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在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中应用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01 10:11: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在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中采取实施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的应用价值。方法在最近一年期间选择110名进行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的患者,在不规律的原则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均55名患者。对照组患者实施单一的常规康复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进行康复管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半年后的抑郁评分评估以及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对照组患者经过常规康复护理手段护理后其抑郁评分明显高于采取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护理的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44%,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64%,差异显著(P<0.05)。结论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管理具有良好的临床护理效果,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对患者的康复大有益处。

关键词: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抑郁症;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

本文引用格式:谭秋.在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中应用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81-382.

0引言

抑郁症属于一种具有较高的致残率,自杀率以及复发率的疾病,一般患有该病的患者的社会功能都存在着严重的损坏,常常给患者本身以及家庭带来严重的影响[1]。在通过治疗后患者的病情一般都可以得到一定程度的控制,但是在患者出院后,若实施合理的康复管理措施那么对患者的病情的复发率能够起到良好的降低作用。因此护理人员就在这中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为此本次研究就在110名患有抑郁症患者中进行分组对比研究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对患者的康复情况的影响效果。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最近一年期间选择110名进行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的患者,在不规律的原则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平均55名患者。对照组男30名,女25名;患者年龄分布在19-56岁,平均(37.77±2.68)岁;病程时间分布在2-5年,平均(3.21±1.08)年;29名患者已婚,26名患者未婚。实验组男27名,女28名;患者年龄分布在20-57岁,平均(38.96±3.17)岁;病程时间分布在1-6年,平均(3.95±1.23)年;31名患者已婚,24名患者未婚。两组患者的一般临床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常规护理康复护理手段进行护理:主要是通过给患者定期讲解康复知识和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指导措施以及安全宣教,同时不定期的给患者安排电话随访跟踪患者的康复情况[2]。

1.2.2实验组患者实施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措施:具体方法为实施以自我管理小组为基础的康复护理措施,患者扮演的角色即是治疗者也是护理措施的主要承担人。而护理人员则主要扮演一个帮助患者做到自我管理。自我管理的主持者则是由拥有心理咨询证的护师来主持。每周需要主持一次活动,活动时间为下午3点到5点,一共两个小时。需要持续主持半年。

1.2.3活动形式:各个小组的成员可以自己在网上或者收集关于抑郁症的资料,然后将资料内容加以提炼分享给其他小组成员。同时还可以安排开展不同形式的互动座谈会,分享各自自我管理的心得体会。定期安排组织团体活动,比如健走、太极等活动。另外还可以学习一些音乐疗法来放松心态。护理人员则要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了解患者的具体情况,并且做出针对性的指导[3]。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护理人员应该增加电话随访和上门随访的频率。

1.2.4活动内容:护理人员应该对各组患者进行全面的抑郁症知识普及,让患者对自身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同时指导患者如何正确的使用治疗药物,以及如何观察疾病复发的症状和如何实施相应的应对措施。另外根据患者的自身情况,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选择喜欢的运动锻炼措施。对于家人,朋友以及同事如何维持一个良好的支持关系,面对应激反应应该如何快速有效的处理。如何与护理人员进行高质量的沟通[4]。指导患者如何处理负面情绪以及一些放松的小窍门。

1.3观察指标。根据汉密尔顿抑郁量表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抑郁程度进行评估评分记录,同时对两组患者护理干预的疗效进行评估统计对比(主要为非常有效,有效,无效三个等级)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使用SPSS l5.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分析整理,用(±s)表示正态分布数据资料,行t检验计量资料;护理干预疗效用%表示,计数资料行χ2检验。若P<0.05,则说明组间数据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后其抑郁情况均有改善(P<0.05),同时实验组患者的抑郁评分大大低于对照组患者的抑郁评分
(P<0.05),见表1。


\
 

2.2实验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64%,对照组患者的护理干预有效率为44%(P<0.05),见表2。


\


3讨论

对于抑郁症的患者,单一的临床治疗并不能够完全治疗好。大部分患者在治疗后依然残留一定的负面心理以及躯体化状况。这极容易导致患者病情二次复发,对患者的正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因此在患者接受治疗出院后,后期的护理也是极为重要的[5-6]。

通过本次对110名患有抑郁症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分组护理干预研究后发现,实施传统普通护理干预的对照组患者在护理干预后其抑郁评分要比实施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护理干预的实验组患者高的多(P<0.05)。同时对照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人数为24人,护理有效率为44%,实验组患者护理干预的有效人数为35人,护理有效率为64%,两组患者的有效率差异异常显著(P<0.05)。足以见得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康复的良好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对抑郁症患者的康复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对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具有良好的提高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实施。

参考文献

[1]施忠英,王丽霞,孔庆芳,等.在抑郁症患者康复管理中应用支持型自我管理模式的效果评价[J].中国护理管理,2018,18(2):236-240.
[2]唐丽,蒋蓓,陈文雯,等.自我管理小组在抑郁症患者社区康复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评价[J].护理与康复,2017,16(2):112-114.
[3]张兰达.基于自我管理分型评估的特需护理模式在抑郁症伴焦虑患者中的临床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17):124-126.
[4]蒋菊芳,张紫娟,许玉芳,等.延续性自我管理教育在糖尿病合并抑郁症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6,22(4):493-496.
[5]孔庆芳,顾艳虹,施忠英.抑郁症康复期病人自我管理现状及相关知识需求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7,31(31):4007-4010.
[6]谢红芬,胡启梅,王桂梅,等.基于微信平台的自我管理教育在抑郁症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9):10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40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