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9 09:26: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实施鼻内镜术治疗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78例。对照组行传统手术,实验组行鼻内镜术,比较两组术式的效果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的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P<0.05)。结论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有效率高,不易出现并发症,可加强推广。

关键词: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王晓丹,常敏强,张新文.鼻内镜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32-33.

0引言

鼻窦炎-鼻息肉属于耳鼻喉科的常见病之一,其发病机制十分复杂,具有病程长、根治难度高、复发率高等特点,临床表现以鼻塞、头痛、流涕等症状为主,严重时可让患者直接丧失嗅觉功能,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1]。近年来,医疗技术的进步促使鼻内镜术得以推广应用,比传统手术、药物治疗的效果更佳[2]。本研究,主要对156例患者分别行不同的术式治疗,旨在探究鼻内镜术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156例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实验组,各78例。对照组:42例男、36例女;年龄23~60岁,平均(41.52±2.16)岁;病程为2~8年,平均(4.32±0.68)年。实验组:43例男、35例女;年龄23~60岁,平均(41.56±2.27)岁;病程为2~8年,平均(4.35±0.69)年,组间基础数据对比(P>0.05),有可比性。

1.2方法

全部患者在术前接受1周的抗菌治疗,术前3 d予以地塞米松治疗,再进行鼻腔清洗,并对症治疗相关合并症。对照组行传统手术治疗,待麻醉起效后,切除鼻息肉并开放筛窦,并进行上颌窦根治手术治疗。实验组行鼻内镜术,具体如下:行全麻,取仰卧位,垫高头部,30°即可,并使用蘸上生理盐水与肾上腺素的棉条刺激患者的鼻腔,促使其黏膜收缩。通过Messerklinge术式,为患者切除息肉、钩突,并为患者开放筛泡、额、前后筛、上额窦等,需严格按照检查结果,施行鼻中隔偏曲矫正术,前后筛、额、蝶窦、上额窦等检查结果进行鼻中隔偏曲矫正,切除下缘组织,对于下鼻肥大的患者,可对患者鼻甲前外侧缘或下缘组织进行切除处理,术后使用海绵进行鼻腔填充,1~2 d后可去除,定期冲洗消毒病情,并应用1%麻黄素刺激患者的鼻腔收缩。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抗感染、抗炎治疗,持续治疗1周。

1.3观察指标

统计两组的治疗效果、手术指标数据及并发症发生率。疗效判定标准:以治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进行判定,治愈指患者经治疗后其鼻窦炎、鼻息肉的相关症状均已消失,鼻内镜复查结果显示鼻窦的开口较好,无脓性分泌物;显效指患者经治疗后,其鼻窦炎、鼻息肉相关症状明显改善,鼻内镜复查结果显示鼻窦腔内有轻微炎症水肿,且有少量脓性分泌物;无效指患者的相关症状均无明显缓解,其鼻窦腔中仍然存在息肉,可见脓性分泌物。详细记录手术耗时、出血量及住院时间三个指标的数据;统计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的上颌窦开口狭窄、术后粘连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数据均纳入SPSS 21.0软件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手术指标对比

实验组的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
 


2.3并发症发生率对比

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 6%)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P<0.05),见表3。

\
 


3讨论

鼻窦炎-鼻息肉是耳鼻喉科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伴有流鼻涕、鼻痒、夜鼾、鼻塞等症状,虽然不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构成威胁,但会严重影响其日常生活质量,需争取根治治疗,帮助患者改善临床症状及日常生活质量[3]。该病症的发病原因与真菌感染、细菌感染、液纤毛传输障碍、变态反应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因其病因复杂,导致临床治疗难度较大[4]。早期治疗此病多采用引流治疗、通气治疗及药物治疗等方式,只能获得短期疗效,无法根治此病[5]。对于病变严重者来说,采取保守治疗方法无法获得显著疗效,需采取手术方式治疗。

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十分严重,慢性鼻窦炎-鼻炎新增病例逐渐增多,传统手术治疗该病症虽然可以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对患者的损伤较大,术后并发症较多,且复发率较高,故鼻内镜手术可作为治疗该病症的最佳治疗方式[6]。鼻内镜手术是当前应用率较高的一种术式,具有手术创伤小、康复速度快的优点,用于治疗鼻窦炎-鼻息肉患者,不仅可以有效改善手术相关指标,还可以减少上颌窦开口狭窄、术后粘连等并发症情况,手术安全性较高[7]。鼻内镜手术治疗中青年患者,效果确切,且复发率较低,深受中青年患者的青睐[8]。本研究表明,两组的治疗效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实验组的手术指标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并发症发生率(2.56%)明显低于对照组(11.54%)。提示传统手术与鼻内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均可获得较为理想的治疗效果,但后者的手术操作更显优势,既可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又可减少术中出血量,且并发症少,更具安全性。综上所述,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手术效果良好,有效率高,不易出现并发症,可加强推广。

参考文献

[1]张有花.护理干预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鼻内镜术后康复的影响[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122-123.
[2]时留珍.对行鼻内镜手术的慢性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进行预防并发症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53-154.
[3]Wang CS,Zhang L.How to predict the outcome of 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in patients with chronic 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J].Chinese Journal of Otorhinolaryngology Head and Neck Surgery,2017,52(2):152-156.
[4]高耀丰.鼻内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效果对比[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3):117-118.
[5]孟兆伦,朱姝,王晓芹.复发性慢性鼻窦炎鼻息肉的鼻内镜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22):50-51.
[6]Velosoteles R,Cerejeira R.Endoscopic sinus surgery for chronic rhinosinusitis with nasal polyps:Clinical outcome and predictive factors of recurrence[J].American Journal of Rhinology&Allergy,2017,31(1):56-62.
[7]李捷.鼻内镜手术对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患者的影响[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7,14(12):1768-1769.
[8]陈雷.鼻内镜手术在慢性鼻窦炎鼻息肉临床治疗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3):101-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1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