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抽取本院小儿重症肺炎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共75例)进行研究,按措施差异分为对照(常规护理)和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对比护理效果、护理后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较好,动脉血气、肺功能指标改善较为明显,P<0.05。结论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效果显著。
关键词: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呼吸系统;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李丽娜.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的护理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53,59.
0引言
婴幼儿时期多发病和常见病即为肺炎,该病也是导致儿童(<5岁)死亡的根本原因之一。重症肺炎与普通肺炎相比,前者会导致患者呼吸频率增快,并伴有明显的胸壁吸气性凹陷等现象,对患者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目前临床多使用广谱抗菌药物(足量)联合机械通气实施治疗,而在治疗期间辅以科学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则可进一步提升临床疗效[1]。此研究旨在分析对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特选取本院75例患者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本院小儿重症肺炎患者(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共75例)分为二组,其中观察组(n=39):男/女(20:19),年龄0.4-3.5岁,平均(1.96±0.56)岁。体质量2.5-25.5kg,平均为(13.44±1.33)kg。对照组(n=36):男/女(18:18),年龄0.5-3.5岁,平均(1.93±0.52)岁。体质量2.6-26kg,平均为(13.47±1.33)kg。对比分析75例患者基线资料,P>0.05。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提前对病房以及使用物品进行消毒,避免交叉感染;确保病房空气清新;密切关注其各项生命指标(血压、脉搏、呼吸等)变化情况,并做好记录。
观察组:综合护理干预:(1)心理护干预:由于患者年龄较小,加之对周围环境不熟悉,所以必须对其开展心理护理。要求护理人员在日常交流和陪患者玩耍中做到多微笑;亦可随身携带小零食安抚患者。(2)呼吸道护理:婴幼儿阶段,患者呼吸道尚未发育完全,加之呼吸道解剖结构较为特殊,所以导致呼吸道对分泌物的清除能力较低,因此造成了呼吸道分泌物阻塞现象。所以要求护理人员定期改变患者体位,帮助其翻身和叩背,确保更好的排痰。情况较严重时实施吸痰:卧位,头偏向一侧,确保吸干净鼻腔、口腔内的痰液。(3)饮食护理:叮嘱家属日常三餐尽量准备高蛋白质易消化的食物,鼓励患者多进食富含维生素的食物;禁止进食辛辣油腻食物。多吃新鲜的瓜果,保持大便通畅。(4)健康指导:通过一对一、健康讲座等方式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工作将重症肺炎危险因素、治疗和护理措施以及治疗后期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家长,叮嘱其对患者做好日常保暖工作并强化锻炼,确保全面提高患者机体免疫力和抵抗力[2]。
1.3观察指标
1.3.1分析对比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3];主要通过临床症状消失或改善时间来对比。
1.3.2分析对比两种模式下护理后动脉血气指标[4(]PaCO2、SaO2、PaO2)和肺功能(FVC、FEV1、MVV、TV)指标改善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SPSS22.0软件对此研究所有数据实施计算,其中护理效果、动脉血气、肺功能等计量资料用“t”计算和检验,用平方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卡方“”检验,百分数(%)表示。两组患者所产生的全部数据资料以P<0.05(P在0.05区间)表示存在显著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种模式下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对比
数据显示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护理效果显著较好,P<0.05。见表1。
2.2护理后动脉血气和肺功能改善情况对比
数据显示较对照组来说,观察组动脉血气、肺功能各指标明显较对照组好,P<0.05,见表2。
3讨论
重症肺炎属于呼吸系统较严重疾病,临床死亡率较高;疾病会对患者肺功能造成一定的损伤,病情较严重者还会累及机体其他器官损伤[5]。临床研究证明:绝大多数重症肺炎均是由于感染病毒所导致的,因此在临床治疗中我们一般使用抗感染对症治疗措施;在抗感染对症治疗过程中辅以全面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可缓解患者临床症状的同时减少并发症发生。
由于重症肺炎患者病情较严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极易产生焦躁焦虑等心理负面情绪,在上述情绪的推动下,会导致患者治疗依存性变差,从而导致临床疗效大打折扣。因此就要求护理人员必须实施一定的心理疏导措施,在减轻患者心理压力的同时确保其能够以平和的心态积极接受治疗,从而提高临床疗效[6,7]。在此基础上联合用药干预、饮食干预、气道湿化等措施,确保患者尽快康复出院。
此研究选取本院2018年3月至2019年5月内的75例小儿重症肺炎患者展开研究,结果显示经治疗配合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咳嗽、炎症、肺部啰音消失等症状消失时间显著较对照组早,而体温和心率恢复正常用时也较对照组低;且经护理后患者动脉血气、肺功能各指标改善情况显著较对照组好;且上述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研究与欧阳蕾[8]在《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一文中的结果具有一致性。由此可见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重症肺炎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可行性较高,且临床应用价值较为重要。
参考文献
[1]熊莹.小儿重症肺炎的优质护理干预及效果评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0):239-240.
[2]金朱,鄢敏,陈承,等.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7,12(35):154-155.
[3]宁方玲.综合护理干预对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7,19.
[4]张科春,王忠平.优质化护理在重症肺炎患儿中的应用及对血氧饱和度与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37(11):261-263.
[5]惠维,张利,陈维涛.综合护理干预在小儿重症肺炎护理患者中的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10):130.
[6]曾蔚.个性化全程护理干预在提高小儿麻疹并重症肺炎中的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0):128-130.
[7]金歌,努热古力·努尔.综合气道护理对重症肺炎患儿治疗效果及呼吸道感染的影响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37):208-209.
[8]欧阳蕾.综合护理干预小儿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7,15(8):121-12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