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近年在临床上治疗肿瘤时应该将肿瘤干细胞作为切入点,并且基于对肿瘤干细胞的靶向调控来治疗肿瘤。另外,中医药在肿瘤的治疗方面也发挥着有效的作用。基于此,文中重点分析了中医药联合干细胞治疗肿瘤的新进展。
关键词:中药;干细胞;肿瘤;进展;思路
本文引用格式:方炼,张海冬,唐雪灵.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肿瘤的新进展与思路[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3-34.
New Progress and Thought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tem Cells in Treatment of Cancer
FANG Lian 1,ZHANG Hai-dong 2,TANG Xue-ling 2*
(1.Guangxi Liutuo Biological Technology Co.,Ltd.,Liuzhou,Guangxi,545001;2.Liuzhou Xinlin Technology Co.,Ltd.,Liuzhou,Guangxi,545001)
ABSTRACT:In recent years,cancer stem cells should be treated as a starting point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tumors,and tumors treatment should be based on targeted regulation of cancer stem cells.In addition,Chinese medicine also plays an effective role in treatment of cancer.Based on this,the paper focuses on analysis of new progress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stem cells in treatment of cancer.
KEY WORDS: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Stem cells;Cancer;Progress;Thoughts
0引言
多年以来,抗肿瘤研究向来以直接杀死肿瘤细胞为导向的抗肿瘤药物研策略正逐渐开始发生变化,“肿瘤干细胞”理论,并且已经从多种肿瘤中将肿瘤干细胞分离了出来,从而为肿瘤的研究和治疗提供了新思路,同时传统中药在干预肿瘤干细胞方向由此方兴未艾[1]。本文对目前肿瘤干细胞中相关中药研究近几年来进展进行评述,以期为中药联合干细胞治疗肿瘤研究提新的方向和策略参考。
1中药干预各类肿瘤干细胞的研究
1.1白血病干细胞。中医理论认为肿瘤的发生、发展是由于机体的正气亏虚、阴阳失衡、毒邪凝聚所致,即“正虚邪实”的过程。田猛等[2]运用扶正固本中药对32例白血病患者进行非清髓单倍体相合造血干细胞移植,结果中药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中药治疗组重度GVHD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扶正固本中药治疗可以减少重度GVHD的发生,改善患者移植后机体免疫状态。滕文静等[3-4]从“活血化瘀”类中药的“祛瘀血”和“生新血”分别与干细胞循环过程及干细胞循环结果相吻合的特点出发,通过活血化瘀类中药探讨骨髓造血干细胞“小生境”CXCR4一CXCL12轴平衡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研究发现干细胞小生境中CXCR4/CXCL12轴在慢性粒细胞白血病可能存在着特殊生物学机制,以及进一步探讨在造血I-细胞生物学行为层的影响,为C mL发病机制的研究找到新突破口。最终证实“活血化瘀”类中药不仅可以干预骨髓造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而且影响“干细胞循环”。
1.2实体瘤干细胞的研究
1.2.1人类乳腺肿瘤干细胞:乳腺肿瘤是常见的肿瘤之一,《黄帝内经·素问》曰:“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金宇等[5]通过实验研究,发现扶正消瘤方能明显抑制人乳腺肿瘤MCF-7细胞体外的增殖,并诱导其细胞凋亡,从而达到抗肿瘤目的。陈喜全等[6]报道中药扶正祛瘤含药血清对乳腺肿瘤干细胞MDA-MB-231的增殖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可能通过调控miR-34a靶基因SIRT1的表达而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凋亡。
1.2.2人类脑肿瘤干细胞:脑肿瘤干细胞具有增殖、自我更新以及多向分化的特点,其肿瘤组织中所占的比例很低,却是肿瘤保持恶性特征的关键所在。吕婷婷等[7]通过对羲术、冬凌草及白花蛇舌草等组成的复方提取物联合更昔洛韦对人巨细胞病毒(HCMV)阳性脑肿瘤干细胞移植瘤进行研究,发现复方中草药提取物和更昔洛韦抑制胶质瘤Pcl-2 mRNA表达的主效应差异有显著性,表明复方中草药提取物联合更昔洛韦对HCMV阳性恶性胶质瘤生长有抑制作用。刘建民等[8]研究了活血化瘀方对C6脑肿瘤干细胞(BTSCs)侵袭能力及TIM P1 m RN A表达的影响,研究证实了桃红四物汤,血府逐瘀汤,抵当汤均能促进TIMP1 mRNA表达,增强对基质金属蛋白酶的抑制作用,从而抑制C6 BTSCs的侵袭能力。
2中医药研究进展
中医药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与智慧的结晶,在肿瘤治疗方面具有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刘云霞等[9]报告益气补肾方具有显著的抗胃肿瘤细胞增殖与转移的作用,机制在于下调胃肿瘤CSC表面标志物CD24、CD44、EpCAM的表达,诱导胃肿瘤CSC良性分化,降低瘤体内CSC比例来达到效果。付杨等[10]观察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可以影响卵巢肿瘤干细胞特性和顺铂敏感性,而逆转卵巢肿瘤对顺铂的耐药性,主要是通过下调ABCC1及其mRNA表达水平使药物流出减少来实现的。杨佩颖等[11]总结发现中药(单味药、中药复方)能扶正固本,减毒增效,延长生存期,提高生存质量,在恶性肿瘤化疗所致毒副反应的预防治疗中具有很好效果。通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12],中医药以其辨证的整体观、构成论的研究方法、辨证论的治疗模式和属于天然药物所特有的低毒性、无耐药性等优势,为我们研究肿瘤提供了新的途径和思路。
3结论
综上所述,大量实验研究结果显示,肿瘤的产生是由于一少部分干细胞发生基因突变而导致的。其中,中医药治疗是我国肿瘤治疗中的一种常用方法,经过长期的临床实践,再加上与放、化疗的配合治疗,在术后还能够避免肿瘤发生转移或复发,因此,有必要将中医药同干细胞进行联合来治疗肿瘤。
近年来对肿瘤生物学的深入了解使人们逐步意识到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并不是治疗肿瘤有效策略之“单极”。肿瘤免疫、肿瘤干细胞、细胞自噬,EMT等研究为抗肿瘤药物开发提供了“多极化”方向。传统中医药治疗疾病以调理阴阳平衡为指导,对肿瘤的直接杀伤可能不是其有益于肿瘤病人的主要机制。这也为目前多数抗肿瘤中药成分在体外杀伤肿瘤细胞的效果很弱这一现象所佐证。中药多成分、多靶点的特性决定了其抗肿瘤作用与机制将体现于肿瘤生物学的方方面面。因此,对中药抗肿瘤作用的评价与机制的阐释,基于中药的新药研发需要结合肿瘤生物学进展采取多种策略和不同方法。
参考文献
[1]陈修平,唐正海,石哲,等.肿瘤生物学研究热点与抗肿瘤中药研发策略[J].中国中药杂志,2015,40(17):3416-3422.
[2]田猛,王磊,刘俊玲,等.扶正固本防治非清髓移植后移植物抗宿主病[J].光明中医,2016,31(04):471-473.
[3]滕文静,周超,秦宝宁,等.从活血化瘀类中药探讨骨髓造血干细胞“小生境”CXCR4-CXCL12轴平衡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辽宁中医杂志,2015,42(06):1159-1161.
[4]滕文静,周超,邓来军,等.从活血化瘀类中药探讨造血微环境与慢性粒细胞白血病[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6,22(01):125-127.
[5]金宇,吴安民,李映红,等.扶正消瘤方对人乳腺癌MCF-7干细胞体外增殖及凋亡的影响[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5(11):1-3+199.
[6]陈喜全.中药扶正祛瘤对乳腺癌干细胞MDA-MB-231增殖、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的研究[J].中国地方病防治杂志,2017,32(11):1293-1294.
[7]吕婷婷,高景云,鲁晓晴,等.中药联合更昔洛韦对HCMV阳性脑肿瘤干细胞移植瘤的作用[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16,52(06):634-638.
[8]刘建民,黄良文,胡鹏,等.活血化瘀中药对C6脑肿瘤干细胞侵袭能力及TIMP1 mRNA表达的影响[J].新中医,2013,45(08):192-194.
[9]王娜,刘云霞,徐叶峰.益气补肾方下调胃癌干细胞表面标志物表达抗肿瘤增殖转移的实验研究[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03):708-711.
[10]付杨,夏霁,韩凤娟.理冲生髓饮有效组分对卵巢癌干细胞调控相关基因及顺铂耐药性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J/OL].中国全科医学:1-2+6
[11]杨佩颖,贾伟颖,赵林林,等.中药对化疗后骨髓抑制的调节作用[J].湖南中医杂志,2014,30(05):172-173.
[12]庄静,孙长岗,梁艳,等.肿瘤干细胞学说及相关性中药作用机理的研究[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8(03):275-2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8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