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方案对重症监护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作用。方法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68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n=34)与优质护理组(n=34),对两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方面,综合护理组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综合护理组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措施能够降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及改善患者对护理工作人员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综合护理;重症监护;呼吸机;肺炎
本文引用格式:徐佩佩.重症监护呼吸衰竭患者中实施综合护理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49+351.
0引言
大多数危重患者在家庭条件许可的情况下,都会进入重症监护室进行机械通气治疗,而这项治疗措施大大的增加了患者机械通气肺炎的发生率。机械通气是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的抢救措施,当患者出现呼吸衰竭时需要立即使用呼吸机[1]。尽管该措施挽救了很多患者,但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目前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治疗上是个棘手的问题,我院采用综合护理干预后,发现其可以降低肺炎的发生率,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在我院重症监护需要使用呼吸机治疗的患者68例,按护理方式不同分为常规护理组与综合护理组,均34例患者。常规护理组男18例,女16例;年龄56-71岁,平均(58.7±10.2)岁;高中以下学历26例,大学以上学历8例。综合护理组男19例,女15例;年龄58-70岁,平均(58.6±9.9)岁;高中以下学历28例,大学以上学历6例。纳入标准:①均为呼吸衰竭行呼吸机治疗患者。②均经我院伦理委员会通过。排除标准:①严重肺部感染患者。②难以接受试验或中途放弃患者。两组一般资料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护理方法:常规护理组是指对重症监护室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如生命体征检测及操作中的各种消毒工作等。综合护理组在常规护理方式下对重症监护室行呼吸机治疗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综合护理干预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①组建综合护理小组:进入重症监护室的护理人员应具备专业的能力和综合素养;对这些护理人员加强培训,从而保证护理能力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②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在患者进入重症监护前,进行心理评估,从而有针对性的进行心理护理;对于意识清醒的患者,护理人员应积极传导机械治疗相关知识;对于患者治疗过程中产生的不良情绪进行积极的疏导,必要时给予镇静剂。③体位护理:在患者病情稳定情况下,护理人员将患者床头抬高30度到45度左右,从而改善患者通气功能。④呼吸道护理:护理人员应注意呼吸道的管理,从而避免细菌入侵呼吸机产生感染;护理人员应对患者气道进行湿化,从而稀释患者痰液,保证患者呼吸质量。⑤饮食护理[2]:重症监护室患者抵抗力均较差,护理人员应利用输液方式使患者获得均衡营养,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感染发生率。⑥呼吸机护理:定时更换和调整呼吸机,定期更换冷凝液;采取患者深部位置分泌物进行培养,对细菌进行检测,采取针对性的措施。⑦环境护理:护理人员应定期消毒病房;应当实行无陪护制度;护理人员应定期细菌检测,控制监护室内的温度和湿度。⑧排痰护理:护理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道进行湿润处理,稀释痰液,将痰液顺利吸出排尽,防止呼吸道的堵塞而危机生命。
1.2.2观察指标:①护理干预六周后,记录并对比两组患者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②护理满意度:于护理干预后6周后让患者填写护理满意度评分表,满分100分。小于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基本满意,80-89分为满意,90-100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基本满意+非常满意=总满意。
1.2.3统计学分析:用SPSS 19.0对进行分析,计量与计数资料分别用±s与%进行记录,分别进行t检验与χ2。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方面的比较。综合护理组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4例,发生率为11.76%,常规护理组12例,发生率为35.29%,综合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在护理满意度方面的比较。常规护理组的总满意率为(24/34)70.59%,综合护理组的总满意率为(32/34)94.12%,综合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两组在住院费用与住院时间方面的比较。综合护理组住院费用(12000.4±314.1)元,常规护理组(19245.4±401.1)元,综合护理组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20.3±4.8)天,常规护理组(30.1±5.1)天,综合护理组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是重症监护室较为常见的并发症之一,资料显示,我国重症监护室患者使用机械通气后发生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几率为50%[3-4]。一旦发生呼吸机并发性肺炎,将会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相应的住院时间也会延长,从而加大患者及家属的经济与心理负担。患者出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5-7]:护理人员对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知识掌握不够、护理人员无菌操作不够、患者本身所处环境及营养状况有关等,因此选择合理的护理模式显得格外重要。
本研究显示,实施综合护理护理模式后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生率为11.76%,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发的发生率35.29%。说明综合护理方案是有效的,能够为患者治疗过程提供全面的护理措施。本研究显示,常规护理组总满意率为70.59%,综合护理组94.12%,综合护理组护理总满意度高于常规护理组,说明综合护理方案是可以为大部分患者接受的,从而提高患者的治疗依从性,进而利于病情的恢复。综合护理组住院费用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综合护理组住院时间显著短于常规护理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综合护理方案是有效的,可以大大降低患者及家属经济负担。综上所述,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能够降低呼吸衰竭患者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发生率并且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值得推荐。
参考文献
[1]房素芹.综合护理干预对重症监护室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效果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5(6):66-67.
[2]赖彩辉.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应用价值[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1):1378-1379.
[3]朱慧,杨义萍.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23):4648-4649.
[4]李慧娟.综合护理干预对ICU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患者机械通气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河南医学研究,2017,26(7):1344-1344.
[5]陈天玲.综合护理干预预防重症监护室机械通气相关性肺炎的临床观察[J].护士进修杂志,2015(8):754-756.
[6]侯小华,何妮妮.呼吸衰竭机械通气病人实施综合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护理研究,2014(18):2250-2251.
[7]冀颖.综合护理干预在机械通气呼吸衰竭患者中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4):228-228.
[8]曾莹.对ICU机械通气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J].黑龙江医学,2014(6):723-72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