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高原地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5:04:5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高原地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医院急诊内科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昏迷患者28例,其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高原反应出现昏迷的患者18例,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昏迷10例(颅脑疾病1例、急性中毒3例、心血管疾病2例、代谢性疾病3例、感染性疾病1例)。观察分析导致患者在高原区出现昏迷的主要病因、昏迷程度以及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结果通过观察分析导致28例患者致病的原因、患者出现死亡概率以及患者昏迷程度,其中颅脑疾病1例、急性中毒3例、心血管疾病2例、代谢性疾病3例、感染性疾病1例;患者昏迷程度根据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为正常昏迷20例,深度昏迷6例,植物人2例,高原反应出现死亡患者6例,其他病因死亡患者4例。结论根据急诊内科患者出现昏迷的病因,对其进行分析确诊并采取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案联合护理干预进行综合抢救,其临床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高原地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贡觉次旦.高原地区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分析及临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7-18.

Etiology Analysis and Clinical Effect of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Coma Patients in Plateau Area

Gongjuecida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Tibet Autonomous Region People's Hospital,Lasa,Tibet,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etiology and clinical effect of coma patients i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 in Plateau area.Methods Twenty-eight comatose patients were admitted to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from June 2018 to May 2019.Most of them were elderly patients.There were 18 cases of coma in high altitude reaction and 10 cases of coma caused by other causes(1 case of craniocerebral disease,3 cases of acute poisoning,2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3 cases of metabolic disease and 1 case of infectious disease).To observe and analyze the main causes of coma,the degree of coma and the probability of death.Results By observing and analyzing the causes of disease,mortality and coma degree of 28 patients,including 1 case of craniocerebral disease,3 cases of acute poisoning,2 cases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3 cases of metabolic disease and 1 case of infectious disease;The degree of coma was assessed by GCS(Glasgow Coma Scale).The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20 cases of normal coma,6 cases of deep coma,2 cases of vegetative coma,6 cases of death due to altitude reaction and 4 cases of death due to other causes.Conclusion According to the causes of coma in 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patients,it was analyzed and diagnosed,and effective clinical treatment and nursing intervention were adopted to carry out comprehensive rescue.The clinical effect was remarkable.

KEY WORDS:Plateau area;Emergency internal medicine department;Coma patients;Etiology analysis;Clinical effect

0引言

在临床急诊内科中比较常见的危重症为昏迷,处于昏迷状态下的患者其机体与外界的所有刺激都失去反应,就算采用强烈的痛感也无法刺激唤醒患者,完全不能意识到自己所处的环境以及周围情况,属于严重的意识障碍[1-3]。此类患者主要的临床表现为躯体运动完全丧失、意识内容完全丧失以及觉醒状态的丧失。昏迷患者的病因多种多样,并且极为复杂,患者自身又处于意识丧失状态,无法与医生进行配合治疗,使得整个治疗过程变得异常艰难。并且此病患者出现误诊的概率极高,若不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方案,直接导致患者出现死亡。在高原地区,由于地势海拔以及人文因素等影响,导致患者出现缺氧,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患者出现昏迷状态,使得病情更加严重,患者无法得到有效的救治[4]。文章通过对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昏迷患者的病因进行分析,采用针对性且有效的救治方案进行临床治疗。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医院急诊内科2018年6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昏迷患者28例,其中患者多为老年患者。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配,高原反应导致患者出现昏迷18例(64.29%),青年4例(22.22%),老年14例(77.78%),年龄28~77岁,平均(48.5±4.1)岁,其他原因导致患者出现昏迷10例(35.71%),其中颅脑疾病1例、急性中毒3例、心血管疾病2例、代谢性疾病3例、感染性疾病1例,青年3例(30.00%),老年7例(70.00%),年龄27~79岁,平均(5 9.2±4.6)岁。通过观察对比患者年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①根据患者昏迷状态以及环境因素等对患者病情进行分析,若患者属于正常昏迷,根据患者昏迷前的表现进行病因推断,若患者出现呕吐、剧烈性头痛、意识模糊以及嗜睡等现象,则判定以下三种致病原因,分别为渐进型、急发型和暴发型。渐进型的主要表现特征为>32 h患者出现精神萎靡、嗜睡以及昏迷[5-7];急发型的主要表现特征为<24 h患者由欣快多语转变成精神恍惚到最后暴怒并陷入昏迷;暴发型主要表现特征为患者无任何提前表现,直接在较为剧烈的运动中陷入突发性昏迷状态;②针对纳入的所有昏迷患者全部进行较为详细的体检,并询问其家人患者有无其他病史以及发病原因和发病征兆,并对患者的神经系统进行严格的检查。同时针对病情的需求进行眼底检查,主要检查内容包括肾功能、尿糖、肝功能、血糖、胸片以及血气,必要情况下还要对患者进行脑脊液以及头颅CT的检查[8-10];③在为患者进行检查治疗时,提前做好预防合并症及并发症的发生。主要包括肺部感染、消化道出血、高原肺水肿、上呼吸道循环衰竭以及休克。严格按照诊断依据对患者的病情进行确诊,观察患者是否属于初次高原病史,并且分析病因存在的原因;患者是否有昏迷前期的一系列临床表现特征;将导致患者昏迷的其他原因进行排除,例如肾疾病、低血糖、脑炎、药物中毒、脑卒中、糖尿病以及由于高原反应导致的暂时性脑缺血等[11-14]。

1.3观察指标

观察28例内科昏迷患者的致病原因以及造成患者出现死亡的概率,所有患者均经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对其昏迷程度进行评估,评分标准:15分为正常昏迷、<7分为深度昏迷、>3分且<5分则为植物人。经过评估,正常昏迷20例,深度昏迷6例,植物人2例。

2结果

通过观察分析导致28例患者致病的原因、患者出现死亡概率以及患者昏迷程度。将28例患者病因分为两大类,分别为高原反应以及其他病因,其他病因包括:颅脑疾病1例、急性中毒3例、心血管疾病2例、代谢性疾病3例、感染性疾病1例;因高原反应出现死亡患者6例,其他病因死亡患者4例。患者昏迷程度根据GCS(格拉斯哥昏迷评分量表)进行评估,分为正常昏迷20例,深度昏迷6例,植物人2例。详细情况如表1、表2、表3所示。


\

 

3讨论

由于高原地势海拔较高,容易出现严重的缺氧现象,医院急诊内科收治的患者中有18例都是由高原反应而导致患者出现昏迷,并且病情受到海拔影响病情更为严重,28例患者中老年人占多数,因此影响了整体临床治疗效果[15]。想要缓解患者的病情,提升临床治疗效果唯有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具体措施包括:①为患者给予高原昏迷以及急性高原病的常规护理干预进行协助治疗,并为患者进行长时间的氧气供应,保证患者氧气充足,每分钟4~6 L,若患者在供氧过程中逐渐恢复意识则根据患者自身情况调整氧气量的供应,改为间断性的供氧,直到患者完全处于清醒状态后可停止氧气的供给[16];②观察患者的颅内压情况,对患者进行降压治疗。若患者属于轻度脑水肿,则为患者进行静脉注射60 mL的葡萄糖液,每间隔6小时注射1次50%葡萄糖液;若患者属于比较严重的脑水肿,则立刻为患者进行每间隔6小时1次的25%山梨醇(250 mL),静脉滴注时间最好控制在半小时以内快速滴完,也可以为患者静脉注射20 mg的呋塞米。同时可以利用20 mg的地塞米松首剂进行静脉滴注,并加入60 mL的葡萄糖液,每6小时进行1次滴注。在为患者进行药物治疗过程中,时刻根据患者的瞳孔变化、意识情况、脉搏变化以及血压情况来对药剂进行适当调整[17];③为昏迷患者给予细胞色素C、ATP以及辅酶A等药物来对患者的脑细胞功能进行促进恢复作用,当患者的昏迷程度明显改善以后,可以为患者使用胞二磷胆碱、克脑迷以及氯脂醒等催醒剂。治疗中尽量避免为患者使用甲苯酸钠咖啡因以及山梗菜碱等中枢兴奋剂,因为此类药品容易阻碍患者脑细胞的健康恢复,而催醒剂的利用也是要根据患者自身情况来决定的;④为患者进行适量的电解质以及水的补充,同时根据患者尿量来适量调整氯化钾的补充;⑤观察患者是否出现心功能不全,如若是,则立刻为患者注射强心剂。若患者伴有肺水肿则为其给予呋塞米和氨茶碱,为了能够有效地预防患者出现并发症以及合并症,可以为患者提前给予适量的抗生素[18];⑥若患者昏迷状况极其严重,则对其病情进行基本稳定,再将患者移至低海拔处进行急救,同时保证在对患者进行转移的过程中保持继续治疗。

综上所述,针对患者的致病原因以及患病特征进行深入分析诊断,并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不仅能够缓解患者的病情,同时还能避免患者出现死亡,从而提升整体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王芳.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河南医学研究,2017,12(20):50-51.
[2]姜翠凤,范婷婷,张梦颖,等.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病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3(20):40-42.
[3]吴艳朋.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病因分析及临床治疗[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10(16):112-113.
[4]杨敏.急诊外科患者昏迷原因及临床诊治分析[J].健康之路,2017,21(12):33.
[5]黄艳丽,李苗.急诊内科昏迷的病因和临床急救对策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7,11(1):259.
[6]高雅南,王宾,魏红涛,等.急诊科胆道梗阻患者的病因分析和病因鉴别[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8,17(20):84-86.
[7]刘加彬,王海涛,安雷亚.急诊内科昏迷患者113例抢救分析[J].内科,2018,13(2):121-122.
[8]李光春.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发病原因分析及救治措施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6(5):56.
[9]罗柳兵.急诊内科昏迷的病因和临床急救对策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5):41-43.
[10]刘杰.急诊昏迷患者的病因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研究,2017,8(2):6-7.
[11]吕璟,王庆丰.急诊内科患者再入院原因及危险因素的分析与建议[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32(11):27-29.
[12]张静平.急诊内科昏迷患者的病因及临床诊治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30(16):45-46.
[13]陈晓霞.急诊糖尿病低血糖昏迷的logistic分析及护理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2):19-20.
[14]屈梦颖.158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临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7,6(3):15-16.
[15]王小洋.急诊内科抢救昏迷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9):78-79.
[16]王成.210例急诊内科昏迷病人的临床分析[J].健康之路,2017,12(6):297-298.
[17]Han CY,Lin CC,Goopy S,et al.Waiting and hoping:a phenomenographic study of the experiences of boarded patients in the emergency department[J].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2017,26(5-6):840-848.
[18]Mishra AK,Iyadurai R,George AA,et al.Etiological and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of secondary small vessel vasculitis in elderly:A case series of 12 patients[J].Journal of Family Medicine&Primary Care,2017,6(1):106-10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6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