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本文介绍肿瘤患者相关肌减少症的评估及诊断方法,并阐述运动锻炼的作用机制、运动锻炼方式方法及其影响。相关研究表明,渐进性抗阻训练、有氧运动、全身振动训练及有氧-抗阻联合运动可预防并逆转肿瘤患者相关肌减少症的发生,而制定切实可行的运动方案,对提高肿瘤患者活动耐力,改善生活质量,延长患者生命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肿瘤;肌减少症;运动疗法;综述
本文引用格式:李黎,卢幻真,丁利萍,等.运动锻炼预防肿瘤相关性肌减少症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5+196.
Study Progress on Exercise Training for Prevention of Tumor-associated Myopenia
LI Li1,LU Huan-zhen2*,DING Li-ping1,YU Jia-xiang1
(1.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xing,Guangxi,530001;2.Ruikang Hospital Affiliated to Guangxi University of Chinese Medicine,Nanning,Guangxi,530011)
ABSTRACT:In this paper,the evaluation and diagnosis of sarcopenia in tumor patients is introduced;and the mechanism,methods and effects of exercise are expounded.Studies have shown that progressive resistance training,aerobic exercise,whole body vibration training and combined aerobic resistance exercise can prevent and reverse the incidence of tumor-related myopenia.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develop feasible exercise programs to improve the activity endurance,improve the quality of life and prolong the life of tumor patients.
KEY WORDS:Tumor;Sarcopenia;Kinesitherapy;Overview
0引言
肿瘤发病率逐年递增,2018年最新估计全球新发肿瘤病例数1810万,死亡数960万,而肌减少症是肿瘤患者日益严重的一个病症,为进行性、广泛性肌肉质量减少和肌肉力量下降及由此而导致的机体功能和生活质量下降甚至死亡的综合症,2013年欧洲呼吸学会指南指出肌肉无力是肺癌患者失能的常见原因[1]。肌减少症会增加患者放化疗后毒性反应及并发症发生率,本文就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旨在为预防肿瘤患者肌减少症的发生制定安全可行的运动方案提供参考。
1肿瘤相关肌减少症评估与诊断标准
1.1肌减少症评估
1.1.1肌肉质量评估:欧洲老年肌减少症工作组(EWGSOP)将磁共振(MRI)、电子计算机扫(CT)描作为评价肌肉质量的金标准;另外,双能X线吸收(DXA)测定由于操作简便且比其他金标准价格便宜可作为评价院内患者肌肉质量的方法;先进的生物电阻抗法(BIA)设备能较精确的测得四肢的肌肉质量(ASM),且可用于院外肌减少症患者肌肉质量的评估[2]。
1.1.2机体功能评估:EWGSOP推荐使用简易体能状况量表(SPPB)、步速、6分钟步行测试及起立-行走计时测试(TUG)等来评估患者的生理功能,种类较多应综合评价。
1.2肌减少症的诊断标准。2010年EWGSOP发布肌减少症定义及诊断欧洲共识,2018年更新发布第二版,旨在提高对肌减少症及其风险的认识,及早发现并治疗;2011年国际肌减少症工作组(IWGS)发布肌减少症诊断共识;2014年亚洲肌减少症工作组(AWGS)发布了亚洲肌减少症共识报告,见表1。
2运动锻炼作用机制
规律运动可有效改善肌肉结构和功能,对预防和缓解肌减少症具有明显作用,但其机制不完全明确[3]。
3运动锻炼方式及其相关效果
3.1渐进性抗阻训练。抗阻运动是肌肉在克服外来阻力时进行的主动运动,阻力可由他人、自身或者器械进行。干预性研究表明抗阻运动对肿瘤相关肌减少症患者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机体功能都有所改善。Jacqueline K.Dawson等对前列腺癌患者进行为期12周的抗阻运动,采用阶段性训练,每周3次,每次45 min,干预后患者肌减少症改善,肌肉质量、肌肉力量及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但没有改善患者的代谢及躯体功能。Carolyn J等将渐进性抗阻训练应用部分肺癌患者中,运动方案是根据基线强度测试的结果制定,每周3次(非连续),共给予28次(即10周),患者肌肉力量、肌肉的耐受力及生理功能得到改善,降低肌减少症的发生[4]。
3.2有氧运动。有氧运动又称耐力训练,强度低且持续时间长,有游泳、散步、慢跑、太极拳及八段锦等运动方式。患有贫血的肿瘤患者,须避免任何剧烈的体力活动,故此类患者在进行有氧运动之前,纠正贫血及挽救对急性体力活动的耐受性是必要的。Shunji Koya等纳入54例住院治疗中的患慢性肝病的肝癌患者,每天进行20 min有氧运动。有研究者将化疗期乳腺癌患者分3组,有氧运动组66例(慢跑、骑自行车等,每次60 min:60%最大摄氧量时15 min,80%最大摄氧量时45 min)、抗阻运动组64例(2组8-12次重复的9次练习)及常规运动组70例,每周3次。结果显示,抗阻训练与有氧运动相及常规运动相比在逆转肌减少症方面更显著,且化疗完成率相对较高。此方式单独的干预效果有待进一步探讨。
3.3全身振动训练。全身振动训练是利用机械振动及外在抗阻负荷的作用下刺激机体,引起神经的适应性反应及肌肉震动从而改善骨骼肌功能。将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肿瘤化疗产生相关周围神经病变的患者,结果表明全身振动综合治疗可改善化疗后多发性神经病患者的身体素质和协调性。将全身振动训练应用于肿瘤患者的研究较少,其用于肿瘤相关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可行性及有效性有待进一步研究。
3.4有氧-抗阻联合运动[5]。大量研究表明,对肌减少症防治而言,两种运动方式结合进行比单独进行其中一种方式效果更好。前列腺癌患者经雄激素抑制治疗可抑制肿瘤进展,但会破坏机体蛋白质代谢平衡,研究显示,对经雄激素抑制治疗无骨转移前列腺癌肌减少症患者进行有氧-抗阻联合运动,每周2次(非连续性),每次有氧运动15-20 min,抗阻训练8个动作重复2次,12周后患者的肌肉质量和肌肉力量有明显改善,可有效改善雄激素抑制治疗对肌肉的负面效应。K.HOJAN等结果显示,有氧运动可减慢骨骼肌的退化,降低身体的脂肪量,而抗阻运动可逆转肌减少症,两者结合可防止乳腺癌患者内分泌治[6-10]。
4结论
肌减少症是肿瘤患者日益严重的一个合病症,对患者产生不良的健康结果,影响治疗方案的实施及患者的预后生存。临床中应重视肿瘤患者肌减少症的评估和筛查,虽然国内肿瘤患者肌减少症的运动干预研究较少,且方法尚未形成统一标准,但国内研究者可在总结和借鉴国外研究成果及参考国内较成熟的其它领域肌减少症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开展临床探索研究,为肿瘤相关肌减少症患者的治疗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薛晓燕,路潜.肿瘤相关肌减少症评估与干预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5,50(7):869-873.
[2]王今越,王小虹,冯维斗.p38、NF-кB、IL-6在少肌症发生及其运动性缓解中的作用[J].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12,28(4):51-56.
[3]王兴泽.振动负荷训练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2,31(7):648-653.
[4]陈恒亭.马信龙,马剑雄,等.肌肉减少症运动疗法[J].中华骨质疏松和骨矿盐疾病杂志,2017,10(6):582-588.
[5]郭敏,韩金凤,陈宝贵.中医药防治肿瘤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16,37(5):62-64.
[6]何秀丽,黎光强,陈林.中药防治肿瘤放疗化疗后白细胞减少症研究进展[J].亚太传统医药,2014,10(13):33-37.
[7]康杰,张鹏.运动相关性肌肉痉挛的最新研究进展[J].体育科研,2017,38(1):1-13.
[8]汪毅,郭娴,严翊,等.增龄性骨骼肌衰减综合症的发病机制与运动疗法研究进展[J].中国运动医学杂志,2016,35(6):568-572.
[9]张宇杰,李小鹰.肌少症与动脉硬化相关性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94-98.
[10]赵志龙.NPRA与肿瘤相关性的研究进展[J].医学综述,2013,19(2):285-2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9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