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总结颈椎病的X线片特点,为提高X线的临床诊断价值提供参考。方法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2例颈椎病患者,对其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12例颈椎病患者,94例出现生理曲度异常,X线片征象为生理弯曲线消失或出现垂直线变直、侧弯或后突等。89例出现骨质增生,其中又以椎体增生为主。椎间孔和椎间隙异常,韧带钙化或骨化也较为多见。结论大多颈椎病患者的临床症状符合X线片表现,X线检查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掌握颈椎病X线表征,同时结合临床症状有利于提高对颈椎病的确诊率。
关键词:颈椎病;X线片;诊断效果;应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牛灵芝,蔡龙龙,卢媛媛,等.颈椎病X线片的特点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03+215.
0引言
颈椎病又称颈椎综合征,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骨性疾病[1-3]。其病情复杂,而且迁延不愈,较易反复,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临床主要将颈椎病分为颈神经根综合征、脊髓型颈椎病、增生性颈椎炎、混合型颈椎病等。过去颈椎病多发于高于45岁的中老年人群,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尤其是电子设备的广泛使用,因多种不良生活、工作习惯的影响,我国该病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呈现低龄化的发病趋势。该疾病常见的临床表现为头痛眩晕、视物模糊、颈背疼痛、肩关节酸痛、上肢麻木、下肢乏力行走困难等,严重影响患者的日常生活[1]。鉴于此,应对颈椎病患者进行早诊断、早治疗,以改善患者预后。对颈椎病的检查通常采用X线检测,因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显示直观全面,且更适应于基层医疗机构使用[4-5]。本文目的在于总结分析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特点,为提高颈椎病的临床诊出率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选取我院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112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他们的X线检查结果进行回顾分析。其中男52例,女60例;患者年龄在24-68岁,平均(40.2±6.3)岁。颈椎病病程均在5个月至7年范围内,所有患者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颈肩疼痛、上肢麻木、下肢乏力、眩晕、耳鸣、视觉模糊、颈后压疼,且活动时症状明显等临床症状,由我院医师诊断,患者均患有颈椎病。
1.2研究方法。采用X线机对所有患者的病症情况进行检查诊断,所有患者均按常规方法摄片,包括站立标准颈椎正位、侧位,对特殊患者进行颈椎斜位、过伸过屈位进行摄片。观察患者是否存在椎间隙病变、椎间孔变形、勾椎关节异常、颈椎棘突间距离、椎管病变、韧带病变、椎体增生等相关颈椎病变。主要对颈椎病患者的X线诊断情况进行研究,分析患者的X线片的特征为临床颈椎病的诊断提供参考。
1.3统计学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对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检查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主要体现在如下几方面。
2.1骨质增生。由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结果显示,有89例出现骨质增生的情况,所占比重为79.46%,主要发生于中下颈段,其中又以椎体增生为主,表现为椎体边缘密度增高、边缘不规则或呈唇突骨刺状增生。并以椎体后下缘的发生率较高,其次为椎体前下缘骨刺。
2.2生理曲度异常。由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结果显示,有94例患者颈椎出现生理曲度异常,所占比重为83.93%,X线片显示为生理弯曲线消失或出现垂直线变直、侧弯或后突等改变。其中生理曲度变直68例,侧弯15例,后突11例,生理曲度变直的结果较为多见。
2.3椎间孔和椎间隙异常。112例颈椎病患者患者中,有91例患者颈椎出现椎间隙变窄,所占比重为81.25%,X线片显示椎间隙变窄,在正位片表现为左右间隙不等宽,椎体表面形成骨刺。椎间孔改变患者有46例(41.07%),X线片显示椎间孔缩小明显,椎体后缘骨刺形成,或呈现哑铃状或不规则状。
2.4韧带钙化或骨化。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片结果显示,有22例出现颈部韧带钙化或骨化,所占比重为19.64%,其中又以前韧带钙化最为多见有17例,X线片呈两端圆形的短柱状阴影。
3讨论
颈椎病是临床中常见的一种颈椎退行性疾病,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但近些年,随着电子设备的普及,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之发生变化,长期的用电脑、玩手机会使颈部肌肉保持长期的紧张状态,这使得颈椎病患者人数剧增,颈椎病发病人群呈年轻化趋势[6]。颈椎病发病机制多样,其中主要为机体出现积累性劳损,使颈椎间盘及关节间软骨等发生退行性改变,使得退变部位周围组织、脊髓神经等受损发生病理改变,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颈椎病患者临床表现多样,多出现颈背部疼痛、局部肌肉酸痛,肢体感觉异常、上肢麻木、下肢无力,头痛、头晕、视觉障碍、耳鸣等,一旦发病,治疗恢复较慢,严重影响人们的正常生活。因此,对颈椎病的尽早确诊,对疾病治疗和后期康复的意义重大。X线检查作为临床常用的检查方法,可为该病诊断提供重要确诊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采用X线检查观察患者的生理曲度、椎间隙和椎间孔、骨质增生情况、韧带钙化等影像表现特征,为颈椎病的确诊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本研究通过对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平片的结果进行分析总结,为临床确诊颈椎病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在112例患者中,青年患者X线片多表现为颈椎的生理曲度变直,颈椎失稳,多为颈型颈椎病,中老年患者X线片则多表现为颈椎间盘突出、骨质增生,突出的椎间盘或骨刺易刺激或压迫颈椎周围相关神经或血管,多以神经根型、椎动脉型、脊髓型、交感型颈椎病为主。本研究结果显示,112例颈椎病患者中,颈椎生理曲度异常占83.93%,表明颈椎生理曲度异常是颈椎病最常见的临床X线征象,其中又以曲度变直较为多见。颈椎生理曲度异常通常与椎间盘退变、椎间隙变窄、受累椎体滑移或旋转等有关。当长期使颈椎姿势不良,易使颈部肌肉僵硬,会影响颈椎的稳定程度,导致颈椎曲度出现异常。此外,椎间盘退行性病变一般会导致颈椎正常曲度消失。由112例颈椎病患者的X线征象显示,有79.46%的患者表现为椎体骨质增生,主要发生于中下颈段,有研究认为其主要是因颈椎的活动度、活动频率高、负重大,纤维环移位受压增大,颈椎边缘长期被损害,使软骨退化引起椎体变形,椎间盘变窄,继发椎体边缘骨质增生,是骨质增生的好发椎体。本研究表明,X线检查在颈椎病的诊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显著的临床应用价值。熟练掌握颈椎病X线表征,同时结合临床症状,可显著提高颈椎病确诊率,值得进一步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曲建波.颈椎病X线诊断分析探讨[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7(02):182.
[2]Que,Q.,et al.,Effectiveness of acupuncture intervention for neck pain caused by cervical spondylosis:study protocol for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J].Trials,2013(14):186.
[3]Sun,Y.Q.,et al.,Effect of total disc replacement on atypical symptoms associated with cervical spondylosis[J].Eur SpineJ,2013.22(7):1553.
[4]Yu X,Ming L,Meng L,et al.Classifying cervical spondylosis based on X-ray quantitative diagnosis[J].Neurocomputi ng,2015(165):222-227.
[5]Zhang J,Lv L,Shi X,et al.3-D reconstruction of the spine from biplanar radiographs based on contour matching using the Hough transform.[J].IEEE Transactions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2013,60(7):1954-1964.
[6]Moon M S,Yoon M G,Park B K,et al.Age-Related Incidence of Cervical Spondylosis in Residents of Jeju Island[J].Asian Spine J,2016,10(5):857-86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