。

软组织损伤在中医学上被归为“伤筋”范畴,其病机多为气血瘀滞,经络阻塞而致不通则痛,通则不痛病灶组织多为血管破裂、肌痉挛、瘀血阻络等[4]。筋伤临床常见治疗有经络治疗、神经干触及术、骨传导、筋膜传导、全息疗法、取类比像等六种方法,经络治疗是筋伤最为常见的治疗方法,是针刺疗法和灸法相融合,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针刺治则取其上病下取、下病上取、左病右取、右病左取、中病旁取、旁病中取的治疗理念,按同名关节即肘膝、腕踝、肩髋相对应原则取其同名经,阴阳表里经相配的原则辨经取穴,所取穴位予以手法捻转提插补泄合理刺激而达到治疗相关疾病的目的。特定穴位是经络之气汇聚体表十四针的相关腧穴,具有特殊治疗作用,分布于肘膝关节以下,治疗时宜结合患者的病情程度及病患部位辨位归经,按远近取穴原则结合特定穴予以合理有效的针刺能有效改善软组织神经功能的恢复。针刺的同时可配合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等药物进行协同治疗,做到针药同行,快速消症减其患苦。结合推拿手法治疗则能有效解除肌肉痉挛,梳理小关节紊乱,改善病灶点的缺血,预防肌肉萎缩和改善功能障碍有确切疗效。软组织瘀阻肿胀甚者尚可刺络放血,患位远端井穴放血则优于近端取血,取其强通消肿原理[5-6]。例如,腰椎间盘突出的患者在进行针刺治疗的同时,配合活血祛瘀药物封包外敷,并采用弹拨或斜板手法对疼痛部位进行按摩,有助于改善血管微循环,促进关节功能恢复。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以及治疗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我们认为结合病人实际病情进行归经选穴并选择于损伤部位密切相关的特定穴位进行针刺能有效改善治疗效果。

\

 
综上所述,采用针刺治疗软组织损伤时,合理、有效的选穴、刺络、药物、推拿手法等综合治疗能显著提高软伤疗效,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叶嵘.活血镇痛方联合针灸治疗椎管外慢性软组织损伤性腰腿痛的临床观察[J].陕西中医,2016,37(7):778-779.
[2]王小月.针灸结合威伐光治疗软组织损伤临床疗效观察[J].亚太传统医药,2018,14(2):172-174.
[3]王云峰.观察比较软组织损伤的不同治疗方法的疗效[J].中医临床研究,2016,8(10):79-80.
[4]高秀云.针灸联合冷热疗法对运动损伤的疗效分析[J].医学信息,2017,30(3):169-170.
[5]李土芳,韩旭,刘少斌,等.温针灸联合中药熏洗治疗慢性膝关节软组织损伤临床研究[J].亚太传统医药,2016,12(10):112-113.
[6]郑旭颖,赵倩,张健.针刺不同穴位对急性腰部软组织损伤镇痛效果的临床观察[J].四川中医,2016,8(1):198-2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9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