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贵州毛南族老年人沙眼病患病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根据贵州毛南族人的分别情况,以贵州省黔南州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为主测区,采取正群随机抽样方法进行调查研究,以年龄60-80岁的毛南族老年人为调查对象,预计调查1000人,男女各一半。采用SF-36量表包括8个维度:生理机能(Phys i cai functi oning,PF)、生理职能(Role-physical,RP)、躯体疼痛(Bodily pain,BP)、总体健康(General health GH)、生命力(Vitality VT)、社会功能(Social funtioning,SF)情感职能(Role-emotiona,RE、精神健康(Mental heath,MH),共35个条目和健康变化一个单独的条目组成,其中健康变化条目表示健康状况的自觉变化,不参与评分,8个维度中前4个维度反映被测者的生理健康水平,后四个维度反映北侧者的生理健康水平,所有问卷均由经过统一培训的调查员进行面访调查。结果/结论贵州毛南族老年人沙眼病患病现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处于中上水平。在沙眼分期、结膜刮片及后遗症、并发症其他眼病造成的影响正常生活及心理情绪后,积极参与治理,健康的社会活动、走亲访友、接受政府的相关补助和扶持,沙眼病的症状会得到一定缓解。
关键词:毛南族;农村;老年人;沙眼病
本文引用格式:石向东.贵州省毛南族农村老年人沙眼病患病现状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6):293,301.
0引言
沙眼病患病现状在贵州毛南族是影响个体生活质量重要因素之一,由参照1979年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沙眼制定的诊断标准:①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血管模糊充血,乳头增生,或二者兼有:②用裂隙灯显微镜或放大镜检查见角摸血管翳;③上穹隆部/和上睑结膜出现瘢痕;④角膜刮片有沙眼包涵体。在①的基础上,兼有其他3项其中之一即可诊断为沙眼。根据沙眼流行病学特征诊断标准和调查方法进行调查研究。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采取典型的调查方法,选取贵州省平塘县毛南族乡老年人,此地为少数民族,本地区留守人员较多,调查过程中出现很多老年人不能积极配合、沟通不顺畅,不能坚持持续治疗等问题。解决办法与当地卫生院合作,进行义诊、知识讲座、健康宣传教育,耐心,细心,贴心为毛南族农村老年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结合当地的民风民情,将调研工作在和谐的氛围中有序完成。
本次调查由统一参加培训的调查人员入户进行面对面调查,每组调查人员由一名懂双语的医学本科生或乡镇卫生院的毛南族医务人员组成,向老年人解释调查目的并征得同意后开始问卷调查,调查完毕,当场收回。纳入标准;具有当地户口;年龄≤80岁;被调查对象自愿配合,意识清楚,能够与调查人员同汉语或毛南族语进行交流。
共发放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1000份。调查对象为60-80岁,平均年龄(65±9)岁。其他人口学特征见表1。
1.2工具
1.2.1自制生活质量调查表
采用评估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由31个条目组成,2 0个条目反映几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1 1个条目反映近一年来的身体健康情况。
1.2.2SF-36生活质量评估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共7个条目,总分为11个条目得分之和,得分越高表明生活质量越好。评分标准见表2。
2讨论
贵州省平塘县卡蒲毛南族乡,为少数民族地区,留守老人较多,可能会出现沟通不顺畅,老年人对疾病认识不够,治疗配合不够,不能坚持疗程治疗等问题。解决方法与当地卫生院合作,进行义诊、知识讲座,健康宣传教育,耐心、细心、贴心为毛南族农村老年人设身处地的着想,结合当地民风民情,将调研工作咋和谐的氛围中有序完成。有关文化,沙眼疾病及其影响因素与其他研究结果相同。
4结果
沙眼为慢性、传染性眼病,可引起视力损害和眼痛等不适应感,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患者生活、工作和精神状况,从而影响了生活质量,在表2中沙眼病对生活、生命、感情、精神方面的影响有较为客观的参数。沙眼已成为毛南族农村老年人的主要导盲之一,由于流行趋势、交通闭塞、经济落后等原因,沙眼已经直接影响了人民的生存质量,本课题在贵州毛南族老年人的沙眼患病情况与其生活质量进行了分析,了解沙眼在当地的流行和对患者生活及幸福度的影响。并制定了相应的防病治病措施,拟为以后贵州毛南族老年人的眼病防治工作,有效提高贵州毛南族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供依据。
参考文献
[1]李新輝,鞏存濤.中國少數民族老年人生命品質研究進展[J].中國老年學雜誌,2014.34(16):4701-4703.
[2]高玉霞,李文濤,等.影響城市社區老年人生活品質的多因素回歸分析[J].醫學與社會,2009.22(12):35-3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6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