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InterTan与PFNA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搜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简单分样法将此类患者分成对照组(n=21)和研究组(n=21),给予对照组InterTan治疗,予以研究组PFNA治疗,对比观察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等指标。结果研究组各项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与InterTan钉治疗,PFNA内固定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创伤小,减少出血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要小于应用InterTan钉内固定,所以在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关键词:PFNA;InterTan;股骨粗隆间骨折;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宋驰,崔路宽,王大鹏,等.InterTan与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8):156.
0引言
股骨粗隆间骨折是常见的一种骨折损伤类型,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会出现不同的骨质疏松程度,有可能只是轻微碰撞就可引发骨折。临床发病率正呈上升趋势,而目前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方式有很多,主要以手术形式和非手术治疗为主,后者需要患者长时间卧床休息,还会伴有许多并发症,在重症患者治疗中具有局限性,基于此,采取手术治疗就显得意义深远。本院对21例患者实施PFNA治疗,且将研究成果与对照组作比较,现作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搜集2016年8月至2018年12月间本院收治的42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进行研究。采取简单分样法将此类患者分成对照组(n=21)和研究组(n=21),对照组男女比为8:13;年龄24-70岁,平均年龄(48.5±8.6)岁;研究组男女比为12:9;年龄26-75岁,平均年龄(53.5±8.6)岁。将两组患者组间数据基线资料行独立样本检测对比,P>0.05,可进行比对。
1.2方法
给予对照组InterTan治疗:根据患者全身情况决定麻醉方式采用全麻或者硬膜外麻醉,患者置于骨科牵引床进行复位,通过C型臂X线机检查骨折复位情况,对复位情况不理想者可进行切开复位,在患者股骨大粗隆近侧行5cm的纵向切口,钝性分离肌肉,在C型臂的引导下选择合适的入针点,股骨大粗隆顶点,稍偏内侧地方置入导针,导针位置在股骨颈中央,于股骨轴线呈4度外翻角。髓腔内钉入导针后,沿导针用配套的空心钻开孔,将InterTan主钉插入髓腔,如果患者髓腔窄需长导针插入,顺序扩髓,一般情况下无需扩髓,然后置入长度合适的拉力螺钉和加压螺钉,此时要注意调整导针的位置应在股骨颈中下骨距,锁入远端锁钉,选择1-2枚锁钉固定,最后置入髓内针尾帽,冲洗后逐层缝合切口[1]。研究组实施PFNA治疗,麻醉操作和闭合操作与对照组相同,随后在股骨大粗隆顶点中央,以此为基准置入导针,为使螺旋刀片的位置正确,导针的置入标准应在侧位像,位置在股骨髓腔的中央,钻孔后沿导针插入PFNA主钉,体外瞄准器设置为15度前倾角,C型臂下旋入螺旋刀片导针,经透视保证导针位置准确,置入螺旋刀片至理想深度,实施锁定,骨折端也可获得加压,远侧行静态锁定模式,主钉尾帽最后拧入,切口逐层关闭。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出血量,并展开24个月的随访活动。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 22.0软件对数据实施处理分析,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出血量情况用均数±标准差表示,t进行验证。以2进行检验,P<0.05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比观察两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及出血量
结果表明,研究组住院时间、伤口愈合时间与对照组比较明显较短,出血量明显减少,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下表1。
3讨论
PFNA与InterTan固定术都是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方法,其中PFNA属于髓内固定,操作简单,具有良好的固定效果,且通过置入髋腔的主钉可促进负荷传递,大大的增加了固定的平稳性,安全性极高[2],适用于不易长时间手术的内科合并症多的患者。而InterTan是专门为股骨近端骨折推出的固定方法,共由三部分组成,即主钉、拉钉和加压螺钉,彼此协同作用可有效控制加压长度,降低股骨颈发生短缩的可能性。INTERTAN理论上具有更高生物力学优势及稳定性,可减少患者术后股部疼痛,对于反粗隆间骨折,建议采用加长髓内钉固定,减少局部应力集中及再骨折风险[3]。本次研究中,PFNA与InterTan相比,不仅缩短了住院时间及伤口愈合时间,还减少了术中出血量,且术后并发症较少,是一种理想的临床治疗方式[4]。李远东[5]等研究认为InterTan钉和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均可取得满意的疗效,而InterTan钉内固定具有更好的加压与抗旋转效果,更有利于患者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马彦成[6]等在研究中指出对于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治疗PFNA与InterTan内固定均可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治疗的过程中应全面评估患者身体、经济的情况选择适合于个体的内固定方法,对于身体条件较差,手术耐受能力差的患者PFNA在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方面更具优势。
综上所述,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采取PFNA内固定与InterTan钉治疗,PFNA内固定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和伤口愈合时间,创伤小,减少出血量,但其抗股骨头旋转力要小于应用InterTan钉内固定,所以在临床应用应根据患者的个体情况选择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陈楚鹰,何久盛.应用InterTan与PFNA治疗老年患者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18):137-139.
[2]刘玉春.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TRIGEN InterTan系统与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7(27):52-54.
[3]杨飞,韩启明,杨凤明,等.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微创INTERTAN髓内钉与PFNA-Ⅱ髓内钉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矫形外科杂志,2015,23(10):897-901.
[4]许大峰,朱雅龙,顾利华.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医药科学,2017,7(22):218-220.
[5]李远东,沈锋,陈祥,等.InterTan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Evans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8,33(04):75-77.
[6]马彦成,陈爱民,杨鹏.TRIGEN InterTan系统与PFNA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5,3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5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