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2:37: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炎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经确诊为妇科炎症,分别采集标本进行微生物培养、镜检、酶法检测,分析对比几种微生物检验法的阳性检出率差异。结果90例妇科严重患者经阴道分泌物微生物培养法、镜检法、酶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11%、84.44%、85.56%,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主要有培养、镜检、酶法,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检出率相近,为了确保临床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并为临床疾病治疗提供有效指导,建议先以镜检法和酶法初筛,再以培养法确诊。

关键词:妇科炎症感染;微生物;检验方法;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小莉.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的方法与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9):139-140.

0引言

妇科炎症是极其常见的一种临床多发性疾病,女性阴道、输卵管、宫颈、卵巢、子宫、外阴等生殖器官极易被外界病菌所感染,并随之出现各种炎症表现,如卵巢囊肿、盆腔炎、外阴炎、子宫内膜炎、阴道炎、宫颈炎等,妇科炎症的临床发生率极高,直接影响女性生殖健康及正常生活[1]。随着我国临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耐药菌株不断涌现,妇科炎症变得相对复杂,临床治疗效果也大打折扣。早发现、早治疗非常关键[2]。现就我院就诊的妇科炎症患者的微生物检验相关资料进行整理,探寻最佳的微生物检验方法,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收治的妇科炎症患者9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已确诊存在炎症感染,入选者年龄在20岁以上,入组前半个月未接受抗生素治疗,有性生活史。排除合并存在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年龄超过60岁者,正接受相关抗生素治疗者、合并其他生理疾病者。患者年龄21~60岁,平均(40.8±0.2)岁;未婚29例、已婚61例;阴道感染29例、盆腔感染38例、子宫附件感染23例。

1.2研究方法

让患者处于仰卧体位下接受检验,以无菌棉擦拭阴道侧壁分泌物,取部分分泌物置于软琼脂底部做检验样本,-40℃条件下保存,全过程中所有医疗辅助器械均严格消毒杀菌。随后进行微生物检验:①培养法:先备好血平板和梅里埃沙保氏培养基,在无菌条件下取出检验样本进行接种,在35℃条件下培养微生物。经生物-梅里埃VITEK 2 COMPACT全自动微生物鉴定系统及ATB-Expression整套真菌鉴定系统鉴定培养基中生长出来的细菌和真菌。培养1周后,生长出真菌则判断为阳性,未生长出真菌则判断为阴性。②镜检法:制成样本标本后涂片,观察有无滴虫虫体,有为阳性;加入2滴10%氢氧化钾溶液可方便样本镜检,样本与氢氧化钾溶液均匀混合后利用显微镜检查。在显微镜下如果发现假菌丝、菌丝或真菌孢子则判断为阳性,未见则为阴性。③酶法:患者取样后,按照阴道炎联合检测试剂盒(干化学酶法)说明书操作,唾液酸苷酶引起细菌性阴道病BV的病原菌入侵和繁殖情况,紫色为阳性;β-葡萄糖醛酸酶有无引起需氧性阴道炎AV的病原体入侵和繁殖情况,蓝色为阳性;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活性结合pH值指示有无引起念珠菌性阴道炎VVC和滴虫性阴道炎TV的病原体入侵和繁殖情况,黄色为阳性,指标颜色深度与酶活性呈正比。

1.3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90例妇科严重患者经阴道分泌物微生物培养法、镜检法、酶法检测阳性率分别为91.11%、84.44%、85.56%,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1。


\

 

3讨论

数据表明,目前我国女性中妇科炎症疾病发生率达到30%,且还在上升[3]。医学界要高度重视妇科炎症疾病的研究与分析,指导女性人群及早预防、及早发现、及早治疗炎症性疾病[4]。妇科炎症有很多种,其中阴道炎最多,阴道炎中又以念珠菌感染性阴道炎居多,临床表现主要包括外阴瘙痒、白带增多、水肿、排尿异常等,病情严重者还存在阴道黏膜红肿或瘀斑,影响女性正常生活和健康[5]。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验和鉴定,探寻感染病原菌,从而才能采取有效的抗感染措施。研究调查发现,妇女妇科炎症治疗中广泛出现耐药菌株,对临床抗炎治疗带来了新挑战[6-7]。

选择合适的微生物检验方法是保证检验结果准确的前提,对临床医师制定个体化、针对性治疗方案的意义重大[8]。微生物检验中可采用培养法、酶法、镜检法等多种检验方法,培养法在采集样本后进行接种培养,对微生物的检出率较高,检验效果也明显,但微生物培养生长需要较长时间过程,整个检验过程中要在培养基上实施24~48 h孵育,随之经济费用也会增加,不利于病情的早期诊断,且还会延迟临床治疗措施的开展。酶法是通过对女性阴道分泌物中过氧化氢、白细胞酯酶、唾液酸苷酶、β-葡萄糖醛酸酶、乙酰氨基葡萄糖苷酶及pH值6个生化指标检测,用于细菌性阴道病、念珠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需氧性阴道炎及阴道混合型感染等阴道疾病的诊断,该法对微生物检出率也较高,可快速、简单得出检查结果,大大节省了时间,但酶试验不能进一步鉴别微生物菌种类型,也无法进行有关的药敏试验。镜检法在微生物检验中也比较常用,其检测过程快速、效率高。本组研究结果表明,90例患者分别经微生物培养法、镜检法、酶法检测后,阳性率分别为91.11%、84.44%、85.56%,且三种检测方法的阳性率并无明显差异(P>0.05)。

随着微生物检测技术的发展以及人类对微生物认识的不断加深,临床上越来越多的采用微生物检验来诊断妇科炎症疾病,检验技师在进行微生物检验前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检验方法,必要时采取两种或几种微生物检验法联合检验,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临床实践结合经验,一般认为对于妇科炎症感染者微生物检验的最佳方案是先以镜检法和酶法进行初筛,再以培养法进行确诊,如此可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达到要求。综上所述,对于妇科炎症感染患者采集阴道分泌物进行微生物检验来说,常用的几种微生物检验方法的应用价值相近,建议条件允许则先以镜检法和酶法进行初筛,再以培养法进行确诊,以期提高检测结果准确性。

参考文献

[1]罗凤杰.分析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17):87-88.
[2]张宝凤,江广春,陈凤英,等.不同微生物检验方法用于妇科炎症感染检验效果对比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5,21(6):850-851.
[3]孔祥敏.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5,15(3):55-56.
[4]贺映富.探讨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33):63-64.
[5]赵大龙.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15(14):2055-2056.
[6]Junior JR,Carvalho F,Trindade R,et al.A new preclinical approach for treating chronic osteomyelitis induced by Staphylococcus aureus:in vitro and in vivo study on photodynamic antimicrobial therapy(PAmT)[J].Lasers in Medical Science,2014,29(2):789-795.
[7]姜秋慧.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9):121-122.
[8]邢晓丹,马玥,刘爽.妇科炎症感染中微生物检验方法的效果与临床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6,7(14):147-14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3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