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留置管路患者医源性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96.97%、医源性感染3.03%、脱管6.06%发生率、均优于对照组78.79%、15.15%、21.21%,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优于对照组,对比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结直肠癌术后置流管路患者实施询证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结直肠癌;术后置留管路;医源性感染;护理满意度;循证护理干预
本文引用格式:姚琪.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留置管路患者医源性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62+266.
0引言
临床上,结直肠癌是常见的消化道肿瘤疾病,以腹痛、大便异常等为常见临床症状,使得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1]。结直肠癌身体和精神的压力是巨大的,影响着患者的正常生活[2]。目前,结直肠癌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广泛重视,因此,对患者实施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显得尤为重要[3]。本次研究以本院66例结直肠癌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循证护理干预对患者术后置留管路医源性干预、护理满意度的影响,具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本院2017年5月至2018年5月收治的结直肠癌患者66例,根据入院先后顺序进行分组,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3例,观察组男16例,女17例;年龄在35-78岁,平均(57.68±4.12)岁,其中结肠癌、直肠癌分别为20例、13例;对照组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37-77岁,平均(57.35±4.52)岁,其中结肠癌、直肠癌分别为19例、14例。两组一般资料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本研究经伦理委员会审核并批准,患者均自愿参与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通过有关检查确诊为结肠癌;均接受术后置留管路。排除标准:伴有肾、肝、心功能等疾病;伴有精神疾病;为哺乳期或妊娠期。
1.2方法。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包括:①建立循证护理小组。任命护士长为循证护理干预小组的组长,护士为组员。所有成员通过培训、学习等对循证护理进行全面的了解。对结直肠癌术后置留管路存在的问题进行明确,使用PICO工具对问题的时间范围进行确定,总结整理出问题。②寻找证据。依据循证所知问题,查阅有关的资料、文献等,纳入一定数量的参考文献。循证护理成员对每篇文献进行分析、评价,后进行总结,在依据证据并结合患者愿望、以往护理经验、有关理论,对最终建议进行总结。③制定护理措施。评估危险因素,如意识障碍、情绪不稳定、全麻术后未清醒、智力障碍、听力障碍等,定时评估并填写评估报告;预防并发症,如预防酸碱平衡紊乱、电解质、引流不畅、医源性感染等;固定好中心静脉导管、腹腔引流管、胃管、导尿管等;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对患者及家属进行有关结直肠癌的健康教育,提高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认知度,更好的了解疾病,并介绍治疗成功案例,提高其治疗疾病信心。
1.3评价标准。①生活质量评分依据(GQOLI-74)进行评分,包括:物质生活状态、社会领域、心理领域、躯体功能。②对两组患者医源性感染、脱管情况进行观察并记录。③护理满意度调查表依据本科室自制表进行评价,包括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度+满意度。
1.4统计学处理。数据应用SPSS 18.0进行分析,其中计数进行χ2(%)检验,计量进行t检测(±s)检验,P<0.05提示有显著差异。
2结果
2.1护理满意度。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医源性感染、脱管。两组医源性感染、脱管发生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生活质量。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讨论
临床常采取手术治疗的方式为结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术后置管不可避免,如盆腔引流管、腹腔管;为防止胃内气体液体潴留使用胃肠减压管,可有效增加患者的胃肠功能;使用尿管防止术中误伤膀胱,防止出现尿潴留;为保证肠外营养,使用中心静脉导管。通过术后各种置流管路可协同治疗加快患者康复。若临床对于术后留置管路的护理不当,则会出现医源性感染、脱管等时间,不但对预后有一定的影响,也会增加患者的经济负担,使得护理满意度降低,增加发生医患纠纷的概率[4]。
随着临床护理技术不但完善,安全有效的医疗服务逐渐深入,对临床护理工作提出挑战。有关研究表明[5],安全有效的护理干预不但可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也会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循证护理干预其是根据疾病相关证据而采取护理措施,使得患者意愿、临床经验、研究理论相结合,总结护理建议,根据建议展开工作。根据术后置留管路而制定的护理措施,主要包括健康教育、管路的固定、预防并发症、危险因素评估,将对措施进行有效的规范,满足患者的护理要求,保证治疗和护理效果,进而提高护理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医源性感染、脱管发生率、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患者护理效果良好,可有效降低医源性感染及脱管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凌枫,陈建红.循证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术后留置管路患者医源性感染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7,37(10):1266-1268.
[2]傅杰,赵静.结直肠癌术后管路护理规范的循证实践效果[J].职业与健康,2016,32(11):1578-1580,1584.
[3]贾磊,陆锦琪,马燮峰等.结直肠癌术后腹腔感染发生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胃肠外科杂志,2016,19(4):409-413.
[4]张萍.结直肠癌患者术后PICC置管化疗的临床观察及护理体会[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3):271.
[5]丘英英,江雅,张玉等.PICC置管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时的应用及护理[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7,36(1):132-134,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