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方法抽取36例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18例。对a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B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结果B组各项指标显示均优于a组,P<0.05,两组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将该护理模式广泛使用。
关键词:循证护理干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负面情绪
本文引用格式:陈娇娇,褚珈乐,王玉婷.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94+296.
0引言
相关医学临床研究资料表明[1],老年慢性支气管炎主要包括肺心病与肺气肿,具有较高复发率,对广大患者的生活质量与心理健康形成影响。由此,本文随机抽取36例患者展开分析,详情如下。
1研究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抽取36例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1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A组与B组,每组18例。A组男性11例,女性7例,年龄60-81岁,平均(69.32±1.11)岁。B组男性10例,女性8例,年龄50-80岁,平均(69.31±1.03)岁。对比上述资料发现,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A组患者给予常规临床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整洁且干净的病房,同时确保病房内的空气流通顺畅,定期做好病房消毒工作;严格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变化,若其生命体征出现异常,应在第一时间记录详情并将具体情况汇报主治医生,以此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从而为其生命安全提供保障。B组患者使用循证护理干预:
(1)循证准备。相关工作人员应学习循证护理的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确保自身能够充分掌握有关循证护理的实施步骤与方法,在考核评估合格后,方可参与本次研究。建立患者的健康档案,档案内容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性别、姓名、文化水平、治疗措施、病情表现、联系方式以及既往病史等,同时充分掌握其家庭关系、心理特点、社会背景以及实际病情表现等信息。将上述信息作为基础,制定并实施具备针对性的护理方案,同时与对应的图书馆取得联系,约定检索相关文献的时间。
(2)提出护理问题。在使用中西医联合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的过程中,临床疗效是护理工作需关注的重点,对此,可提出如何提高护理人员的实践能力与理论知识、对临床疗效造成影响的因素有哪些、如何改善患者的肺功能状态以及缩短症状消失时间的干预措施等问题。
(3)循证检索和实证评价。相关护理人员应复习有关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的护理与治疗知识,并充分掌握规范化的护理干预措施。将上述提高的循证问题作为关键词,在万方数据库、中国知网等网站寻找近三年的参考文献,并确保所用文献内容具备实用性、科学性与可行性,在对所有文献资料做出综合评估后,选取最佳的护理实证资料,将资料内容与患者的实际病情相结合,总结具备最强实用性的部分,以此为基础制定对应的护理方案,并在方案的实际应用过程中不断完善方案内容。
(4)心理护理。由于慢性支气管炎具有病程较长的特点,因此多数患者会长期受到病情带来的困扰,从而产生悲观、抑郁、焦虑等不良心理情绪,进而对其治疗信心造成打击,致使整体治疗效果无法达到理想水平。针对该情况,护士可通过肢体语言、倾听、交谈等方法强化与患者之间的关系,同时加强与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仔细询问其患者的诉求与情绪变化,并根据其文化水平、心理特点以及家庭背景等对其给予心理疏导,在疏导过程中可播放轻音乐等方式舒缓患者的心理,使其在心态放松的环境下接受心理疏导,以此实现对其不良心理情绪的有效疏解,从而协助其树立其战胜病魔的信心。
(5)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关于慢性支气管炎的相关病理知识,并加强与患者的沟通,在获取其信任的同时,提高其治疗依从性。指导患者展开腹式呼吸与唇式呼吸训练,2次/d,10-15 min/次,以此确保其呼吸功能得到有效改善。
(6)饮食护理。选择易消化、清淡的食物,尽量减少海鲜类食物摄入,禁止摄入烟、酒、辣椒等刺激性食物。告知其家属避免让患者服用鲤鱼+猪肝、萝卜+人参等食物搭配。
(7)呼吸通畅干预。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根据医嘱,给予氨溴索雾化吸入,给予鼻导管持续低流量吸氧措施。同时观察患者面色、呼吸情况,并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监测。
(8)腹式呼吸锻炼干预。指导患者进行腹式呼吸锻炼,将手置于上腹部,吸气过程中向腹部轻微给力,使腹部逐渐隆起,指导其放松全身肌肉,指导其合理鼓腹,稍待片刻后方可呼吸,嘱患者平时多加练习。并辅以慢跑等活动进行功能锻炼。
1.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焦虑评分与抑郁评分。
1.4统计学分析。本研究所获数据均通过统计学软件SPSS20.0统计处理,计数资料用[例(%)]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发现,相较于A组,B组评分提升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相较于A组,B组各项评分降低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慢性支气管炎属于临床中最常见的老年疾病之一,该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了严重影响,由此,对其给予有效的护理干预十分重要[2]。循证护理来源于循证医学,该护理模式将患者的实际护理问题视为护理中心,通过使用循证医学评价方法,准确、审慎地应用最佳科研实证资料,在综合考虑患者自身意愿与临床护理经验的基础上,使患者的实际问题能够得到及时解决。通过实施循证护理干预,能使临床护理人员意识到将“患者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作为核心关键的重要性,从而确保临床护理方案更具有效性与目的性,这对提高临床护理质量与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均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3]。
综上所述,对老年慢性支气管患者给予循证护理干预,具有极高的应用价值,建议临床将该护理模式广泛使用。
参考文献
[1]郭瑾洁,王明明,张陈晨.循证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对其生存质量及负面情绪影响研究[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7,24(18):149.
[2]徐文娟.循证护理在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急性发作中的应用[J].河北中医,2016,38(04):609-613.
[3]苏萍,周玮.家庭护理干预在慢性支气管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9(12):172-17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