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9 09:18: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硝苯地平药物治疗,观察组给予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高血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5.0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头晕头痛、皮疹、手足水肿、面部潮红等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苯磺酸氨氯地平片;高血压;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王艳菊,闫芳,李立新,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130-131.

0引言

高血压主要发病人群以中老年为主,近年来发病群体呈年轻化趋势。高血压在临床中为一种多发病,此病使体循环动脉压呈现上升趋势,或者SBP(收缩压)以及DBP(舒张压)逐渐上升[1]。高血压会对患者血管造成损伤,增加患者心脑血管疾病发病率,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今纳入40例高血压患者,分析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40例高血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划分为对照组(硝苯地平药物治疗)和观察组(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每组均20例。对照组中有15例为男性、5例为女性,年龄50~72岁,平均(63.41±6.15)岁,病程2~15年,平均(5.04±2.40)年;观察组中有14例为男性、6例为女性,年龄50~70岁,平均(63.43±5.65)岁,病程1~16年,平均(5.41±2.49)年。两组高血压患者的一般资料以统计学处理(P>0.05),无统计学意义。

纳入标准:(1)患者均符合《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对高血压的诊断标准;(2)自愿参与本次研究;(3)收缩压≥140 mmHg,舒张压≥90 mmHg。

排除标准:(1)合并心脏病、心肌梗死、肝肾功能不全者;(2)既往1个月内服用其他降血压药物;(3)慢阻肺、支气管溃疡患者;(4)继发性高血压、高血压3级以上;(5)精神疾病以及肝功能障碍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药物治疗,给予患者浙江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新昌制药厂生产的硝苯地平胶囊,国药准字H33020627,口服每日3次,初始剂量10 mg/次,后酌情调整剂量,每次不超过20 mg、每日不得超过120 mg。

观察组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给予患者武汉东信医药科技有限责任公司生产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国药准字H20093946,口服每日1次,初始计量5 mg/次,后酌情调整剂量,每次不超过10 mg。

1.3评价标准

按照《临床药物研究指导原则》中的相关内容对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估[2-5]:(1)显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上,血压水平恢复至正常水平;(2)有效:舒张压下降10 mmHg以下,患者血压水平显著缓解;(3)无效:为舒张压未出现变化,血压水平和治疗前无变化。总有效率等于有效与显效之和占总数的百分比。

1.4统计学分析

数据应用SPSS 20.0软件对比分析,两组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行卡方检验,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s)表示,组间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高血压患者的治疗效果


观察组高血压临床治疗显效9例(45.00%)、有效10例(50.00%)、无效1例(5.00%),对照组高血压临床治疗显效5例(2 5.0 0%)、有效9例(45.00%)、无效6例(3 0.0 0%),观察组患者高血压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 5.0 0%)高于对照组(70.00%),存在统计学意义(2=4.3290,P=0.0374)。

2.2高血压患者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出现1例头晕头晕、1例面部潮红。对照组出现5例头晕头痛、2例面部潮红、1例皮疹、1例手足水肿。观察组头晕头痛、皮疹、手足水肿、面部潮红等降压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10.00%)明显低于对照组(45.00%),组间对比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2=6.1442,P=0.0131)。

3讨论

高血压常见于老年患者中,同时和心脑血管疾病以及肾系统疾病存在直接的关系。曾有学者经过临床研究后证实,心脑血管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血压,所以对高血压进行有效控制能够预防心脑血管疾病的产生。如果血压出现上升趋势则会产生脑卒中以及心肌梗死等相关并发症,从而对人的生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现阶段,治疗高血压的药物种类较多,部分药物会存在一定的副作用,使患者血压水平出现较大波动,损伤靶器官[6]。硝苯地平是一种新型二氢吡啶类钙拮抗药物,对血管平滑肌具有一定的松弛效果,同时还能够对冠状动脉起到相应的扩张作用,以此来加强冠状动脉自身所具有的血流量,进而提升其耐受性[7]。此外,还能够对周围小动脉进行相应的扩张,大大降低了外周血管的阻力。此类药物对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的贮钙能力起到了一定的抑制效果,使得心肌和血管平滑肌细胞中的钙逐渐流失,无法进行相应的收缩现象,其主要表现则是削弱了心肌收缩能力,大大减少了耗氧量,同时降低患者的心率和血压,有效地对冠状动脉痉挛起到较强的缓解作用,与此同时还能够加强冠脉流量以及心肌耗氧量[8-10]。

苯磺酸氨氯地平作为二氢吡啶类药物,针对高血压及心绞痛疾病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且能够与其他降压药联合使用。苯磺酸氨氯地平在进入体内后,对患者体内钙离子进行阻滞,舒缓患者血管平滑肌,增加血管内径,扩充动静脉血流量,能够将患者的血管微循环进行扩张,对心肌收缩影响较小,进而起到降低血压的效果。苯磺酸氨氯地平长期应用无不良反应,生物利用率高,收缩压降低效果显著。苯磺酸氨氯地平为钙离子拮抗剂,并且此药物为主导药,具有显著的降压效果,同时血浆半衰期较长,不会出现严重的不良反应,药物作用机制对于血管平滑肌而言,具备良好的松弛效果,在抗心绞痛时对外周动脉予以扩张,将外周血管总阻力予以降低,对冠状动脉予以扩张,从而加强冠状动脉血流量,对心肌供氧量情况予以改善。氨氯地平可减轻肾脏肥大、减小系膜组织对大分子物质的捕获,减少自由基生成,减少生长因子的有丝分裂反应,改善线粒体钙负荷和降低肾单位代谢,起到一定的肾脏保护作用。也有学者认为氨氯地平的肾脏保护作用确切,不仅用药安全性高,平稳降低血压,还有助于改善肾功能。
\
根据本文的研究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效果优势明显,与对照组相对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说明苯磺酸氨氯地平在治疗高血压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

综上所述,高血压患者应用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临床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发生率低,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罗群,王锋,刘杰,等.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研究[J].当代临床医刊,2018,31(6):4148-4149.
[2]姜黎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0):105-107.
[3]高明.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85):178,183.
[4]阿提姑·司马义.观察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J].心理月刊,2018,10(7):175-176.
[5]吴惠良.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老年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9):106-107.
[6]刘荣荣.浅析左旋氨氯地平和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疗效比较[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10):90-92.
[7]时婵.氨氯地平与硝苯地平治疗高血压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18,33(4):130-132.
[8]邓永杰.苯磺酸氨氯地平治疗社区轻中度高血压的效果分析[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8(2):147-149.
[9]陈勐.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3):41-42.
[10]孙淑芬.苯磺酸左旋氨氯地平片治疗高血压临床治疗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2):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8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