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4:27: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析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和效果。方法取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列表法分设组别。予以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比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结合病症不同对其采取对症护理干预。观察二者的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以及护理满意率。结果对比组患者的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对比组护理满意率为74.3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不同时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工作针对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睡眠障碍降低。

关键词:康复护理干预;帕金森病;护理满意率;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素丽.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295-296.

0引言

在神经内科疾病中帕金森病是一种临床多发且常见症,以老年者为主要病发群体,能对其生活能力带来严重影响。对患者行诊疗期间,在保证诊断准确的情况下分析患者病情,并结合具体情况对护理干预措施合理制定,对改善患者病情、康复效果进一步提升具有重要作用[1]。现就对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情况进行归纳。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病例以2017年4月至2019年5月为时限,取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列表法分设对比组与研究组。在对比组(n=39)患者中,男21例,女18例;年龄61-82岁,均龄(72.5±2.3)岁;病症分期:4例I期,12例II期,8例III期,9例IV期,6例V期。在研究组(n=39)患者中,男22例,女17例;年龄62-83岁,均龄(73.6±2.2)岁;病症分期:3例I期,14例II期,7例III期,10例IV期,5例V期。对比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组间性别、年龄和病症分期等数据相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分期标准[2]

单侧受影响,但机体平衡性不会受影响,与上述阐述相符即I期;双侧受影响,但机体平衡性不会受影响,与上述阐述相符即II期;能影响机体平衡性,但患者能自理生活,与上述阐述相符即III期;大范围活动能力丧失,自行站立与走动功能尚存,与上述阐述相符即IV期;坐轮椅、卧床,生活无法自理,需要他人帮助,与上述阐述相符即V期。

1.3纳入与排除标准

1.3.1纳入标准


经临床体征、症状和病史诊断,所有被选患者均已确诊为帕金森症;无恶性肿瘤病症者;对于此次研究所有对象均知晓同意并已签字。

1.3.2排除标准

伴器质性病变者;伴免疫系统病症者;伴肝肾等严重脏器功能异常者。

1.4方法

予以对比组患者常规护理措施。在对比组的基础上,予以研究组患者结合病症不同对其采取对症护理干预:①对于疾病为I期者,单侧机体受疾病影响,功能减退幅度小或得以保留。通过向患者展示人体解剖图,把肢体解剖特征简单告知患者,并引导患者适当活动患肢关节,3次/d,10-15min/次。对于部分伴焦虑、紧张患者,应积极主动和患者沟通交流,帮助其树立信心,从而有助于心态调节[3-5]。②对于II期者,双侧机体受影响,然而存在自身平衡性,所以双侧肢体功能训练的及早开展非常重要,同时还要强化其耐力,使体态能最大程度恢复,并将四周提供舒展性训练做好。利用听觉与视觉的暗示,提高患者交流技能。另外,为防止患者病情恶化,对康复训练方案予以制定,如肢体或面部康复训练。鼓励患者日常活动独立包括系鞋带、洗漱等,避免肢体功能退化。③对于III期者,指导患者运动功能,使其活动安全性提升。走路时可借助拐杖。患者坐位时,一般站立难度较大,因此应准备较高的凳子、床等。指导患者进食、穿衣和如厕,有助于自理能力的提升。为患者准备胶底鞋,避免发生防滑情况。④对于IV期者,帮助患者将平衡功能恢复,从坐位逐渐过渡至立位,确保重心移动训练的有效性。行康复训练时,指导患者行直立位,双眼直视前方,行走路康复训练时指导患者尽量把腿抬高,落地时足跟先落,摆动双臂。⑤对于V期者,定期按摩患者肌肉、关节与患肢,促进血液循环,能使并发症的发生降低。每日擦拭患者身体1次,衣物尽量以宽松与舒适为主,定期更换,注意卫生,避免压疮发生[6]。

1.5评价标准[7]

实施PDSS量表(帕金森病睡眠量表)评定干预后患者睡眠状态情况,量表评分为0-10分,其中0为很差,10分为非常好;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睡眠质量越好。

实施Barthel指数评定干预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情况,量表项目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患者生活自理能力越好。

实施SF-36(生活质量量表)评定患者干预后生活质量情况,量表项目为100分,评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

在此次研究中,对于护理满意度的评定是以本院自制满意度调查量表的形式进行,100分为总分,评定标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标准评分为>82分、85-60分和<60分。

1.6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用SPSS23.0软件,组间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评定用t检验,组间护理满意度评定用卡方检验。P<0.05指对比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对比


对比组患者的睡眠状态、生活质量和生活自理能力评分均明显低于研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护理满意率对比

对比组护理满意率为74.36%,明显低于研究组的94.8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3讨论

本研究以本院接收的帕金森病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结合患者具体病情阶段开展康复护理干预,有助于患者治疗针对性的提升,对患者预后效果的提高具有重要作用,有较好临床应用价值。其原因是,康复护理是一种新型护理方法,通过把患者具体病情状况作为依据开展针对性康复训练,能有效降低功能障碍情况发生,使患者日常活动能力有所提升。另外,开展康复训练时,应加强对情绪管理与安全管理的重视,把患者安全问题放在首位,避免二次受损情况发生。患者训练时患者家属和护理人员应全程陪同,使患者在训练期间能有安全感,使康复训练的开展更顺利。

在李燕[8]研究中,以接收的帕金森病患者60例为对象,分设组别并予以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其中,对照组患者实施一般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则依照患者不同时期病症情况采取对症护理干预。其结果显示,对照组PDSS评分、生活质量评分和Barthel指数评分均低于观察组(P<0.05)。说明,依照患者病情采取对症康复护理措施,能降低睡眠障碍发生,生活质量改善。上述研究内容与本次研究报道相符。

总之,对不同时期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干预,对患者护理工作针对性的提升具有重要作用,同时还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提升,睡眠障碍降低。

参考文献

[1]陈赛钗.微信平台在帕金森病患者出院后延续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天津护理,2018,26(6):694-697.
[2]张文琴,陈赛莲,张丽香.老年帕金森病患者康复护理的效果分析[J].蛇志,2017,29(2):200-201.
[3]蔡月梅,王丽芳,张秋云.帕金森患者的认知功能与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1):132-133.
[4]吴珊,李霞.对帕金森病患者进行家庭护理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当代医药论丛,2017(22):262-263.
[5]郭思.老年帕金森患者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的效果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41):260-260.
[6]陶东霞,马兰,王延莉,等.延续性家庭护理干预对帕金森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6,1(8):21-22.
[7]关红玲.帕金森病患者的康复护理效果探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3):164-166.
[8]李燕.帕金森病不同时期康复护理干预及效果[J].家庭医药.就医选药,2017,6(6):125-1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5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