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以本院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手术室开展手术治疗的87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的意愿对患者分组护理,对照组41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46例实施全程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生理应激反应及心理应激反应指标。结果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心理应激反应在麻醉前焦虑、抑郁评分[(8.6±1.9)分、(24.2±1.7)分]均低于对照组[(12.5±3.3)分、(30.7±2.6)分],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手术室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干预,可以减轻患者的生理、心理应激,护理效果显著。
关键词:全程护理干预;手术室;术中应激反应;影响
本文引用格式:刘水英.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78,81.
0引言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科室之一,是患者疾病治疗、抢救的重要场所。但手术存在创伤性、应激性等特点,且手术造成的疼痛会导致肾上腺皮质功能、丘脑下部亢进,进而使儿茶酚胺、皮质醇等水平急剧上升,对患者生理、心理均造成极大的应激反应,影响患者手术治疗效果。因此,在接受手术治疗期间,加强患者的护理干预极为重要。全程护理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从患者生理、心理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全方面、系统的护理服务。本次研究以87例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为研究对象,探究手术室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对其应激反应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的对象为87例手术室接收的开展手术治疗的患者,所有患者纳入时间为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根据患者意愿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对照组41例,研究组46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开展手术治疗,同意参加本次研究,医院伦理会批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严重肝肾功能障碍患者,认知功能异常患者[1]。对纳入的所有对象均将其数据输入至统计学软件中,分析处理后无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对该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包括患者手术前的常规准备,予以患者每天一次的访视,对患者进行基本的手术宣教,在手术过程中加强患者的体位指导、体征监测等,在手术结束后,对患者开展常规的术后对症指导,并加强患者出院前的宣教,告知患者按照医嘱进行复诊。
研究组:对该组患者采取全程护理干预,具体实施方法如下:(1)成立全程护理小组:由护士长(1名)、护理人员(6名)组成全程护理小组,担任组长的为护士长,所有成员在其带领下分析手术室患者的特点、问题等,并讨论制定相关的护理策略,明确各自的责任,保证护理措施的顺利开展[2,3]。(2)术前护理:在手术前,护理人员增加了对患者的访视次数,由以往的1d 1次,增加至1d 3-4次,并在每次访视中向患者介绍医院的环境、手术室环境,主治医生、责任护士等,做好患者术前的评估工作,掌握患者的病情特点、家庭背景、喜好等,向患者耐心地讲解手术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涉及的问题等,对于存在严重焦虑、抑郁心理的患者,需要积极沟通,分析导致其不良心理出现的原因,并针对性疏导,以消除其负面心理,为患者讲解治疗成功的案例,为患者树立信心。
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前,手术室负责人要调整手术室的温度、湿度,做好手术相关设备的消毒,为患者提供干净、清洁的手术环境[4]。(3)术中护理:在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协助患者取合适的体位,对患者信息进行核对,无误后,准备开展手术,为患者建立外周静脉,实施麻醉诱导,监测患者心率、血压等基本体征指标,保证手术中操作为无菌操作,一旦患者指标异常,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处理,保证手术的安全性,在手术完成后,需要对各种手术器械、物品等进行统计,做好患者的清理工作,在患者体征稳定后,及时将患者送至病房[5]。(4)术后护理:在手术结束后,要继续对患者的体征监测,观察其精神状态、切口情况,对于应用引流管患者,告知患者、患者家属引流管的重要性,在护理中防止发生脱落、弯折,对于长期卧床的患者,需要定时进行翻身,适当按摩,预防压疮的发生,并对患者开展被动肢体运动,防止出现肺不张。心理方面,要多安抚患者,可以通过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术后的疼痛应激,使患者保持良好的心态,促进病情的康复[6]。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生理应激指标(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心理应激指标(放射前、麻醉前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进行观察,探究全程护理干预用于手术室患者护理中对其术中应激反应的影响。焦虑评分评估如下:对患者的焦虑心理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共56分)评估,该量表共包括14个项目,若总分≤7分表示无焦虑情绪,评分超过7分,则分数越高,焦虑症状越严重[7]。抑郁评分标准:应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共68分)评估,该量表中一共包含17个项目,若总分<7分为正常,总分≥7分则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症状,且分数越高,症状越明显[3]。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的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进行处理分析,用(±s)表示,t检验;0.05作为检验的界点值,若检验后P<0.05,表示组间数据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生理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研究组患者心率、收缩压、舒张压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心理应激反应指标对比
在访视前两组心理应激各指标评分统计学处理不存在差异性(P>0.05),研究组在麻醉前的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2。
3讨论
全程护理是一种以现代护理服务价值观为基础,以患者为护理中心,从患者多方面进行护理干预的一种护理模式。与常规护理比较,全程护理具有系统性、全面性的特点,可以为患者提供完整、连续的护理干预,对缓解患者的生理应激反应、心理应激反应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8]。对本次研究结果分析,研究组患者在生理应激反应指标方面,其心率、收缩压、舒张压低于对照组,在心理应激反应指标方面,其焦虑、抑郁评分均低于对照组,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可见手术室患者开展全程护理干预的效果更理想,对患者心理、血压影响波动小,且能明显减轻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对本次研究结果的原因分析在于全程护理可以让患者身心均得到全面的干预,且通过术前访视、宣教等,利于稳定患者的情绪,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使患者以平和的心态接受手术治疗。
综上所述,全程护理在手术室患者中应用,可以减轻患者的手术应激反应,为手术的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保证,是一种有效的护理模式。
参考文献
[1]李琼.手术室优质护理干预对手术患者应激反应、负性情绪及预后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14(6):14-15.
[2]黄玉梅.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杂志,2017,14(9):142-143.
[3]李秀兰.探讨全程护理对外科术后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0):210-211.
[4]蔡建芬.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性及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5(6):129-131.
[5]顾一君,杨琼,郑凤燕,等.全程护理干预对手术室患者应激状况的影响[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1):110-112.
[6]陈瑛.全程护理对手术室患者术中应激及满意度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6,6(9):293-294.
[7]杨雪梅,杜丽慧,曹立春,等.手术室护理干预对肿瘤手术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8,25(S1):293-294.
[8]陈静.手术室全程无缝护理干预对患者应激反应的影响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6(2):251-2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