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运用负压封闭引流联合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收治的96例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急诊清创+一期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高,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同时,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临床上给予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可以改善踝关节功能。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胫骨Pilon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临床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张伟祥.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77+80.
0引言
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是比较常见的一种骨科疾病,其发病与高能量创伤有关,因为胫骨中下1/3段血运较差,再加上软组织菲薄,治疗难度大,容易出现诸多并发症如骨折延迟愈合、关节功能障碍以及骨髓炎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恢复[1]。当前在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时,手术是常用的一种方法,尤其是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但是无法获得满意疗效。因此,本文对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运用在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治疗中的临床价值进行了探讨,如下报道。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4月至2017年9月我院收治的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96例为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法将其分为两组,每组48例。对照组年龄(38.1±4.5)岁,其中女20例、男28例,Gustilo分型:27例为Ⅱ型、11例为Ⅲa型、10例为Ⅲb型,受伤原因:10例为高空坠落伤、38例为车祸伤;观察组年龄(38.3±4.6)岁,其中女21例、男27例,Gustilo分型:28例为Ⅱ型、12例为Ⅲa型、8例为Ⅲb型,受伤原因:11例为高空坠落伤、37例为车祸伤。两组患者的受伤原因、疾病分型等资料无可比性(P>0.05)。
1.2方法
1.2.1切开复位内固定术:两组患者均行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即术前运用碘伏、盐水以及双氧水对创面进行彻底冲洗,将坏死的肌肉、肌腱以及皮肤等组织清除干净,彻底清除组织碎片、血凝块以及创口异物,对受损血管神经进行修复,然后再行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操作如下:先对腓骨进行复位固定,恢复肢体力线和长度,再复位固定胫骨远端骨折,尤其是后唇、前外侧以及内踝的骨折块,然后对干骺端骨质缺损处进行植骨,行自体髂骨或同种异体骨移植,最后对骨干和干骺端进行重建,于胫骨前侧或内侧运用松质骨螺钉和三叶草钢板进行固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于骨折粉碎严重的患者,则运用松质螺钉或克氏针进行简单内固定后,再采用石膏外固定。
1.2.2负压封闭引流术: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再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即将创面缺损大小作为基本依据,选择VSD材料,将创面封闭,然后与中心负压相连接,调节负压至300-450 mmHg,在冲洗管中缓慢滴入0.9%氯化钠溶液,术后每5-7 d对VSD材料进行1次更换,当创面出现新鲜肉芽时,则行植皮术或皮瓣转移术,对软组织或局部皮肤缺损进行修复。
1.3观察指标。分别观察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骨折不愈合、软组织感染以及踝关节功能不良等,并计算并发症发生率。
1.4疗效判定标准。评价踝关节功能:①优。患者踝关节无肿痛,可以自如活动,且步态正常;②良。患者的踝关节出现轻微肿痛,活动度能够达到正常的3/4,且步态基本正常;③可。患者的踝关节活动度为正常的1/2,但是活动时存在疼痛感;④差。踝关节肿胀,跛行,且存在静息或行走痛[2]。
1.5统计学分析。本次数据采用SPSS 12.0软件分析,运用χ2检验组间计数资料比较,以P<0.05表示有差异。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比较。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踝关节优良率高,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术后并发症对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讨论
Pilon骨折是比较严重的一种骨折类型,往往合并软组织损伤,再加上周围血供差,骨折愈合难度大,通常在临床治疗中,及时清创后行石膏固定或跟骨牵引,然后再行二期开放复位内固定,但是在延期二期手术中,由于血肿机化和少量骨痂生长等因素增加了复位难度,从而导致二次损伤[3]。有研究发现,通过给予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术,能够使骨折断端的稳定性提高,减少二次手术创伤,但是因为术中置入钢板内固定物和软组织的水肿、破损,增加了创口的闭合难度,容易诱发切口感染或皮肤坏死[4]。而负压封闭引流(VSD)作为修复创面的一种新方法,通过给予患者持续的负压冲洗和创面封闭,可以隔离外界对创面的污染,使患者的感染发生率降低,从而有效预防血肿或组织坏死[5]。同时,在负压封闭引流中,不仅可以彻底引出创面渗出物,减少感染扩散和局部毒素的吸收,还能改善局部组织肿胀情况,加快肉芽生长,从而促进创面愈合[6]。
综上所述,临床上给予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患者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不仅可以减少术后并发症,还能提高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有助于改善患者预后,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干杰.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负压封闭引流联用对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治疗价值观察[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94):23-24.
[2]曹晓东.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胫骨开放性Pilon骨折的疗效探讨[J].中外医疗,2018,37(01):95-97.
[3]达迪力·阿不力米提.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疗效[J].新疆医学,2017,47(12):1412-1414.
[4]刘海龙.用急诊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术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5):290-291.
[5]陈仲育.切开复位内固定联合负压封闭引流治疗开放性胫骨Pilon骨折的效果分析[J].福建医药杂志,2015,37(03):43-45.
[6]程永涛,王维,赵岩,等.外固定支架与有限内固定及负压封闭引流修复GustiloⅡ、Ⅲ型关节骨折:时效性与分阶段概念[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5,19(04):554-5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6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