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新生儿复苏后护理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1:16:5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体会。方法将本院2016年1月至2019月5月收治的60例复苏后新生儿作为研究资料,回顾总结护理措施及效果。结果通过对新生儿实施复苏后护理,提高了患儿的生存率。结论对复苏后新生儿给予有效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加快新生儿痊愈,减少并发症,改善预后。

关键词:新生儿窒息;复苏;复苏后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晓娟,史海燕.新生儿复苏后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312,323.

Nursing Experience after Neonatal Resuscitation

ZHU Xiao-juan,SHI Hai-yan

(Department of Pediatrics,Friendship Hospital,Urumqi,Xinjiang)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nursing experience after resuscitation of neonatal asphyxia.Methods From January 2016 to May 2016,60 cases of neonates after resuscitation were treated in our hospital.The nursing measures and effects were reviewed and summarized.Results The survival rate of neonates was improved by nursing after resuscitation.Conclusion Effective and reasonable nursing measures for neonates after resuscitation can accelerate the recovery of neonates,reduce complications and improve prognosis.KEY WORDS:Neonatal asphyxia;Resuscitation;Post-resuscitation nursing;Effect

0引言

新生儿窒息是指婴儿出生后无自主呼吸或呼吸抑制而导致低氧血症、高碳酸血症和代谢性酸中毒,是引起新生儿死亡和儿童伤残的重要原因之一[1]。《新生儿复苏教程》指出每年全世界近400万新生儿死亡中约有23%死于出生窒息(Lancet.2010;375:1969-1987),因此及时正确的复苏及护理每年使数以千计的新生儿得以存活及改善预后。作为新生儿科的一名护理人员,对复苏后的患儿要有准确的判断能力和急救意识,当接到产科人员的通知后,及时作出准确判断,通知医生,在医生到达之前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装置,如抢救车、心电监护仪、吸氧装置、暖箱、辐射台等,抢救过程要争分夺秒,分工明确,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执行医嘱,严格执行无菌操作规程。

\

 
1临床资料

1.1本科收治本院及院外转入的新生儿复苏后患儿60例,轻度窒息49例,重度窒息11例;男婴37例,女婴23例;年龄在出生10min-10h之间,体重1450-4655g,胎龄31+4—43+6之间。

1.2病例选择

纳入标准:(1)所有新生儿均符合窒息诊断标准;(2)产妇分娩前未受到严重创伤[2]。

2护理措施

复苏后护理除了执行新生儿常规护理外还包括保暖、密切监测生命体征(心率、Spo2、血压)、预防可能发生的并发症。

2.1保暖

保暖是新生儿治疗护理的前提,体温过低使新生儿反应差,长时间体温过低可以引起硬肿。设备:暖箱、新生儿辐射台、热水袋。监测新生儿体温,Q4h,目标温度是腋下36.5℃。使患儿的体温保持中性体温。环境温度湿度适宜,最大限度降低患儿的耗氧量。

2.2气道管理

保持患儿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取侧卧位,卧位不当可堵塞口鼻,预防呕吐物误吸再次引起窒息,密切观察患儿的呼吸,有无屏气,必要时使用CPAP辅助呼吸。

2.3氧疗

新生儿复苏后应避免发生低氧血症所致的肺动脉收缩。循证医学研究证明足月儿用21%氧复苏可以得到与100%氧相同的效果,建议给予低流量吸氧,监测脉搏氧饱和度[3]。CPAP是持续气道正压,是对有自主呼吸的新生儿在整个呼吸周期给予持续气道正压的技术[4]。呼吸机辅助呼吸的患儿需经口插入胃管(8F)连接20ml注射器,呼吸机管路连接正确,参数设定准确。确保机器运转正常。

2.4用药护理

因个体因素,用药应做到剂量准确、给药途径正确、输液速度严格控制,密切观察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观察穿刺部位皮肤,防止药液渗漏。

2.5饮食管理

新生儿胃肠道对缺氧缺血非常敏感,可发生肠梗阻、胃肠道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必要时采取静脉补充水分和营养物质。常采用微量喂养,最好早期母乳喂养,体重越轻,哺乳量越少,每次增加奶量越少,哺乳间隔时间越短,如能耐受,每次增加直至满足每日需要能量。对吸吮力差者,可滴管喂哺,非营养性吸吮q2h。对既无吸吮能力又无吞咽能力者,可用胃管鼻饲法。喂哺后将儿头抬高30°,防止胃肠食道返流引起窒息。观察患儿有无发生呕吐、胃潴留,如果有咖啡样液体及时洗胃,禁食。每日记录出入量及准确测量体重。注意观察大便的性状。

2.6液体管理

快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密切监测出入量、体重、电解质水平。电解质紊乱会增加心律失常的危险。有异常及时补充所需。复苏后的新生儿需立即检查血糖,定期复测,给予适当的葡萄糖摄入,静脉输入葡萄糖来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遵医嘱完善各项化验:离子测定,检查动脉血气分析等。

2.7管路护理

各种管路标识醒目、规范。检查气管插管的位置,防止脱出;胃管的深度,固定良好,中心静脉置管、静脉留置针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护理到位。

2.8预防感染

由于吸入综合征或与围产期有关的先天感染等原因,使得复苏后的新生儿发生肺炎的危险性较高。患儿抵抗力低下,为避免交叉感染,必须严格遵守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操作规程,室内定时通风换气,仪器、物品等按要求清洁消毒,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工作人员强化洗手意识,每次接触患儿前后严格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拭手部。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2.9基础护理

加强患儿口腔、皮肤、臀部、脐部护理。保持皮肤清洁干燥,每日擦浴1次,臀部护理抹护臀膏,防止臀红。根据病情给予日光浴、油浴。防止压疮、尿布皮疹的发生。

3安全管理

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保证患儿安全。

3.1环境安全

为患儿提供安静、舒适、安全的治疗环境。

3.2查对

识别新生儿,与产科有患者身份确认单交接,佩戴腕带、胸牌;用药剂量查对;给药方法查对。

3.3仪器的使用

仪器工作状态、报警使用、仪器消毒完善。

4结果

收治的60例新生儿,9例放弃治疗自动出院,5例家长要求转院,46例经治疗后,痊愈出院。出院2周后电话回访,
1例死亡。

5讨论

新生儿窒息是以呼吸功能障碍为主的综合征,是导致国内外新生儿死亡、脑瘫和智力障碍的主要原因,也是新生儿主要死亡原因[5],新生儿在生长发育和疾病方面具有非常明显的特殊性,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特点,要求护理人员具有高超专业技术操作水平,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认真落实各项规章制度,认真执行各项护理常规和操作规程[6],加强安全教育和制度的落实,制定科学易于实施的新生儿护理常规十分重要,为患儿提供及时、有效、系统的治疗护理,是降低窒息患儿死亡率,减少并发症,防治智力低下的关键,同时做好家长的健康指导,提高患儿的生命质量[7,8]。

\

 
参考文献

[1]沈晓明,王卫平主编.儿科学.第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97-101.
[2]杨树珍,新生儿窒息复苏后护理[J].中外健康文摘,2012,09(26):448-449.[3]新生儿复苏教程.第6版,2016.47-489.
[4]崔明辰,王振敏主编.儿科学.第2版.第四军医大学出版社,2006.97-98.
[5]陈赖婷.新生儿窒息复苏后的护理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7):153.
[6]徐端娴.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复苏后的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98):196-197.
[7]黄丽.新生儿窒息的抢救与护理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08(37):211-211.
[8]程丽.新生儿窒息抢救过程中助产护理的临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4,14(29):470-4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3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