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整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作用。方法将近期我院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行整体化护理。结果经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的舒张压、收缩压对比无差异,P>0.0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同时其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关键词:整体化护理干预;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改善作用
本文引用格式:张艳丽.整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作用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49.
0引言
随着我国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高血压发病率逐渐上升。高血压是临床非常多见的一类心血管疾病,以动脉压上升为临床主要表现,是引发冠心病、心力衰竭以及脑卒中的高危险因素[1],对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有着严重的影响。临床上针对高血压疾病常采用药物或非药物进行治疗,但是仅仅只采用药物治疗并不能够合理的控制血压,在治疗中需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才可达到令人满意的治疗效果,从而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其生活质量。本文为了深入探究整体化护理干预对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改善作用,选取了2018年6月至2019年1月期间在我院收治的90例高血压患者作为主要研究对象,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90例高血压患者均于本院接受治疗,纳入时间由2018年6月开始,到2019年1月结束,均分成两组,对照组男25例,女20例,年龄62-76岁,均值(68.1±2.7)岁。观察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61-78岁,均值(67.9±2.8)岁。此次试验研究通过了医院中伦理委员会的核实及批准;所有患者与其亲属都全方位把握了此次试验研究的内容,并签订了“知情同意书”。两组资料比较后差异性小,符合研究要求(P>0.05)。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性护理。观察组则行整体化护理,具体措施为:(1)健康教育:在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之中,护理人员可通过有计划性、有目的性的教育活动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这样能够帮助患者纠正不健康的行为,提高患者对疾病的知晓度。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合理的方式为患者讲解高血压疾病的治疗方法、常见症状,并详细讲解高血压发生的原因、控制高血压疾病的意义、测量高血压的方法等。(2)饮食护理:护理人员需要帮助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并详细告知患者饮食结构与血压之间存在的关系,并根据患者情况为其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比如多食用容易消化的食物、清淡的食物、鱼类食物和豆制品食物等。(3)心理干预:高血压患者的心理情绪时时刻刻都处在紧张的状态下,患者自身也不能够很好的控制血压,因此护理人员应该分析患者的负面情绪,并找到影响血压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告知患者一直处在不良情绪中将会不利于疾病的治疗,护理人员应该尽可能去支持、理解、鼓励并安慰患者,对患者心理进行疏导,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治疗,同时护理人员为患者建立良好的环境,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2]。(4)用药指导:护理人员需根据血压控制情况和药物的药效,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需详细告知患者药物的名称、用药时间以及用药剂量等。(5)运动护理:护理人员需告知患者让其保证充足的睡眠,尽量不要过度的熬夜,在生活中不要过度疲劳,并指导患者定期进行气功、慢跑、散步等有氧运动,在运动中患者不可憋气,这样会导致脑部血流量变大,且行动迟缓或年龄较大的患者应该在专人的陪伴下进行运动。
1.3评价标准
(1)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护理前、护理后的血压(收缩压舒张压)情况。
(2)采用GSES(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3]对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进行评分,量表共包括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等四个维度,得分越高代表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越强。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3.0来统计研究中的数据,其中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用%、(x±s)进行表示,再则用X2和t值来分别检验,当结果显示P<0.05,则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血压情况
观察组在护理前舒张压为(9 8.5±7.5)m m H g,收缩压为(1 7 1.6±1 6.5 2)m m H g,对照组依次为(99.6±6.42)mmHg、(173.5±15.22)mmHg,两组在护理前血压比较,无差异,P>0.0 5;在护理之后,观察组血压依次为(80.2±5.2)mmHg、(139.6±8.9)mmHg,对照组依次为(92.1±6.3)mmHg、(163.6±10.2)mmHg,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2.2对比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认知、治疗环境、病情控制感及自信心的评分分别为(3.6±0.2)、(3.8±0.4)、(3.7±0.5)、(3.6±0.6);对照组依次为(1.4±0.2)、(1.3±0.3)、(1.4±0.4)、(1.5±0.5)。经比较,观察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对比具有明显差异(P<0.05)。
3讨论
由于高血压患者的年龄较大,对疾病的认识较少,他们往往不知晓高血压疾病除了需要药物治疗外,还需要采取非药物治疗,这样才能够合理的维持血压的平衡。高血压疾病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进行终身干预、终身治疗[4],当患者病情好转后,还不能停药治疗,这样可能会造成病情反复,影响到患者的健康。在老年高血压患者的治疗中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保健意识,并提升其治疗疾病的信心,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的病情来为其制定合理的治疗措施、管理措施,并在药物治疗的同时采取护理干预,依次提升患者治疗的积极性,在老年患者实施了整体化护理后,他们了解到了坚持服用药物对治疗疾病的意义,并提升患者对高血压疾病的认识度,合理控制患者的血压,稳定患者高血压病情[5]。
综上所述,在高血压患者的护理中实施整体化护理,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情况,并提高其自我管理能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曹建芬,李悦,董济芸.整体化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当代护士:学术版(中旬刊),2015,8(5):76-78.
[2]康育红.延续性护理对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47):74-76.
[3]黄志娟.社区中医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7(1):181-182.
[4]黄碧波,姜蔓,沈兰秀.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患者血压水平、自我管理能力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黑龙江医药,2017,7(3):123-134.
[5]王海平.综合护理对高血压老年患者自我管理行为的影响[J].中华灾害救援医学,2018,9(6):150-15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