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观察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8 13:36:5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选取本院颅脑外科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48例,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参照治疗组(24例患者)与分析治疗组(24例患者)。给予参照治疗组患者施以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方案,给予分析治疗组患者施以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方案。观察探究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结果分析观察指标数据表明,分析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各项指标情况较参照治疗组患者更优,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于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仅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

关键词: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临床疗效;生活能力

本文引用格式:姜麟彧.观察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04-105.

引言

在临床上,危重颅脑外伤是常见且多发的危重症疾病之一,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严重损伤患者头部所致。其病情复杂、危重、发展速度较快的特点,导致该病病死率较高,严重威胁着患者身心健康及生命安全。目前,临床治疗危重颅脑外伤以手术为主,与传统的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相比,大骨瓣开颅减压术临床疗效更优一些,已被广泛的应用。本文观察探究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方法及疗效。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颅脑外科2015年5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危重颅脑外伤患者48例,依据不同的手术方法将其分为参照治疗组(24例患者)与分析治疗组(24例患者)。如下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对比情况表明,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的治疗有:为确保呼吸畅通,护理人员给予其呼吸道护理,将所有呼吸道异物进行清除;对其伤口进行止血及包扎;给予出现呼吸困难,甚或出现呼吸衰竭患者施以气管插管术治疗;给予四肢骨折的患者施以骨折部位固定处理;术前均接受CT颅脑损伤检查以及昏迷状况评估。给予参照治疗组患者施以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方案[1]。

患者颅内损伤位置的确认是以CT检查结果为依据,在其额颞顶部切开一条弧形口,完成骨瓣去除操作后,再在硬脑膜上切开一弧形口,清除脑内血肿及挫伤坏死组织,以此将颅内压降低,最后缝合硬脑膜,且留置引流管。

给予分析治疗组患者施以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方案[2]。在患者额颞顶部头皮按大“?”型切口切开,向前至中线发迹,向上绕过顶结节后方,向下至耳前颧弓上,先将皮瓣以及骨瓣翻开,再将脑内及硬膜外、硬膜下血肿清除,根据颅内压及脑组织挫伤坏死程度实行内减压,使颅内压充分降低,硬膜减张缝合。

1.3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①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昏迷状况。评定标准为GCS评分,其分值越低说明患者昏迷状况越严重。②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评定标准ADL自评量表,将其分为1、2、3、4、5个等级,1级表明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最好,5级表明患者生活能力恢复最差。

1.4统计学方法

分析观察指标数据以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行t检验,当P<0.05,组间数据对比有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


术后组间观察指标对比情况如下表2所示,分析治疗组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参照治疗组患者,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有具有统计学差异。


\

 
2.2观察分析两组患者术后昏迷状况

术后组间观察指标对比情况显示,分析治疗组GCS评分为(11.24±0.75)分,显著优于参照治疗组的(9.56±0.55)分,且t=10.781,P<0.05,组间数据对比有具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从以上分析可知,危重颅脑外伤是由于外界暴力直接或间接严重损伤患者头部所致。依据GCS评分法可确定[3]:重型颅脑创伤是指患者头部受伤后昏迷≥6h。危重颅脑外伤临床主要症状为意识障碍、肢体瘫痪、癫痫发作、呕吐、头痛、恶心、失语、偏盲等[4],当治疗不及时,通常情况下,患者均留下各种较为严重的后遗症,患者身心健康及生活质量遭受严重影响。如果患者是脑干损伤,一般会出现意识障碍及呼吸循环障碍等症状;如果患者是颅底骨折,有可能出现脑脊液耳漏或鼻漏,这时的治疗要以保持呼吸道通畅、纠正休克、抗感染、必要时行颅底修补手术为主要原则。

对于危重颅脑外伤的治疗,临床上主要以外科手术治疗为主,但在治疗术式的选择时,要以患者的实际病情为依据,确保患者得到最有效的治疗,以减少后遗症[5]。一是颞顶瓣开颅减压手术。其主要治疗方式是只在血肿部位进行局部开骨窗进行,其缺点是[6]:①骨窗面积较小,不利于彻底清除血肿及坏死颅脑组织,导致颅内压不能充分减轻;②术后容易引发再灌注损伤、脑组织嵌顿、缺血等症状,导致患者出现弥漫性脑肿胀,并造成最终形成恶性循环,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严重影响。二是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其缺点是[7]:所开创口较大,致使遗留的骨缺损范围较大。其优点是[8]:①骨窗面积大,可以有效清除血肿和受损脑组织,充分降低颅内压,特别是由于手术视野广阔、清晰,能够将更深部位的血肿完全去除,避免原发伤灶的遗漏;②利于改善脑脊液循环,使继发性脑干压迫以及病理生理损伤减轻。

本次观察分析结果显示,接受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治疗的分析治疗组患者,经治疗后患者术后生活能力恢复情况及患者术后昏迷状况,均较接受常规开颅减压术治疗的参照治疗组患者更优,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具有统计学差异。由此说明,实施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对于硬脑膜血肿及颅内坏死组织的彻底清除,颅内压的有效降低,脑脊液循环的改善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9]。

综上所述,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用于治疗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其临床治疗效果良好,不仅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而且提高其日常生活能力[10]。

参考文献

[1]陈向荣,周金良,黄志研,等.分析高压氧疗法对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8,13(1):97-99.
[2]柯志通.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的临床疗效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28(16):3026-3027.
[3]曹浪.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临床治疗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26):84-86.
[4]袁文满.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临床护理探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3):4432-4433.
[5]陈撼迪,刘佩佩,隋建美,等.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效果分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6):32-33.
[6]梁建锋,朱振云,张红彬,等.对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患者治疗方案的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4(7):210.
[7]朱日磊.探讨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神经外科临床治疗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2):32.
[8]梁生.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病人治疗分析[J].现代养生,2017(12):140.
[9]吕泰泉,江振汝,王国兴.危重颅脑外伤患者的神经外科临床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20):48-49.
[10]付晓波,程海军,吴昌斌,等.神经外科危重颅脑外伤临床治疗探究[J].医药,2016(12):001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103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