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有效功能锻炼的指导对患者术后康复的重要性。方法以本院40例接受髋关节置换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实施常规康复训练的第一组(20例)和实施科学系统的康复功能指导的第二组(20例),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髋部平均消肿时间、初次下地平均时间、开始辅助行走平均时间、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第二组患者的术后髋部平均消肿时间、初次下地平均时间、开始辅助行走平均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均显著;在并发症发生情况方面,第一组中共有3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第二组中仅有1例,两组差异明显。结论对髋关节置换术患者实施科学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有利于加快患者术后的康复进程,减少并发症,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值得进行推广应用。
关键词:功能锻炼;有效指导;髋关节置换术;术后康复;重要性
本文引用格式:彭于晏.有效指导功能锻炼对于髋关节置换术后患者康复的重要性[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57,269.
0引言
目前,临床上常用髋关节置换术对重度骨关节炎患者进行治疗。该手术分为两类,即全髋关节置换术和半髋关节置换术(人工股骨头置换术)。据统计,全球每年接受人工关节置换手术的人数高达50万,手术的原因不一[1,2]。其中,中国接受该手术的人数在4万人左右。对于接受该手术的患者而言,手术只是治疗的一个重要环节。手术效果如何,与术后的康复锻炼有着密切的关系[3]。而医护人员是否能够为手术患者提供科学的术后康复训练指导十分重要。为此,本院进行了不断的探索尝试,摸索出一套针对髋关节置换病人的康复指导方案。实现了对该类患者的全程护理指导,包括术前准备、术后及离院随访三个阶段。同时,对术后急性期患者给予一些药物或物理疗法。实践显示有着良好的康复效果。现报道如下。
1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本次研究为回顾研究。以在本院进行髋关节置换手术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的方式选取40例样本,然后平均分为两个小组,两组患者的各项临床资料均较为均衡,对照研究价值较高。一组样本给予科学的康复训练指导,另一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式。在18个月后对两组样本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统计并比较。所有样本的手术时间均在2018年度。
1.2方法
对第一组样本(20例)采用常规康复训练方法;第二组样本(20例)采用科学系统的康复功能指导。具体方法如下:
1.2.1术前阶段
在手术前1周内,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缓解他们的焦虑情绪,减轻心理压力,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同时,指导患者进行肌体功能锻炼,主要进行以下几项训练内容:一是反复屈伸踝关节;二是进行上肢伸展运动,提高其肌力;三是反复收缩臀中肌、臀小肌、股四头肌等肌肉;四是进行髋关节卧位自由活动训练。另外,还要提醒患者术后禁止髋部活动。
1.2.2术后早期(1-4d)
一是叮嘱患者及其家属术后注意事项,主要以防范关节脱位为主:首先,应多采取卧位,禁止弯曲术侧下肢,髋外展15°-30°。少坐或不坐,在床上坐时屈髋应不大于45°,在床旁坐时屈髋应不大于90°。并且不要做屈膝、髋内收和内旋的动作。二是从术后第2d开始重点训练长肌力,包括伸展上肢、站立位屈曲髋关节和膝关节等。三是术后第3d依靠辅助装置下床进行缓慢行走。而生物固定者要在42d后才能进行此项训练。四是给予止痛治疗,可以采用口服止疼药物或者使用止疼泵的方式。五是采用物理疗法。医护人员要指导患者家属掌握相关的护理技法,主要包括为患者按摩下肢肌肉、锻炼后进行髋部冰敷、早晚用热水为患者泡脚等等。通过这些护理措施,促进病人的血液循环,对患肢有着消肿作用。还能够帮助患者入睡,提高睡眠的质量。六是营造安宁和谐的病房环境,让患者保持充足的睡眠时间,以尽快恢复身体机能。
1.2.3术后中期(2-8周)
一是继续进行膝踝活动和肌力锻炼运动;二是加强行走训练。让病人借助助行器进行行走锻炼。练习的过程要遵循逐渐加大难度的方式。可以采用上台阶训练方法,逐渐增加台阶的高度。三是进行腿部下压活动。四是进行身体平衡训练,主要对双下肢行走步态进行锻炼。五是给予物理疗法护理,如按摩患侧下肢,早晚用热水泡脚等。六是视情况适当给予止疼药物。
1.2.4手术后期(8周后)
一是通过出院等级信息进行定期随访,提醒患者髋部运动注意事项。二是对一些特定动作进行指导,如上下楼梯时的正确迈步方法。三是指导患者继续进行膝踝活动和肌力训练,特需动作的练习。四是指导患者进行平衡姿势训练。五是叮嘱患者日常采用物理疗法,如经常按摩患肢,用热水泡脚等。
2评价指标
本次研究的评价指标主要通过两个途径获得:一是查阅样本的病例信息资料;二是进行随访。
3结果
(1)术后髋部平均消肿时间。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10d和5d;(2)初次下地平均时间。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5d和3d;(3)开始辅助行走平均时间。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7d和5d;(4)并发症情况。第一组和第二组分别为3例和1例。第一组中,肺部感染、泌尿系统炎症以及下肢静脉血栓为各1例,第二组中出现1例下肢静脉血栓。所有并发症均治愈,患者康复良好。组间对比结果有显著性差异。
4讨论
髋关节置换术给越来越多的骨科患者带来了福音,而要想保证良好的手术效果,还需要加强对患者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从而提升疗效,促进预后,提升康复进程[4]。诸多研究证实,对行髋关节手术的患者进行科学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对患者的康复具有积极的意义。本文通过分组对比研究,发现接受科学康复功能锻炼指导的患者的整体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常规康复护理方法。科学合理有效的康复功能锻炼指导能够缩短患者住院时间,使患者较早恢复行走。并且,患者的并发症的发生率也较低[5,6]。目前,我国尚未形成统一规范的这类患者术后行走功能康复训练指导以及科学的评价指标。各医疗机构都有着自己的临床康复护理方式,康复效果欠佳,并发症发生率较高,预后情况较差。在发达国家中,设有专门的康复医院,由专业的康复师对这类患者进行术后康复锻炼指导[7,8]。还有的是医院内设立了康复科,负责该项工作。而我国目前没有专门的康复医院或康复科。同时,康复医师人才匮乏,基本由普通的医护人员来进行术后康复指导。近年来,本院对术后康复功能锻炼指导工作日益关注,并进行了大量的探索。依据当前的患者术后功能锻炼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展开康复护理措施改进,逐步形成了一套围手术期功能锻炼指导方案,以促进患者的康复,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参考文献
[1]姚进,赵允,仲丛丽.髋关节置换研究:Scopus数据库5年文献检索与分析[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13):2389-2398.
[2]江美齐,钟劲“.品管圈”活动在提升骨科功能锻炼满意度的效果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2,7(05):216-218.
[3]张玉萍,李荷琴,张惠玉,等.功能锻炼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应用的效果评价[J].吉林医学,2013,34(29):6140-6141.
[4]苏胜梅.人性化护理、健康教育在骨科病房的作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53-254.
[5]王雏风.浅谈功能锻炼在骨折治疗中的作用及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7(21):211-212.
[6]沈文霞,宁余音,周艳琼,等.移动教育在人工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病人康复功能锻炼中的应用研究[J].护理研究,2013,27(25):2756-2757.
[7]蒋丽辉.髋关节置换术后早期功能锻炼防脱位支架的护理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3):230.
[8]杨衍丽.功能性锻炼路径在骨科优质护理示范病房应用的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51):9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