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采用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持续静脉泵入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为在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期间我院收治的住院患者,共88例。为所有患者均给予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抗结剂等药物进行常规治疗。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这8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为治疗组患者采用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为对照组患者单用硝普钠泵入治疗,将两组患者临床疗效进行对比。结果治疗组患者治疗后的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血清脑钠肽、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E/A、心率等指标与对照组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二者相比,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持续静脉泵入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治疗,可明显改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可作为基层医院药物治疗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有效治疗方案。
关键词: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硝普钠;多巴酚丁胺;持续静脉泵入
本文引用格式:杨川游,吴春柳,蒋崇赋,等.硝普钠联合多巴酚丁胺持续静脉泵入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在基层医院的临床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05-206.
0引言
心力衰竭(HF)是多种原因导致心脏结构和/或功能的异常改变,使心室收缩和/或舒张功能发生障碍,从而引起的一组复杂临床综合征。此病患者的主要表现为呼吸困难、疲乏和液体潴留(肺淤血、体循环淤血及外周水肿)等。对国内10714例住院心衰患者的调查显示:1980、1990、2000年心衰患者住院期间病死率分别为154%、12.3%和6.2%,主要死亡原因依次为左心衰竭(59%)、心律失常(13%)和心脏性猝死(13%)161。China-HF研究显示,住院心衰患者的病死率为4.1%[1]。在基层医院中,虽然医生根据心力衰竭相关指南予以药物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仍有部分顽固性心力衰竭病人的临床疗效不理想。为探讨基层医院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心力衰竭的效果,进行临床对照治疗观察,取得不错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的2018年05月至2019年4月期间在本院住院的88例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作为研究样本。这些患者的病情均符合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标准中的Ⅱ~Ⅳ级。按照治疗方式的差异将这88例患者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治疗组45例患者中男22例,女23例,年龄60~82岁,平均(77.1±1.4)岁,其中汉族1例,维吾尔族43例。对照组43例患者中,男20例,女23例,年龄61~82岁,平均(76.2±2.1)岁,其中汉族0例,维吾尔族44例。在研究开始前,经本院伦理委员会,审核后批准。所有患者及其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对本次研究结果科学性不构成影响。排除标准:(1)ECG:QRS时限≥150ms患者或/和伴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2)急性心肌梗塞或急性心肌炎患者;(3)死亡、自动出院患者;(4)未手术治疗的先天性心脏病患者;(5)伴有肺性脑病;(6)eGFR﹤30mL/(min·1.72m2)。
1.2方法
1.2.1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给予生活方式干预治疗,积极治疗诱发因素,同时给予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抗结剂、ACEI等药物进行治疗。在此基础上,治疗组予以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联合持续静脉泵入治疗,硝普钠(丹东医创药业集团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54269),多巴酚丁胺注射液(广东南国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44022526);硝普钠起始剂量为0.2ug·kg-1·min-1,多巴酚丁胺起始剂量为2.5 ug kg-1·min-1分别双通道泵入,据患者血压调整药物泵入速度,20 min检测血压一次,患者收缩血压维持90 mmHg-100 mmHg,舒张压在60mmHg左右,硝普钠最大药物剂量不超过5ug·kg-1·min-1,多巴酚丁胺最大剂量不超过10 ug·kg-1·min-1。对照组患者则单用硝普钠泵入治疗,药物用法、血压控制要求同上,两组治疗持续泵入药物治疗72h,随后停止泵入上述药物治疗,一周后临床指标对比观察。
1.2.2超声心动图检查
由外出进修培训取得合格证的医生完成;仪器为GE-LOGIQ E9超声仪,探头频率1.7-4.7 Hz。
1.3观察指标及疗效判定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血清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左左室舒张末期容量指数、E/A、心率)。临床疗效判定标准:显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完全消失,患者心功能改善大于Ⅱ级;有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显著改善,患者心功能改善I级;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体征等无明显改善甚至加重,或患者心功改善未达到I级。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统计两组患者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表示,以t与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
两组治疗前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血清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相比,P>0.05。治疗后,治疗组患者的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血清NT-proBNP、左心室射血分数等指标均明显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心功能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容量指数、心率、E/A)
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值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对比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情况。
治疗组患者中有3例患者出现头昏、心悸不适的不良反应,对照组患者中有5例患者出现头昏不适的不良反应,但两组患者均未发生严重的不良反应,且未影响药物治疗而停药。
3讨论
顽固性心力衰竭主要是指给予患者卧床休息、祛除诱因、氧疗、利尿、限盐等常规治疗后,未取得明显临床疗效,仍然伴有心力衰竭的临床症状。针对这类患者,需要心脏移植及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或采用持续静脉泵入纠正心衰药物治疗。但是对于基层医院心脏移植及心室辅助装置治疗一般不具备技术条件,并且大多数患者无经济能力进行心脏移植及心室辅助装置治疗,因此目前,基层医院临床上多数采用药物对此病患者进行治疗。在使用持续药物静脉泵入纠正心衰药物进行治疗时,对药物的选择十分重要。硝普钠属于一种促血管顺应性药物[2],可以快速地使患者心脏充盈压下降,进而让患者中心静脉的血容量得以扩散,从而对患者血管的阻力机械能降低[3],提高患者心肌收缩力,改善患者心绞痛症状。并且该药物还具有一定的神经内分泌的阻滞作用[4]。多巴酚丁胺属于正性肌力药物,其均具有良好的拟交感活性。通过对心脏β肾上腺受体产生刺激,同时能有效的激活腺昔环化酶,同时还有助于三磷酸腺苷向磷酸腺苷转化,使得Ca2+进入心肌细胞膜内,从而达到改善心功能的目的[5];同时多巴酚丁胺则能在降低冠脉阻力的同时有效的增加冠脉血流量,从而有效的改善患者心肌供血情况;合理地联合使用这两种药物能有效的发挥协同作用,使其功效增强[6],所以两种药物联合应用可以有效发挥不同药物的特性,在短期可快速改善顽固性衰竭心脏的外周负荷,同时可以改善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保障冠脉及重要脏器的有效灌注,在其它口服药物不能有效改善的情况下联合泵入硝普钠与多巴酚丁胺治疗,其对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治疗起到较良好的临床效果,同时还能有效避免单独用药引起的心率加快、左室后负荷增加等现象发生,且不良反应少。综上所述,为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采用硝普钠与多巴胺持续联合静脉泵入进行治疗,对患者心功能指标取得较好改善,临床疗效较理想,为基层医院无经济能力进行心脏移植及心室辅助装置治疗患者提供了为有效治疗方案,提高了患者生存质量,但是不足之处,临床病例较少,需要继续进行临床随访观察研究,提供更多依据。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心力衰竭学组.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J].中华心血管病杂志,2018,46(10):760.
[2]李琼.多巴胺联合硝普钠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的临床作用[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10):62-63.
[3]范玉萍.硝普钠结合多巴胺治疗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基层医学论坛,2017(28):3837-383.
[4]叶胜桢.联用硝普钠和多巴胺对老年顽固性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静脉泵注治疗的效果研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4):168-169.
[5]王敏,齐国先.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普钠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的临床价值[J].中国医药指南,2013,8(14):78-80.
[6]范萍,邱湘.多巴胺、多巴酚丁胺、硝酸甘油联合治疗难治性心力衰竭30例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1,1(9):132-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