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9 13:05: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本文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方法本文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2016至2018年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分为甲组、乙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针对甲组患者应用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针对乙组患者应用五肽胃泌素治疗方式,随后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结论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应用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五肽胃泌素治疗方式。

关键词:慢性萎缩性胃炎;消化内科;临床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赵晓春.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00+102.

0引言

慢性萎缩性胃炎属于消化内科中发病较高的慢性疾病,主要分为多灶萎缩性胃炎以及自身免疫性胃炎两种,主要临床表现有恶心、食欲不振、腹部不适等,具有治疗周期较长、自预后效果较差、病情易反复、根治难度较大等特点[1-2]。为此,本文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2016至2018年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分析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式及效果。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本文选择我院消化内科在2016至2018年接收的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50例,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25例患者。对照组中,男13例,女12例;患者年龄45-70岁,平均(55.14±2.14)岁,病程为0.45-6.14年,平均(3.14±0.65)年;实验组中,男12例,女13例;患者年龄47-67岁,平均(54.52±2.56)岁,病程为0.56-6.04年,平均(3.23±0.64)年。

1.2实验方法。针对甲组患者应用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针对乙组患者应用五肽胃泌素治疗方式,具体如下。

1.2.1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针对甲组患者,医护人员需要进行弱酸治疗,前提是对患者进行了五肽胃泌素测定、且测定结果显示患者为无酸或低酸状态,保持1天3次、每次1匙(或者是选择1-1.5 mL浓度为10%的稀盐酸)的频率为患者提供米醋[3]。同时配合应用胃蛋白酶合剂,保持1天3次、每次10 mL的频率。最佳的服药时间是每餐后半小时后,具体应用剂量需要医护人员视患者病情而定,连续对患者进行3个月治疗[4]。

1.2.2五肽胃泌素治疗方式:针对乙组患者,对患者进行了五肽胃泌素测定、且测定结果显示患者为无酸或低酸状态,在早餐前半小时通过肌肉注射方式为患者注射五肽胃泌素,保持1天1次的注射频率;自第3周开始,改为2天1次的注射频率;自第4周开始,改为每周2次的注射频率;自第5周开始,改为每周1次的注射频率,连续对患者进行3个月治疗。

1.3观察指标。本次实验选择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复发率为观察指标,治疗有效率统计分为显效(患者临床症状基本消失,且食欲恢复正常)、有效(患者临床症状有所改善,且食欲有所依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未得到改善,且食欲未得到改善)三种。

1.4数据处理。本次统计学处理使用SPSS 19.2.0软件,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取卡方检验法,计量资料以(
±s)表示。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有效率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详见表1。


\
 

2.2复发率统计结果。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详见表2。


\

 
3讨论

我国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率较高,患者患病后会出现恶心、呕吐、腹痛、嗳气等症状,这些症状同时也是胃癌早期临床症状,随着病程的延续,患者病情会加重,严重情况下会引发胃癌[5-6]。慢性萎缩性胃炎发病和年龄有一定关系,年龄超过60岁的群体更容易患病,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慢性萎缩性胃炎的发病情况在逐渐向年轻化方向发展,其致病机理有胃动力不足、胃黏膜萎缩、血压循环较差、分泌功能减退、幽门螺杆菌感染、饮食不当、受外界环境因素较多、胃粘膜数量降低、胃肠道血流不足、生活压力较大、未按时吃饭等。由此可见慢性萎缩性胃炎需要得到及时有效治疗,以此来避免疾病对患者生活质量造成过多影响[7-8]。

本次实验中应用的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其治疗药学原理是改善患者胃酸,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能够起到一定治疗效果。本次实验中应用的五肽胃泌素属于一种胃肠黏膜保护剂类型药物,其治疗胃溃疡等疾病有着十分显著的效果,并且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胃粘膜。此外,五肽胃泌素还有利于胃液中高分子糖蛋白、再生防御因子的形成与再生,这为肠胃黏膜受损修复提供了有利条件,同时可以避免胃肠道黏膜流血[9-10]。

本次实验数据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6%,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92%。实验组患者的复发率为4%,对照组患者的复发率为8%。为此,针对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医护人员可以选择应用弱酸联合胃蛋白酶合剂治疗方式、五肽胃泌素治疗方式。

参考文献

[1]义西求措.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A3:78+85.
[2]刘阿倩,林运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4:20472-20473.
[3]钱额莫胡.探讨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有效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53:10376.
[4]耿咏红.三联疗法治疗消化内科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3:54+58.
[5]张志宏.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1):82.
[6]林保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77-78.
[7]张凤琴.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心理月刊,2018(12):91.
[8]孙莉,牛柯.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消化内科临床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4):65+77.
[9]刘华裕.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方法研究[J].心电图杂志(电子版),2018,7(03):95-96.
[10]夏建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的消化内科临床治疗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67):7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1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