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退行性骨关节老年患者中,抽取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8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社会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理职能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护理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护理期间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高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连续性护理干预;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生活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薛杨柳.探讨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348+351.
0引言
退行性骨关节病使老年人常见慢性疾病,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关节僵硬、疼痛以及活动障碍,可累及患者膝关节、腰椎、颈椎等部位。据报道,中老年患者发病率高但对于退行性骨关节病相关知识掌握率却十分低下,使得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不甚理想[1]。鉴于此,本研究对观察组68例退行性骨关节病老年患者治疗期间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方案,旨在提高临床治疗、护理效果,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具体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接受的退行性骨关节老年患者中,抽取13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均68例。对照组中,男30例,女38例;年龄67-82岁,平均(74.5±7.5)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39例;年龄67-83岁,平均(75.0±8.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结果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给予健康教育、心理疏导、用药、康复等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干预措施:①成立连续性护理干预小组,科室骨干、优秀护士组成,由护士长担任组长,对小组成员进行连续性护理统一培训;②通过发放宣传小手册、多媒体影片等对患者及家属进行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疾病相关知识进行反复宣讲,以促进老年患者了解退行性关节疾病发病机制、预防措施、康复措施等对相关知识的掌握;③采用患者及家属最容易接受的方式对手术流程、护理步骤方式、检查项目等进行讲解,促进患者及家属对护理、治疗配合度的提高;④根据患者身体、疾病情况为其制定具有针对性、分阶段的关节功能锻炼计划,并在整个康复期间均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⑤患者腰背疼痛发作时指导其就地躺下或者采用俯卧的方式缓慢移动到病床,以缓解腰部压力,缓缓将腰背挺直并伸腿,直至疼痛缓解;⑥指导患者将骨骼肌放松,将体位或姿势调整为舒适状态后将下肢太高,使膝关节抬高屈曲10°-20°,并在膝关节下、腰背部放置软垫支撑以缓解疼痛;⑦根据患者个体情况为患者制定活动训练计划,主要以健步走运动方式为主,在患者身体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进行爬楼梯训练,均以循序渐进的原则,每次运动量均以身体适应为宜,促进患者关节血液循环和肌肉收缩功能的增强,减少钙流失、促进骨质增加,使骨量得到保持;⑧为患者制定饮食计划,主要以维生素、蛋白质丰富的食物为主,如海带、豆制品、鱼肝油、奶制品、鱼类等,并嘱咐患者每餐以7分包为宜以免引起患者机体内甲状旁腺激素分泌增加,导致骨骼出现过分脱钙情况,引发骨质疏松。
1.3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采用QOLQ评分进行判定,1-5分,1分为无症状,依次递增5分为症状最严重,分别从社会功能、心理状态以及生理职能等方面进行评价。以及采用我院电子满意度评价器对两组患者满意度进行评价,评价选项: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总满意度=(非常满意+满意)/n×100%。
1.4统计学分析。将本研究136例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护理满意度纳入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使用(±s)和(%)表示采用t和χ2对比检验,当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对比。对照组和观察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分别为:(2.47±0.42)分、(1.03±0.25)分,t=24.29,P=0.000;两组患者社会功能评分分别为:(2.62±0.44)分、(1.14±0.21)分,t=25.032,P=0.000;两组患者生理职能评分分别为:(2.54±0.47)分、(1.07±0.29)分,t=21.949,P=0.000。由此可见,观察组患者在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生理职能等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比较结果P<0.05。
2.2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对比。由下表1分析可见,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5.59%线高于对照组66.18%,两组差异比较结果P<0.05。
3讨论
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是一种退行性病变,发病机制尚不明确,临床中认为主要与一下几个因素有关:①年龄,40岁以上中年人发病率约为38%左右、50岁以上发病率上升至50%左右、70岁以上发病率高达80%,其发病率和年龄具有密切的相关性;②女性受到生理因素的影响发病率高于男性;③遗传因素,据调查有骨性关节炎家族史患者发病率明显更高;④运动因素,临床认为运动习惯可能会有一定的关系。手术是临床中主要治疗方案并取得了理想的效果,但术后由于患者对于疾病认识的不足,常常出现反复发作的情况,对患者预后带来了严重的影响。何艳平[2]等人在研究中对膝关节退行性骨性关节并=病患者实施围术期护理干预后,患者HSS评分得到了显著提高,膝关节训练时间、训练次数以及维持训练时间等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提高了患者对疾病的管理水平,促进了膝关节功能的恢复。本研究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实施连续性护理措施后,患者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生理职能均得到了显著改善,有效促进了患者对护理满意度的提高[3]。
综上所述,将连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护中,有效提高了患者生活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是科学、有效的护理方案[4]。
参考文献
[1]李磊,吴昊.关节置换手术时机选择对老年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治疗效果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3):216-217.
[2]何艳平,李容杭,李淑春,等.膝关节压力均衡术治疗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病的围术期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12):94-97.
[3]邓维,潘伟,陈柳娟,等.连续性护理干预对老年退行性骨关节病患者生活质量影响的研究[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8,23(5):499-501.
[4]胡军,陆翊超,惠宇坚,等.中老年膝原发性骨关节炎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江苏医药,2015(14):1640-1642,164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