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7 14:56: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需行ERCP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方式,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护理结束后比较两组患者焦虑的负面情绪评分,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焦虑的负面情绪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依从性和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对于需行ERCP术患者而言,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的负面情绪水平,提高患者的手术依从性和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负面情绪水平;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

本文引用格式:郑素琴.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14,328.

0引言

内镜下逆行胰胆管造影术(ERCP)是将内镜插至十二指肠降部,找到十二指肠乳头后切开,由内镜活检孔插入造影管至乳头开口部,注入造影剂,进行胆胰管X线造影、胆汁细菌学和细胞学、胆道压力及胆石症治疗。ERCP是内镜下治疗胆石症的常用手段,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创伤小,恢复快。但若术中操作不当及其容易引发多种并发症[1]。对于患者而言,由于医学相关知识的缺乏,对手术的恐惧,引发不安情绪,往往会引起一些应激反应,严重者甚至引发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影响病情的恢复与治疗。本文旨在讨论心理护理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数据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治疗的100例需行ERCP术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研究组与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50例患者中男女各25例,平均年龄(57.63±3.78)岁,最小患者为42岁,最大患者为73岁;对照组50例患者中男女患者各25例,平均年龄(57.71±3.93)岁,最小患者为43岁,最大患者为74岁。两组患者在性别、病程、年龄等一般资料方面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选择常规护理模式,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完善术前评估与术前检查;②告知患者术前8h内禁食水,准备好造影剂及术中用药,做好碘过敏试验,更换好病服,将术中用药及用物带入放射科;③术中实时监测生命体征,④术后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用药。研究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心理护理,具体护理措施包括:①术前心理干预,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大夫下达手术医嘱后,责护要尽早主动去和患者交流,取得患者的信任,了解患者对ERCP的认知能力,情绪变化和心理状态,根据患者的文化水平和性格特点,针对性的为患者讲解检查的目的,手术方法,术中配合,术后注意事项,成功的病例,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术前1小时再次与患者沟通,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安抚患者,稳定患者的情绪。②术中配合指导,消除患者的顾虑。指导患者掌握术中正确的卧位,配合医生的技巧,并结合ERCP健康宣教手册指导并模拟训练。对于比较紧张的患者,病房护士要与内镜室护士做好交接,以安定患者的情绪,在面对不同情况的患者时,要耐心细致的讲解相关知识并选择其感兴趣的话题交谈,转移其注意力,消除其紧张情绪,观察患者的情况并及时汇报[2]。③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病区环境,保证充足的睡眠,或播放柔和的音乐,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情绪发泄与肌肉放松方法,减轻患者的压力,缓解负面情绪,提高患者的依从性,促进患者的恢复。同时向家属做好宣教工作,取得家属的积极参与和配合,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支持。④术后心理干预。责护要与手术医生及时沟通,了解患者手术过程及可能的预后,根据情况为患者反馈手术信息,让患者安心。责护根据患者术后恢复的不同阶段针对性的为其讲解饮食、活动等注意事项、并发症的观察要点,留置鼻胆管者讲解鼻胆管的护理要点,让患者做到心中有数,消除患者对预后的担忧及疼痛、失眠、不敢下床等心理问题,同时还要做好家属的思想工作,取得家属的支持和配合,指导家属时时陪伴。

1.3观察指标

在护理结束后,通过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于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进行评价,其中患者的焦虑评分标准线为50分,焦虑的评分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症状越严重。患者依从性采用我科自制的依从性调查问卷在治疗前后进行调查统计,问卷由医护人员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填写,总分为100分,分数越高,患者依从性越高。患者满意度则在护理治疗结束后进行问卷调查,总分为100分,总分>80分为满意,总分≤80分为不满意,满意率=满意例数/组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0.0软件做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P<0.05两组数据差异显著。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焦虑的负面情绪评分对比


在护理结束后,研究组SAS负面情绪水平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452,P<0.05)。详细数据如下:研究组50例患者SAS评分为(38.37±2.23);对照组50例患者SAS评分为(46.56±2.97)。

2.2两组患者的满意率与患者治疗前后依从性对比

在护理结束后,研究组患者满意率为98%,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7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481,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前依从性评分分别为66.78±1.97分与66.58±1.86分,组间对比无统计学意义(t=0.001,P>0.05);研究组患者与对照组患者治疗后依从性评分分别为96.23±2.23分与70.58±5.31分,研究组患者依从性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依从性水平,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31,P<0.05)。

3讨论

ERCP术是一种临床上用于胰胆系统疾病诊治的手术,操作较为精细,术中需要患者配合,且多数患者对该技术缺乏了解,尽管医生已经反复讲解,但患者真正要手术时,还是会产生焦虑、恐惧。而患者的紧张情绪可直接影响十二指肠乳头平滑肌的松弛度,进而影响ERCP的操作顺利进行。ERCP术操作相对复杂,患者自身疾病痛苦和对手术恐惧、担忧等,易使患者产生负面情绪,但通过相应的护理措施,可有效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而研究表明[3],心理护理是临床上常用的护理方法之一,通过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可有效协助患者调节自身心理应激反应,使患者全身放松,利于手术的进行和术后康复。

本次研究提到的心理护理主要是通过心理干预,避免或预防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患者的配合度低等问题,防止手术难度的提升[4]。主要是通过对于患者不安情绪的疏导与教导其肌肉放松的方法,告知其手术的必要性与具体步骤,让患者对于手术过程及术后恢复有一定的心理准备,从而防止后期并发症的出现。本次研究中研究组在进行了心理护理后,患者的负面情绪水平数据及患者满意度也证明了,在手术前后对于患者执行心理护理的必要性[5]。
综上所述,针对于需行ERCP术患者而言,采用心理护理干预能够有效提升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患者的焦虑的负面情绪水平,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及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

 
参考文献

[1]王芳,李美连,陈敏玲,等.Roy适应模式在治疗性ERCP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6,35(20):2802-2804.
[2]裴园园.患者焦虑情绪在ERCP术前受心理护理的影响[J].铜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64(01):42-44.
[3]范玲娟.董金燕全方位心理护理干预对ERCP术患者焦虑情绪和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7):99-101.
[4]玲晓.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的护理配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a1):245+248.
[5]张洁,江雪洁,王美艳,等.优质护理模式对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7,33(8):579-5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8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