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31 11:11:0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是否影响到术后谵妄的出现几率。方法探究对象是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一共100例,结合镇静深度平均划分成深镇静组与浅镇静组,对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体外循环时间、术前血红蛋白含量、手术时间及相关药物使用剂量等进行详细记录,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结果经过对比发现,深镇静组和浅镇静组病人中术后意外拔管均是10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34%,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14%,相较于深镇静组,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就表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结论对于心脏大血管外科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来说,选择轻度镇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

关键词: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术后谵妄;发生率;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张鑫浩,贺清,郭坚.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79-80.

0引言

谵妄属于一种严重的神经精神性症状,主要特征为:急性波动性的注意力障碍、认知功能、环境定向障碍、意识水平变化,且属于当前心脏外科手术后较为多见的一种并发症。相关调查表明,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在13.5%-41.7%之间[1]。若病人出现谵妄,将造成其呼吸机辅助通气时间、重症病房监护时间以及住院时间的延长,加重病人家庭经济负担,严重情况下增加病人术后住院病死率。基于此,医院需要选择有效地手段来降低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本文主要探究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是否影响到术后谵妄的出现几率,以下为相关探究报道。

\

 
1资料与方法

1.1探究资料。探究对象是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本院心脏大血管外科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一共100例,结合镇静深度平均划分成深镇静组与浅镇静组,其中深镇静组男、女病患是32例、18例,平均岁数(54±5.79)岁,岁数最小的有35岁,最大的有65岁,血红蛋白含量为(133.64±17.33)g/L,CPB时间为(133.36±27.26)分钟,手术时间为(4.18±1.54)小时,主动脉夹闭时间为
(75.29±24.16)分钟,丙泊酚(519.99±107.17)mg,咪达唑仑为(10.02±2.28)mg,舒芬太尼为(87.24±18.87)mg;浅镇静组中的男、女病患是33例、17例,平均岁数(46±5.81)岁,岁数最小的有31岁,最大的有64岁;血红蛋白含量为(134.62±16.73)g/L,CPB时间为(134.21±26.11)分钟,手术时间为(4.20±1.50)小时,主动脉夹闭时间为(77.03±23.69)分钟,丙泊酚(526.07±105.24)mg,咪达唑仑为(8.79±2.84)mg,舒芬太尼为(85.17±19.16)mg。对比两组病人的探究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待病人入院后,对其进行常规检查、MMSE评分检查;在术前3分钟,选择沈阳第一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吗啡(1 ml:10 mg;药物剂量为5-10 mg),及南通久和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阿托品(1 mL:0.5 mg;药物剂量为1支);进行肌肉注射。同时,医务人员需选择3种药物: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咪达唑仑,这一药物规格为:5 mL:5 mg,0.08-0.1 mg/kg;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生产的芬太尼,2 mL:0.1 mg,药物剂量为10μg/kg;辰欣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维库溴铵,注射用无菌粉末:4 mg,药物剂量为10μg/kg,给予全部病人给予静脉注射这3种药物加以全麻诱导。在术中,医务人员应维持麻醉深度,也就是脑电双频指数波动范围在呼吸机前,为能够实现镇静,需统一选择意大利AstraZenecaS.P.A的丙泊酚,50 mL:0.5 g,药物剂量为0.3-4.0 mg/(kg·h),不间断微泵。然后,医务人员可借助RASS(Richmond躁动-镇静量表)来判断病人的镇静深度,总分10分,-5到-1分表示病人是镇静的,-5分则表示病人处于昏迷状态,即触觉与听觉刺激下没有任何反应,-1分则表示病人存在昏睡倾向,0分表示病人意识清醒,1至4分表示病人存在内心焦躁情况,1分则表示病人受到焦躁清醒影响而出现躯体不明显移动情况,4分则表示病人拥有攻击意识,出现暴力行为。医务人员对全部病人镇静深度状况加以详细记录,再结合镇静深度划分深镇静组、浅镇静组,其中深镇静组病人的RASS评分是高于-2分,低于1分;浅镇静组RASS评分是高于-4分,低于-1分。待术后24至72小时后,科室需安排一名临床医师,每天定时对全部病人进行1次谵妄评估,选择意识模糊法加以谵妄诊断。

1.3效果判断。比较两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

1.4统计学分析。选择SPPS 20.0统计学软件来对相关数据加以分析,通过(%)来对计数数据加以呈现,当P<0.05,就表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

2结果

经过对比发现,深镇静组和浅镇静组病人中术后意外拔管均是10例,无统计学意义,P>0.05;深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34%,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14%,相较于深镇静组,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就表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见表1。

\
 


3讨论

心脏外科术后谵妄发病率高,这一疾病给临床医师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还严重影响着病人的预后,现阶段并没有确切合理的治疗方法。术后谵妄之所以出现,是由于诸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引发的,这一病症的危险因素有:术前认知功能低、岁数较大、手术时间较长、CPB时间长及镇静过度等,其中唯一的可控因素为镇静深度,临床医师通过对镇静深度进行调整,能够在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2]。国外相关人员研究发现:浅镇静可能有利于降低术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的研究人员则发现:深度镇静直接影响着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增高。在本次探究中,临床医师选择丙泊酚不间断微泵加以镇静,这一药物可对中枢神经系统γ-氨基丁酸受体α亚基产生影响,从而获得较好的麻醉效果,还能够对海马CA1区细胞突触的LTP表达加以抑制,其中长时程增强和机体的学习和记忆功能存在紧密的联系[3],并且这一药物的亲脂性比较强,能够增加血脑屏障通透性,这样就会造成神经递质和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因子紊乱,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加大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基于此,为能够病人术后谵妄的发生率,需尽可能的减少丙泊酚的药物使用剂量。通过探究发现,深镇静组术后谵妄发生率较高的主要原因就是丙泊酚的药物使用剂量较大[4]。深度镇静极易导致病人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如:低血压、呼吸抑制、循环抑制、免疫抑制、心动过缓等,从而导致病人出现术后谵妄。对于术后谵妄防治而言,浅镇静理念的提出是十分重要的,然而由于有的医院不重视镇静程度、欠缺镇静深度监测设备、没有足够的护理人员等,加上人们还未全面且深入的认识浅镇静的危害,这就使得一些无法预料的风险仍就威胁着病人的安全。所以相关医务人员仍需积极探究浅镇静理念[5]。

本次探究中,经过对比发现,深镇静组和浅镇静组病人中术后意外拔管均是10例,在统计学上无价值,P>0.05;深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34%,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14%,相较于深镇静组,浅镇静组病人术后谵妄发生率明显更低,P<0.05,就表明在统计学上存在价值,从而可知,对于心脏大血管外科择期下行心脏瓣膜手术病人来说,选择轻度镇静,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术后谵妄发生率,有效确保病人安全。

综上所述,相较于深度镇静,心脏瓣膜术后选择异丙酚轻度镇静维持麻醉,不仅可以减少麻醉药用量,还能够大大降低意外拔管的出现几率,确保病人安全,使术后谵妄发生的风险得以有效降低,可加以推广。

参考文献

[1]庄英,段霞,宋瑞梅,等.心脏术后谵妄早期识别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杂志,2017,32(14):15-18.
[2]戴春岗,谢林,席志鹏,等.术后谵妄的预防及治疗研究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3):1479-1482.
[3]郑燕学,陈锡阳,王普,等.重症非心脏手术患者术后谵妄的危险因素及其对患者远期生存质量的影响研究[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6,24(11):15-19+24.
[4]张琼,朱纪荣,葛建军.心脏瓣膜术后镇静深度对术后谵妄发生率的影响[J].安徽医学,2018,39(03):288-290.
[5]田雪玲.老年患者术后谵妄的原因及护理措施分析[J].心理月刊,2018(07):10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3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