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7 11:21:4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实验组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一段时间后,对两组患者的疗效及血糖控制情况进行分析。结果实验组精神症状好转患者为86.7%(26/30)显著高于对照组40%(12/30);同时,实验组血糖降低人数18例(60%),降至正常者9例(30%),变化不明显3例(10%),显著高于同期对照组10例(33.3%)、3例(10%)、17例(56.7%),且上述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人性化护理不仅对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同时也可有效控制患者的血糖,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故可尝试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当中。

关键词:人性化护理;精神分裂;糖尿病;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李君.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320.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我国常见的精神类疾病之一,该病治疗周期长,给患者造成躯体及精神层面的双重危害。目前,该疾病主要采用药物治疗,但由于治疗周期长,治疗保守性强,故疗效一般。因此给予此类患者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1]。近年来,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广泛应用,神经系统所导致的不良反应减少,但某些其他因素如:血脂异常、高血压、糖尿病等依旧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影响[2]。本文对60例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进行研究,意在了解人性化护理对该类患者的疗效。具体内容如下。

\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基础临床资料


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对照组,每组30例。其中,实验组包括:男16例,女14例,年龄范围在27-65岁之间,平均(45.83±8.7)岁,总病程为(16.9±11.2)年;对照组包括:男17例,女13例,年龄范围在28-66岁之间,平均(44.97±8.3)岁,总病程为(16.3±11.7)年。经比较,两组患者基础临床资料无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另外,本实验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查通过,所有患者家属均已签署知情同意书。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包括:①患者精神症状满足ICD-10中的精神与行为障碍诊断标准;②空腹血糖≥7.0 mmol/L及餐后2 h血糖≥11.0 mmol/L;③坚持服用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且3个月内无剂量改变。排除标准包括:①在确诊精神分裂症之前已证实血糖增高;②存在除糖尿病以外的疾病;③存在其他类型精神疾病。

1.3研究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模式进行治疗。实验组则在常规护理模式基础上加用人性化护理模式,具体包括[3]:(1)健康教育:住院期间,对患者进行精神分裂的相关教育,加强患者对自身疾病的认识程度,提高其配合度;(2)健康指导:医护人员需根据每位患者的病情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指导计划,同时制定相关的护理应急措施;(3)环境干预:医疗机构应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对病房进行定期消毒,消除患者陌生感,给予患者足够的舒适感及安全感;(4)心理干预:护理人员在治疗过程中应保持亲和态度,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理念,建立良好的沟通模式,加强沟通技巧;家属尽可能陪伴患者,及时疏导患者的消极情绪。

1.4观察指标

采用精神病评定表(BPRS)作为精神分裂症患者疗效的评估指标,具体包括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缺乏活性、激恼性和敌对性五个方面。同时,采用贝克曼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对患者治疗前后的空腹血糖及餐后2 h血糖进行检测。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率(%)来表示,进行2检验,当P<0.05时即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疗效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在焦虑抑郁、思维障碍、缺乏活性、激恼性和敌对性的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得知:实验组精神症状好转患者占总人数86.7%,显著高于对照组40%,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血糖值的比较

结果显示:实验组血糖值降低及降至正常的患者数均显著高于对照组,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详见表1。


\

 
3讨论

现阶段,随着人们生活工作压力增大,导致精神科疾病呈逐年上升趋势,这严重威胁着人们的身心健康。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护理方式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康复也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与传统护理模式相比,人性化护理坚持以患者为中心,满足患者身体、心理、精神等多方面的需求,从而更加有效提高了患者的护理质量,加快其康复。同时,有报道证实:某些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与精神分裂症患者的血糖升高密切相关,且影响着患者的认知功能,影响此类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证实:人性化护理可有效治疗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同时还可以控制血糖升高,从而提升了患者的生活质量。

综上,人性化护理不仅对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精神症状具有良好的疗效,同可有效控制血糖,故可尝试将该护理模式应用于精神分裂伴糖尿病患者的治疗当中。

参考文献

[1]梁雪玲,李振超,吕恩瑜.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康复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幸福进取感及健康状态的影响[J].中国临床护理,2019,11(04):339-342.
[2]田静彬,李雨.丹参酮联合银杏叶对精神分裂伴发脑梗死患者血液流变学、局部脑血流量及神经功能影响[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17,19(04):191-193.
[3]冉梦燕,吴晓红,柳喜翠,等.人性化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3):152-153.
[4]高丽娟,张东杰,兰玲,等.人性化护理管理对康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6,13(20):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5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