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手段进行干预对病情的控制效果。方法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2015年至2018年诊疗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措施,前40例患者接受常规对症治疗并设为对照组,后40例患者接受高压氧综合治疗并设为观察组。比较不同治疗方案下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各项临床指标情况以归纳高压氧综合治疗价值。结果完成疗程后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以及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价,提示患者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相对于治疗前患者以下指标包括肺动脉收缩压、动脉血氧分压以及血浆NT-proBNP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手段能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的威胁程度,提升机体的活动耐力,全面调整各项指标,更好地保障远期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高压氧;综合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侯永泉,赵小娟,姜磊.高压氧综合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43,52.
0引言
肺动脉血栓内膜剥脱术对慢性血栓栓塞性动脉高压的疗效显著,但对设备、操作者要求极高,难以普及[1],本院在不断探索后,在常规保守综合药物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高压氧手段治疗,有效控制病情,现将相关资料数据梳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取笔者所在医院呼吸科2015年至2018年诊疗的慢性血栓栓塞性动脉高压患者80例为分析对象。患者中男性31例,女性49例;年龄在48~81岁,平均(57.6±5.1)岁;平均病程为(18.5±4.3)个月。
纳入标准[2]:①患者符合以下诊断内容:在确认肺血栓栓塞后接受正规抗凝治疗且时间不低于3个月,劳动性呼吸困难依然无缓解,活动耐力异常;接受CT肺血管成像检查提示肺动脉存在典型的慢性血栓栓塞征象;超声心动图检测后提示肺动脉收缩压超过50 mmHg。②存在手术禁忌证或者其他不宜采取手术治疗的情况。③在积极基础治疗后病情无改善或者恶化。
排除标准[3]:①存在诸如活动性出血、青光眼等高压氧治疗禁忌证。②存在重要脏器功能障碍。③存在凝血功能障碍。④存在意识障碍或者交流障碍。
根据患者入院时间先后分别给予不同治疗措施,分为2组,各组40例,分别为对照组、观察组,对两组相关临床基线数据资料用统计学软件处理后提示分布情况并无意义(P>0.05),可做对比。
1.2治疗方法
对照组接受常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药物治疗,如给予华法林钠抗凝治疗,用药方式为口服并保持患者机体国际标准化比值得到调整,维持在2~3;应用呋塞米、托拉塞米强心利尿药物,缓解外周水肿症状,使得右心室收缩功能得以改善;应用硝苯地平、硫氮卓酮药物调整肺动脉压。根据患者病情实际情况给予西地那非,联合伊洛前列环素(通过雾化吸入方式用药),内皮素受体拮抗剂(波生坦)[4]。
观察组在上述常规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所用仪器产自烟台,型号为GY3290/0.3-18V高压氧舱,升压时间为20 min,直到舱内压指标维持在0.2 Mpa,纯吸氧时间设置为40 min,中间休息10 min,20 min匀速减压,到常压状态后患者可出舱,治疗1 d后休息1 d,再进行治疗。1个疗程患者需接受10次治疗,共接受3个疗程治疗。
1.3观察指标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进行6 min步行试验以及Borg呼吸困难[5]指数评价并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分别在治疗前后对患者肺动脉收缩压(PaO2)、动脉血氧分压(PASP)以及血浆N端前脑钠肽(NT-proBNP)指标等进行检测并输入统计学软件处理。
1.4统计学方法
实验数据(计量资料、计数资料)使用SPSS 20.0做统计与分析,具体经t检验及卡方检验,由(±s)与(%)对检验结果做描述,P<0.05说明实验数据有较高的差异性,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6分钟步行试验、Borg评价
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6 min步行试验以及Borg呼吸困难指数评价,提示患者均有改善而观察组治疗后所得数据更具优越性(P<0.05),详情见表1。
2.2肺功能指标
相对于治疗前患者相关肺功能指标均有改善,观察组治疗后相关临床数据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讨论
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发病原因是因为肺动脉血栓栓塞情况得不到彻底根治,反复发作且难以溶解,使得肺血管进入重构状态,肺血管的阻力出现进行性阶段提升,诱发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不全等症状,患者存在进展状态的呼吸困难,活动持久力下降,可能演变为难治性右心衰竭,有极高的致死率[6]。
虽然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发病率相对较低,但是预后质量差、危险程度高的特点让临床对此类患者保持高度重视,随着对该病发病机制了解的逐渐深入,治疗方案也开始具备针对性,对病情有较好的控制作用[7]。应用抗凝治疗在于让机体血栓溶解异常状态得到改善,消除或者避免形成血栓,应用波生坦新型靶向药物目的在于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缓解肺动脉高压状态。
单纯药物保守治疗难以取得令人满意的效果,本院近年对收治的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在上述药物治疗基础上联合高压氧,从本文所得数据可知联合综合治疗效果令人满意,高压氧治疗机制在于能够直接作用于迷走中枢,缓解交感兴奋状态,让肺小动脉、肺小静脉、毛细血管得到扩张,缓解肺动脉痉挛状态;应用后提高了机体对于氧的利用效率,让血氧张力得到提升,改善组织缺血,让机体从慢性缺血、肺动脉高压两者构建的恶性循环中跳出来[8]。
综上所述,对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应用高压氧综合治疗手段能够缓解相关临床症状的威胁程度,提升机体的活动耐力,全面调整各项指标,更好地保障远期治疗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郑振羽,陈方榕,佘晖,等.贝前列素钠片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26):10-12.
[2]禹雪,柳志红.靶向药物治疗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的合理性及疗效探讨[J].心血管病学进展,2017,38(4):376-379.
[3]Oka M,Mcmurtry IF,Oshima K.How does pulmonary endarterectomy cure CTEPH:A clue to cure PAH[J].American Journal of Physiology Lung Cellular&Molecular Physiology,2016,311(4):288.
[4]朱家德,杜娟,蒋鑫,等.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合并严重右心功能衰竭患者治疗的病例对照研究[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7,24(4):269-274.
[5]王勇,张亚光.心肺运动试验评估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患者心肺功能的临床观察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7,20(17):2064-2068.
[6]Ishiguro H,Kataoka M,Inami T,et al.Diversity of Lesion Morphology in CTEPH Analyzed by OCT,Pressure Wire,and Angiography[J].Jacc Cardiovascular Imaging,2016,9(3):324-325.
[7]郭晓红.血尿酸、血尿酸/肌酐比值、C-反应蛋白在慢性血栓栓塞性肺动脉高压中的变化及临床意义[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7,27(13):89-91.
[8]陈刚,李红霞,张晓晓,等.高压氧与术前前列地尔联合治疗先天性心脏病伴重度肺动脉高压的临床效果分析[J].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6,16(33):184-1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