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分析血管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0 10:39:4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血管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接受单纯血管介入治疗的30例为对照组,接受血管介入联合溶栓治疗的35例患者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疗效、安全性。结果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9.2±5.9)分更低,ADL评分(52.5±6.2)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临床治疗中,联合采取血管介入术与静脉溶栓可提高治疗效果,且应用安全,值得推广。

关键词:血管介入术;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禹小杜,程道友.分析血管介入联合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疗效及安全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95-96.

0引言

脑血管疾病具有极高的致残、致死率,缺血性脑血管病变是主要的脑血管疾病类型,出现大动脉闭塞后会大大增加患者残疾、死亡风险[1]。神经细胞具有不可再生性,急性期抢救治疗极其重要[2]。我院在收治的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治疗中联合采用血管介入与静脉溶栓治疗,取得了相对满意的效果,且治疗安全性高,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4~2019年我院收治的65例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为研究对象,发病时间不超过6 h,接受脑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NIHSS评分超过6分,发作症状持续1 h以上,经DSA造影确诊颅内大动脉闭塞,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存在机械取栓或静脉溶栓禁忌证者、存在颅内出血病史者及头部外伤史者、近4周泌尿系统发生出血或外科手术者、心肝肾功能障碍者。其中对照组:男女比例8:7;年龄40~84岁,平均(55.9±0.2)岁。观察组:男女比例18:17;年龄43~88岁,平均(56.1±0.6)岁。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单纯应用血管介入治疗,观察组联合采取血管介入治疗、静脉溶栓治疗。①血管介入:在平卧位、局麻下,静脉推注3 mg/kg肝素,推注1次/h,剂量递减,最低剂量为10 mg/h。以Seldinger穿刺法经股动脉置入动脉鞘,以5F导管进行脑血管造影,确定最佳工作位后,经微导丝引导以路图技术将微导管通过闭塞段血管,再经微导管将支架置于闭塞动脉,释放支架并维持支架张开5 min以上,最后与微导管一起撤回,取栓后造影检查血管畅通性,根据病情需要可进行多次取栓,术毕6 h拔鞘[3]。②静脉溶栓:0.9 mg/kg阿替普酶+等渗盐水100 mL静脉滴注0.5 h,严密监测血压、心率。

1.3观察指标

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14 d时评估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日常生活能力(ADL)。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时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①与治疗前相比,两组NIHSS评分明显提高,ADL评分明显降低,且差异显著(P<0.05);②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NIHSS评分(9.2±5.9)分更低,ADL评分(52.5±6.2)分更高,差异显著(P<0.05),见表1。


\

 

3讨论

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病情危险,临床症状在发病后数小时达到高峰,若治疗不及时可危及生命安全[4]。机体纤溶活性反映疾病程度,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指标反映机体纤溶活性,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可有效调节纤溶水平,二者相互作用改变纤溶水平,血浆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活性增强、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活性减弱则机体高凝状态,所以不仅要改善血供,还要注意调整纤溶活性[5-6]。静脉溶栓是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的有效治疗方案,而阿替普酶则是常用的溶栓剂,越早开始溶栓效果越高,发病3 h是静脉溶栓的最佳时间,又处于恢复神经功能[7]。阿替普酶这种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复合血栓中纤维蛋白后溶解血栓,促进血流恢复及神经功能恢复。在机械溶栓治疗中应用的材料更新换代很快,Solitaire支架与Neuro输送导管血管再通技术也为颅内动脉疾病治疗提供了新思路[8-9]。机械取栓能避免药物溶栓出血风险,有助于恢复血管畅通和减少梗死面积[10]。根据患者病情选择合适规格的支架,取栓完成后经造影复查血管疏通情况,可重复取栓,大大提高了取栓效果[11]。本组研究对象为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患者,在联合应用血管支架介入治疗与静脉滴注阿替酶普溶栓治疗的情况下,观察组治疗后NIHSS评分更低,ADL评分更高。研究表明,机械取栓联合静脉溶栓治疗动脉闭塞可提高血管再通率及安全性,缩短给药时间[12]。

综上所述,对于急性颅内大动脉闭塞者联合血管介入机械取栓与静脉溶栓的临床效果更佳、安全性更高,值得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彭亚,宣井岗,陈荣华,等.SolitaireAB支架取栓术治疗急性大脑中动脉闭塞八例[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1,8(7):373-377.
[2]周静,姚姗.不同时间窗阿替普酶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7,38(3):62-63.
[3]尚俊英,李雪峰,赵虹,等.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发病3-4.5h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安全性研究[J].临床与病理杂志,2016,36(12):1923-1927.
[4]Giurgiutiu DV,Yoo AJ,Fitzpatrick K,et al.Severity of leukoaraiosis,leptomeningeal collaterals,and clinical outcomes after intra-arterial therapy in patients with acute ischemic stroke[J].Journal of Neurointerventional Surgery,2015,7(5):326.
[5]陈荣华,彭亚,宣井岗,等.缺血性卒中急性期SolitaireAB支架机械取栓术的效果[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2013,10(12):620-624.
[6]谭鑫,吴波.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治疗合并大脑中动脉高密度征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有效性和安全性的系统评价[J].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2016,16(1):8-15.
[7]谢江文,吕国菊,郑珍婕,等.不同年龄对阿替普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预后的影响[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6,32(6):486-488.
[8]Berkhemer OA,Fransen PS,Beumer D,et al.A randomized trial of intraarterial treatment for acute ischemic stroke[J].New England Journal of Medicine,2015,372(1):11.
[9]鲁文先,苏毅鹏,陈金波.急性脑梗死患者阿替普酶静脉溶栓的疗效及出血性转化影响因素分析[J].脑与神经疾病杂志,2017,25(1):29-33.
[10]卞鑫,卢丽波,李良,等.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对急性轻型脑梗死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临床荟萃,2017,32(12):1073-1078.
[11]Deshaies EM.Tri-axial system using the Solitaire-FR and Penumbra spiration microcatheter for acute mechanical thrombectomy[J].J Clin Neurosci,2013,20(9):1303-1305.
[12]赵继来,胡玲玲,孔亮,等.阿替普酶与尿激酶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死颅内出血转化及疗效分析[J].中国血液流变学杂志,2016,26(3):290-292,29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92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