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泌尿外科尿路感染100例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3:37:2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泌尿外科尿路感染患者实施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并分析检测结果情况。方法将本院泌尿外科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患者作为研究资料,收集患者的清洁中段尿作为检测标本,共计100份,并按照严格的规范实施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结果在100份尿标本中培养出致病菌株40株,较多的为肠杆菌科致病菌,排在第二位的是真菌,然后是肠球菌。根据选药结果表示,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的是肠杆菌科,接下来是丁胺卡那霉素,其对妥布霉素的敏感性最高,泌尿道最先选择的药物为诺氟沙星,对这种药物具有较高的敏感性。此对真菌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具有较高的敏感性。对肠球菌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高,环丙沙星敏感性最高。结论通过检测分析我们可知,在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的致病菌中主要包括的是:肠杆菌科、真菌、肠球菌,临床上主要应用诺氟沙星和妥布霉素、环丙沙星和氟胞嘧啶、两性霉素这些药物开展治疗。

关键词:泌尿外科;尿路感染;细菌培养;药敏试验

本文引用格式:付彩平.泌尿外科尿路感染100例患者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77,185.

0引言

在泌尿外科中发生尿路感染的患者数量较多,常常要采取尿液的细菌培养与药敏分析,但是泌尿外科由于受试者不规范采集标本致使检测结果不准确,同时随着抗生素的滥用情况增多,多重耐药菌株种类复杂多样,这些均严重阻碍着对患者顺利开展治疗[1]。由此可见,分析相关病原菌的耐药性是非常重要的步骤,通过分析明确不断提高尿液标本的阳性检出率,使得污染率不断降低。下面将相关情况汇报如下:

\

 
1研究材料与方法

1.1菌株来源


研究资料为本院泌尿外科在2016年至2018年期间收治的100例尿路感染病人,并收集患者的清洁中段尿标本100份作为检测标本。其中男性患者有70例,女性患者有30例;患者的年龄为25-65岁,中位年龄为44.5岁。全部患者均明确诊断且签署知情同意书。

1.2采样

采集尿液标本要严格按照相关操作规范实施操作,均在患者用药前采集尿液标本,采集前确保患者尿道(女性患者还要清洁外阴)是清洁干净的,然后用指定容器采集患者的中段尿液,合理储存标本并及时送检[2]。

1.3细菌培养

首先要实施定量接种操作。培养标本,在制定环境下实施培养(35℃),培养时间为24h,严密观察菌落的形态、计数、涂片等情况,泌尿道感染的诊断标准为:革兰阴性杆菌菌落计数>105CFU/ml、革兰阳性球菌计数>104CFU/ml。

1.4生化鉴定、药敏试验

在实施药敏分析的过程中要严格按照规范的操作步骤实施。质控菌株:大肠埃希菌ATCC25922,铜绿假单胞菌ATCC27853,金黄色葡萄球菌ATCC25923。

2结果

2.1统计尿标本细菌检出率情况


在分析的100份尿标本中,共计培养出的致病菌有40株,细菌检出率为40%,未检出致病菌30例(30%),检出两种以上细菌生长30例(30%)(建议重取标本)。经过分析我们发现,阳性检出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

2.240株致病菌分布情况详细情况见表1。


\



2.3主要致病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性

依据选药结果显示,对美罗培南敏感性最高的是肠杆菌科,对丁胺卡那霉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妥布霉素,诺氟沙星是治疗泌尿道疾病的首选药物,其对真菌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的敏感性最高。对肠球菌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的敏感性最高,环丙沙星敏感性最高[3]。

3讨论

3.1分析尿标本细菌检出率情况


在泌尿外科中尿路感染具有较高的发病率,经过相关统计结果显示,尿路感染的发病率呈现出逐年不断升高的趋势[4],治疗疾病十分重要,通常情况下主要应用抗生素治疗患者。但是对着抗生素应用的广泛性与普遍性,不规范使用药物问题也日渐凸显,此外,就是患者对标本采集不规范导致检测准确率不断降低。本研究统计结果显示,我们在本次研究中一共分析了100份尿标本,并通过培养,共计培养出致病菌40株,细菌检出率为40%,未检出致病菌30例,检出两种以上细菌生长30例。通过分析比较我们发现,阳性检出率呈逐年降低的趋势[5],分析原因,可能是患者在送检标本前用过抗生素药物。两种以上细菌生长率非常高,我们通过分析,认为导致这种情况发生的原因:在留取尿液标本的时候一系列操作是欠规范的。由此,嘱患者在采集尿液前不要使用抗生素,并且规范尿液采集行为[6]。

3.240株致病菌分布情况

经过检测我们了解到,肠杆菌科致病菌居多,其次依次为假丝酵母菌、屎肠球菌。由真菌引起的尿路感染率要比肠球菌造成的尿路感染率高,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可能是泌尿外科疾病。

3.3致病菌药敏结果

经过实施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为:对美罗培南具有较高敏感性的是肠杆菌科,然后为丁胺卡那霉素,此外,头孢西丁、哌拉西林敏感性也比较高。而敏感性最低的是氨苄西林。泌尿道感染首选药诺氟沙星较高,对妥布霉素的敏感性较高。对氟胞嘧啶和两性霉素敏感性最高的是假丝酵母菌。而对万古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性最高的是肠球菌。临床上治疗泌尿道疾病主要应用四环素,然后为环丙沙星,敏感性最低的为氨苄西林[7]。

总之,通过检验分析我们可知:导致泌尿外科患者发生不良情况的致病菌主要有:肠杆菌科、真菌、肠球菌,临床中治疗疾病主要应用抗生素主要有:诺氟沙星、妥布霉素,这两种药物为首选药物,然后还包括:头孢西丁、哌拉西林,这两种药物为选择性用药,在选用这两种药物的时候要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应用,不宜用于单纯性尿路感染初治病例的药物为丁胺卡那霉素,美罗培南一般用于对头孢菌素耐药的细菌治疗。假丝酵母菌感染者主要应用氟胞嘧啶、两性霉素治疗,注意要合理应用抗生素[8]。

参考文献

[1]杨玲,翚缨.1392例尿液标本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吉林医学,2010,31(19):3006-3007.
[2]曾成林,杨湛斐.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及药敏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6(7):503-504.
[3]张秀红.185例尿液细菌培养及药敏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735-736.
[4]方靖,汪宏,姚永兴.老年男性尿路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1,9(4):55-56.
[5]王正松.237例尿路感染患者的细菌培养及药敏分析[J].感染.炎症.修复,2011,12(2):114-114.
[6]吴学发,欧忠剑,万能杰.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与细菌培养在尿路感染诊断中的应用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6(4):8-8.
[7]乔庐东,陈山,杨勇,etal.国内不同类型下尿路感染患者尿路病原菌构成及药敏分析的多中心研究[J].中华泌尿外科杂志,2015,36(9):690-693.
[8]耿新惠.细菌培养与尿沉渣细菌定量分析对28例尿路感染患者临床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79):154,1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