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分析。方法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为常规组患者提供常规心理护理,为实验组患者提供个性化心理干预。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指标、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指标、负面情绪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指标、生活质量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满足对比研究要求(P<0.05)。结论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动态调强放疗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强化患者的治愈信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关键词:心理干预;乳腺癌;动态调强放疗;心理状况;效果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史云平,刘梅.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98-299.
0引言
乳腺癌是临床中比较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以乳房切除为主的根治术属于临床乳腺癌患者的主要治疗方式,但是因为患者对于放射治疗的不了解,经常出现焦虑、恐惧以及抑郁等负面情绪,从而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严重下降,另外,在乳腺癌放射治疗之后患者还需要接受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治疗期间对于患者的身体舒适度会形成直接影响[1-2]。对此,为了更好的降低放射治疗所形成的负面影响,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本文以我院患者为例,探讨心理干预对乳腺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患者心理状况改善效果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我院接受乳腺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40例患者均接受相同治疗方案,将40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实验组与常规组,每组患者各20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3-67岁,平均(36.4±3.5)岁;实验组患者年龄24-69岁,平均(36.5±3.6)岁。两组患者多项一般资料等方面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常规组与实验组分别采取常规心理护理与个性化心理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①访视工作。一方面需要将放射治疗安排通知患者,同时对患者实行相关放射治疗操作流程、配合方法的教育,检查患者生命体征,做好评估工作。放疗前做好心理干预服务,及时解答患者的放射治疗疑问,嘱咐患者注意事项。在患者入院之后的24小时之内需要给予严密的病情监测,一旦存在临床指标或体征异常需要立即通知医师,同时按照患者的病症异常情况构建个性化的护理方案;②心理疏导。长期坚持心理疏导并介绍放射治疗效果,以康复效果理想、长期存活的患者作为案例,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减轻患者的躯体症状并适当减少因为心理压力所导致的负面症状。另外还需要做好家属方面的心理疏导,患者家属的心理对于患者的影响也比较突出,特别是患者的丈夫,告知患者家属需要尽可能多的和患者进行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情绪表达,强化夫妻关系的同时帮助患者更好的投入到家庭、社会当中,借助温馨的家庭强化患者的治疗信心与康复欲望;③认知干预。评估患者的抑郁、焦虑等情绪及其原因,并如实回答患者所关系的话题,借助通俗易懂的语言与患者进行交流,并提供社会、心理等层面的支持,促使患者可以在情感、认知以及行为等方面得到调整,提高患者对于乳腺癌疾病的认知与正面应对的意识;④改善病房环境。合理的改善病房环境,保障温湿度保持在舒适范围内,促使病房内的物品可以有序摆放。⑤调强放疗护理干预。嘱咐患者严格执行放射治疗加护和预防措施,照射野标记必须清晰,如果有模糊应当重新描画不能随意涂改。放疗期间需要规避所有理性因素刺激,照射野不得采用粗、硬毛巾和肥皂擦洗,采用软毛巾擦拭,减少局部皮肤的湿润与潮湿。出现湿性皮炎时应采取局部清洗并结合抗炎药物,促使干燥愈合、皮肤逐渐修复。放疗后及时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坚持配合治疗)、功能锻炼(上举、扩胸等运动),并嘱咐患者及时复查。
1.3观察指标。①总结并对比两组患者的负面情绪指标、生活质量评分。②心理情绪评价时间为放疗前与放疗后。心理情绪采用SAS(焦虑)量表与SDS(抑郁)量表进行评价并对比,评分数据采用两个量表数据平均值,量表中总共包含40个测评项目,其中SAS与SDS评分区间均为0到100,分数越高说明焦虑、抑郁情绪越严重。③生活质量采用ADL评分进行评价,分数0-10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应用SPSS 19.0软件实现对所有数据的统计、总结以及分析对比。数据在录入软件之后通过计数、对比方式进行数据处理,计量数据应用均数方式统计如(19.6±4.4),数据在对比后以P值方式检验,以0.05作为标准,在<0.05时代表数据对比差异满足统计学意义标准,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放疗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指标、负面情绪无明显差异,差异未达到统计学意义标准(P>0.05);放疗后实验组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指标、生活质量差异突出,统计学结果满足对比研究要求(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大多数的乳腺癌患者对于癌症的了解与认知并不充分,在临床中被确诊为乳腺癌之后会形成强烈的否认、恐惧等情绪,担心身体康复效果和乳房缺失会生活质量会严重下降,再加上术后需要接受动态调强放射治疗,导致患者自信心严重受损,出现自卑、自我价值下降、规避配偶以及害怕遇见熟人等现象,从而表现出严重的自我封闭[3-4]。调强放射治疗本身对于患者的负面情绪影响以及患者出现抵触或不主动配合治疗的现象容易发生,再加上治疗期间的各种并发症和不良反应,导致整体治疗效益的下降。
心理护理属于人性化护理中的一个护理理念,主要面对在于让患者以正确的心态面对临床治疗,并以积极的态度主动接受临床治疗,从而让患者可以在临床中以更加健康的心态面对,保障整体治疗效果[5]。另外,心理护理的合理应用也是保障各种不良事件发生的有效措施,可以更好的预防疾病复发、提高治疗效果以及加快康复速率的重要方法。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本研究结果也充分论证了心理干预的临床应用价值,能够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对于患者生活质量有着显著的提高价值,可以作为临床常规护理方案。
综上所述,心理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显著,可以显著减轻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强化患者的治愈信息,提高生存质量,值得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贾鹏飞,许竣,周晓曦,等.多剂量水平鼻咽癌容积调强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剂量比较及传输效能分析[J].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2017,15(6):907-913.
[2]本刊记者.动态调强精准放射治疗计划系统KylinRay-IMRT的研发及验证[J].中国医疗器械杂志,2018,10(22):255-256.
[3]陈婷婷,花威,张西志,等.前列腺癌旋转容积调强放射治疗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射治疗的剂量学比较[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33(06):66-70.
[4]高璇,李克新,鞠永健,等.鼻咽癌动态调强放射治疗时剂量率对靶区及危及器官剂量学参数的影响[J].生物医学工程与临床,2017,31(02):53-56.
[5]于德洋,杨姗姗,云惟康,等.宫颈癌术后容积弧形调强与固定野动态调强放疗技术的剂量学比较[J].实用肿瘤学杂志,2017,13(2):244-2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3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