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血清尿酸、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7 15:24:1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与胆红素水平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60例已确诊的冠心病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期60例体检健康人员作为对照组。比较分析两组的血清尿酸、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指标。结果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11.52±3.21)μmol/L、直接胆红素(4.38±0.54)μmol/L、间接胆红素(5.52±1.66)μ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3.62±2.68)、(5.55±0.26)、(8.83±1.54)μmol/L,尿酸(356.2±45.3)μmol/L高于参照组的(281.4±60.6)μmol/L,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与血清胆红素水平降低、血尿酸水平升高密切相关,动态监测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与血尿酸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冠心病;胆红素;尿酸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萍,杨锐强.血清尿酸、胆红素检测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29.

0引言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CHD)作为临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其发生发展是由多种致病性因素共同作用,我国冠心病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随着越来越多的医学研究,表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与高尿酸血症和血清中现对较低的胆红素之间存在密切的关系[1-2],血清胆红素是一种抗氧化剂,可以发挥氧化作用,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症状,对于胆红素水平较低的人群来说,很有可能发生冠心病,本研究旨在探讨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2018年6月至2018年12月经冠状动脉造影检查后确诊的冠心病患者60例做为观察组,其中男性31例,女性29例,年龄43~70岁,平均(54.7±9.1)岁;其中27例为稳定型心绞痛,33例为不稳定型心绞痛。选取同期于本院体检中心体检的健康人60例设为对照组,其中男28例,女32例,年龄42~69岁,平均(52.3±7.3)岁。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性别、年龄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观察组经血清学及超声检查后,均无肝肾疾病、消化系统疾病、糖尿病、肿瘤及营养不良等。

1.2研究方法

空腹状态下抽取两组静脉血3mL,3000r/min离心5分钟,检测仪器为贝克曼AU5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T-BIL、D-BIL及UA,并计算I-BIL。血清胆红素检测方法为重氮盐法,UA检测为酶法。

1.3观察指标

比较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血清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间接胆红素和尿酸。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酸高于对照组(P<0.05),间接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总胆红素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3讨论

冠心病作为临床中一种常见的心脏系统疾病,在中老年患者群体中发病率居高不下,严重影响着广大患者的身心健康以及生活质量,相关研究结果显示,造成冠心病发病的原因众多,冠心病的产生也会伴有糖尿病、高血压以及高脂血症等等,受到患者生活习惯以及饮食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例如吸烟以及饮食结构不合理等因素都是造成冠心病产生的重要原因,冠心病以动脉粥样硬化为病理基础,因冠脉血管壁粥样病变所致的动脉硬化、狭窄引发的心肌缺血会导致一系列症状发生[3]。研究表明低胆红素血症与CHD发生发展密切相关[4]。血清胆红素作为一种天然的内源性抗氧化物质,胆红素的产生主要是由于卟啉化合物在人体中分解代谢时所产生的物质,具有较高的抗氧化活性,能够捕获氧自由基,确保脂蛋白以及脂质不被氧化,通过与机体抗氧化系统发挥协同作用,进一步增强抗氧化效果。尿酸是爬行类及鸟类动物最主要的代谢产物,微溶于水,可形成晶体。冠心病患者血液中尿酸的溶解度降低,会引发高尿酸血症,并形成尿酸盐结晶,结晶析出后在人体血管壁上沉淀,会造成人体血小板及血管内膜聚合、粘附;同时,人体血液中尿酸含量的多少与心脏冠状动脉是否粥样硬化有着直接联系,此时伴发糖尿病、高血压、高血脂症、胰岛素抵抗的患者就会容易引起冠心病发作[5-6]。

本次研究发现:观察组血清总胆红素(11.52±3.21)mol/L、直接胆红素(4.38±0.54)mol/L、间接胆红素(5.52±1.66)mol/L均低于参照组的(13.62±2.68)、(5.55±0.26)、(8.83±1.54)mol/L,尿酸(356.2±45.3)mol/L高于参照组的(281.4±60.6)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血清胆红素降低与血尿酸升高与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紧密相关。

综上所述,血清胆红素和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中可发挥明确的诊断价值,能够为治疗方案拟定提供依据,在疾病判断和预后评估中具有一定作用。

参考文献

[1]蔡航,孙靖,张正旭.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对冠心病患者的检验价值分析[J].健康前沿,2018,27(2):197-198.
[2]萧飞.血清胆红素与尿酸检验对冠心病患者的临床诊断价值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29):33-35.
[3]卢鑫,白玉蓉,马会利,等.血清胆红素及尿酸水平与冠心病的相关性研究[J].中国心血管杂志,2014,19(2):98-100.
[4]黄祥征,潘超英.冠心病患者血清尿酸和胆红素测定的临床意义[J].广西医学,2013,35(1):79-80.
[5]胡东博,丁洁.血清胆红素与尿酸在冠心病患者临床检验中的价值评估[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10):71-72.
[6]陈琳,袁如玉.冠心病患者血清胆红素、血尿酸水平与冠状动脉钙化的关系[J].天津医科大学学报,2015(2):134-135,1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89.html
本文标签: 冠心病 ,胆红素 ,尿酸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