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3例。对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展开心理护理。分析不同护理措施对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结果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并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可推广应用。
关键词:心理护理;精神分裂症;服药依从性
本文引用格式:邹晶,张显珍.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18+320.
0引言
精神分裂症是常见的重症精神疾病,病程较长,容易反复,且具有较高的致残率。精神分裂症的产生机制并无明确定论[1]。治疗主要实施药物疗法。但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而言,如何提高用药依从性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当前,在患者服药期间可实施相应的护理措施。而心理护理对患者后期康复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文分析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接收精神分裂症患者86例。经诊断所有患者均符合精神分裂症的判断标准。采用双盲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均43例。对照组男26例,女17例,患者年龄为32-66岁,平均(44.6±4.9)岁。病程2至30个月,平均(14.9±3.5)个月。观察组男25例,女18例,患者年龄为30-66岁,平均(45.3±4.3)岁。病程3-32个月,平均(15.1±3.3)个月。两组患者的一般性资料并无实质性差异,可进行对比。
1.2方法。所有患者均接受抗精神病药物治疗与常规的护理措施。主要有用药、运动、饮食与日常生活护理。在此基础上观察组患者展开心理护理。具体操作如下:
(1)制定护理方案。护理人员应进入病房,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通过与患者积极有效的沟通交流,了解其情绪状态,赢得患者信任。依据患者病情与发病情况展开针对性的护理措施。
(2)寻找护理根据。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期间,护理人员可查询资料、文献找到更多的自愿。大部分家属对患者病情缺乏准确、客观的认识,导致其在与患者沟通,予以患者安慰时缺乏针对性。对此,护理人员可对家属展开知识教育,以便家属能够积极参与到患者治疗中,促进患者康复。护理人员可充分了解患者的兴趣爱好,鼓励患者参与娱乐活动。将娱乐活动注入到患者治疗中。为患者提供良好的睡眠环境,确保患者睡眠质量。
(3)生活技能训练。精神分裂症患者已丧失部分生活能力[2]。护理人员可在其恢复阶段对其生活技能进行训练,逐步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而这些技能能够为患者回归社会生活提供必要的基础,促使患者病情康复后快速适应社会生活。
(4)科学服药训练。不少患者对服药存在一定的畏惧心理,导致出现不科学服药的情况。护理人员应纠正患者这种心理,告知其恢复期继续服药的科学性与重要性。同时根据患者服药后的反应,指导如何减轻副作用,消除患者服药恐惧心理。在提供心理护理服务的过程中,护理人员可定期评估患者心理状态。针对心理状态不合格的患者,还需展开针对性的心理补救措施。对于可能出现的意外情况需提前告知,以免患者出现因缺乏专业知识而出现心理恐慌。
1.3观察指标。采用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定患者的精神状态,并比较两组患者服药依从性。
1.4统计学分析。研究活动产生的各类数据使用软件包SPSS 19.0检验。计量资料应用均数(±s),并利用t检验组间差异;(%)则表示计数资料,χ2检验表明组间;如P<0.05,则说明数据符合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患者精神病评定量表评分无区别,护理后均改善,且观察组患者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护理前对照组与观察组BPRS评分分别为(82.4±2.4)分、(83.1±2.1)分,护理后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BPRS评分分别为(73.2±4.2)分、(45.8家家爱男。2)分,检验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且观察组患者服药依从性优于对照组,差异符合统计学意义(P<0.05),详情见表1。
3讨论
精神分裂症是严重的精神疾病,秉承前沿、反复、致残率高。发病原因至今不明,主要住院接受药物治疗。但患者治疗期间容易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降低治疗依从性。而患者治疗效果与后期复发具有紧密的联系[3-7]。为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有必要为其提供相应的护理措施。心理护理是护理人员沿用心理学方面技术,对患者展开科学、适当的沟通方式,帮助患者改变错误或不良的认知与行为习惯,以促进患者康复,提高患者的心理呢不给力。在精神分裂症认识不断加深的过程中,心理护理对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逐渐凸显出来,有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并能够促进患者康复。但对于心理护理对患者构成的影响,还需患者与家属的积极配合[8-15]。因此,在实施心理护理的过程中,有必要为患者家属展开知识讲解,促使患者家属能够协助护理,采取有效的方式对患者进行疏导,促进患者康复。在此次研究活动开展的过程中,观察组患者接受心理护理。结果表明观察组患者的各项指标均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为精神分裂症患者提供心理护理可改善患者精神状态,并提高服药依从性,促进患者心理健康,可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裴立新.综合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及负性情绪的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4(2):248-248.
[2]吴丽媛,刘文广.综合护理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7,55(3):143-145.
[3]冯亚敏.心理护理对改善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1):245-246.
[4]张淑艳,高海英,张继青,等.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医学与哲学,2011,32(4):67-68.
[5]赵振虹.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19):96-96.
[6]崔文秀.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自知力和依从性的影响[J].
中国民康医学,2015,27(24):107-108.
[7]黄碧琴,林雪梅,蔡丽琴.心理护理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3,25(3):118-119.
[8]高班玲,孙碧梅,张欢英.家庭干预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基层医学论坛,2010,14(S1):129-130.
[9]朱培荣,吕灯兰,梁娟“.希望重塑”团体心理辅导对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当代护士(下旬刊),2018,v.25(08):147-149.
[10]鲍丽新,闻会英.整体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的影响[J].河北医药,2006,28(7):660-661.
[11]曾妙容,蔡燕玉,彭燕萍,等.健康教育对住院男性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依从性的影响[C]//中国心理卫生协会残疾人心理卫生分会学术交流会.2008.
[12]胡雪梅,陈超,李华军,等.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9):110-112.
[13]杜美青,王福华,李爱华.心理护理对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6):113-114.
[14]杨迎兰,张跃坤,赵丽琼.个性化心理护理对长期住院精神分裂症患者住院态度及依从性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12):1534-1534.
[15]段丽贞.心理护理对抗120例精神病药所致闭经患者服药依从性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1,23(9):1133-113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