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喀什地区某三甲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17 08:56: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对综合ICU进行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了解综合ICU医院感染现状和特点,为医院感染防控措施的制定提供依据。方法采用目标性监测方法对我院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综合ICU患者医院感染发病情况进行监测。结果监测期间共监测966例患者,36例发生院内感染,医院感染发病率3.73%,日感染发病率8.88‰,调整感染发病率1.31%,以呼吸系统感染为主,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10.97‰、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发病率4.02‰、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0.71‰。结论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较高,结合目标监测数据分析可及早分析和制定相关干预措施并执行。

关键词:综合ICU;目标性监测;医院感染

本文引用格式:古丽米热·阿布杜瓦依提,梁华飞.喀什地区某三甲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74,279.

0引言

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s,ICU)由于患者病情重并且情况复杂多变,在救治过程中又容易接触侵入性操作,因此医院感染发生率比较高,是医院感染的高危科室,也是医院感染预防与控制的重点部门[1]。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重症医学不断完善,ICU医院感染率有所下降,但是成效并不显著,因此对ICU医院感染进行目标监测,了解ICU医院感染现状,并明确今后的预防控制目标和方向极为重要。为了全面客观掌握我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生现状,本研究对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入住ICU的患者进行目标性监测,现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监测对象


选取于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住进喀什地区第二人民医院综合ICU进行观察、诊断、治疗的所有病人,共966例。

1.2监测方法

参照卫生部《医院感染监测规范》开展前瞻性监测。院感专职人员每周三次去综合ICU督查追踪各项医院感染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督查发现的问题及时给科室负责人反馈,根据患者电子病历和床旁观察结果每天填写《ICU目标性监测个案追踪记录表》,内容包括患者入住ICU时的基本资料和综合情况、三管使用情况和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医院感染情况、院感检查反馈记录等,并追踪患者病情至出ICU后48 h,如发生院内感染填写“医院感染病例登记表”;ICU院感兼职护士每天填写《ICU患者日志》,内容包括新住进患者例数、住在患者数、留置导尿人数、中心静脉插管人数和使用呼吸机人数;院感兼职医生每周1次根据《临床病情分类标准及分值》对ICU在院患者进行临床病情评估并填写《综合ICU患者各危险等级登记表》;每日主管医生对有管理的患者进行三管评估,做到及时拔管并填写《综合ICU患者三管评估登记表》。

1.3监测指标

主要监测医院感染发病率、日感染发病率、调整感染率、呼吸机相关肺炎(VAP)感染发病率、血管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RBSI)发病率、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CAUTI)发病率等指标,以上指标均参照《医院感染管理质量控制指标》(2015年)[3]进行计算。

1.4医院感染诊断标准

根据原卫生部2001年颁布的《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进行诊断[4],主要依据为患者临床资料、相关检查结果和临床医生的判断。

1.5统计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构成比或百分率进行统计描述。

2结果

2.1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情况及部位


2018年1月1日至12月31日共监测患者966例,发生医院感染36例,医院感染发病率3.73%,患者总住院日数4053天,日感染发病率8.88‰,平均病情严重程度2.85,调整感染发病率1.31%。医院感染部位前三位分别是呼吸系统(20例)、泌尿系统(13例)、血液系统(2例),构成比分别为55.56%、36.11%、5.55%。

2.2综合ICU三管使用情况及相关医院感染发病情况

结果显示,三管使用率由高到低依次为:泌尿道插管、中心静脉置管、呼吸机辅助呼吸;导管相关感染率由高到低依次为:呼吸机相关肺炎、导尿管相关尿路感染、导管相关血流感染,详见表1。

\


3讨论

由于医院感染起病急,不宜控制,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医院感染已成为目前医学领域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目标性监测是针对高危人群和医院感染高发部位开展的医院感染及其危险因素监测,可获得可观结果,为临床控制感染干预措施的制定提供科学依据,也为干预效果的评价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而ICU医院感染监测是目标性监测的重要内容之一[5]。目标监测明确了医护人员的分工与职责,提升了监测工作的有序性与规范性,增加感染监测人员、ICU医护人员的互动频率,促进感染预防措施的落实。此外,目标监测法转变了以往常规感染监测的现状,重点转为过程监测,若出现感染隐患后迅速采取干预措施,可预防院内感染。

监测结果显示,我院综合ICU医院感染发病率3.73%,日感染率8.88‰,比2015年全国ICU医院感染率Meta分析显示的平均日感染率为4.58‰的结果高[6],但明显低于袁可珍[7]的研究结果。医院感染率比全国水平较高的原因可能与收治患者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各种侵入性操作多和患者免疫力低、医护手卫生依从性、无菌操作技术、各项防控措施落实情况等有一定的关系。我院综合ICU感染病例以肺部感染为主,三管感染发病率中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较高,,与国内外相关报道一致[8]。引起肺部感染的主要因素一方面是患者自身的因素,如:ICU患者大多病情危重、咳嗽反射受到抑制,需反复吸痰,另一方面,人工气道和机械通气较多,破坏了患者呼吸道自然保护屏障,造成细菌移位,或定植菌变成感染菌。

结果显示,各项侵入性操作使用率和感染率均低于文献报道[9],与2015年监测数据相比几乎持平,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发病率略高,我院针对ICU患者呼吸机相关肺炎感染率高的情况开展了对应措施,如:医务人员每日评估撤机和拔管指针,缩短呼吸机使用时间;合理使用抗生素;严抓各项无菌操作规范;提高手卫生各项指标;严格执行消毒隔离措施;定期对医护人员进行培训;定期汇总和分析目标性监测数据,及时发现和整改问题等。

综上所述,通过对综合ICU进行目标性监测,及时监测ICU医院感染的发生和危险因素,用数据指导医院感染管理、消毒隔离、培训等,可保障患者安全,提高医疗质量。

参考文献

[1]毛艳芳.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2019,6(39):188.
[2]许川,梁艳芳,谭莉,等.湖北省25所医院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9,46(8):1503-1506.
[3]江冬萍,顾成武,李艳霞,等.某三级综合医院综合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华西医学,2017,32(3):361-365.
[4]李茵,王箭,骆融融,等.某三甲医院重症监护病房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国卫生工程学,2018,17(5):702-703.
[5]邓艾,徐世兰,朱德智,等.某新建医院综合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1):215-217.
[6]朱佳清.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Meta分析与系统评价[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5,7(21):828-832.
[7]袁可珍.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结果分析[J].当代护士,2018,25(36):161-162.
[8]惠艳.综合ICU连续3年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J].当代护士(中旬刊),2017,1:100-102.
[9]张煜.冯俊程.ICU医院感染目标性监测分析与干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6):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1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