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果进行分析,并与常规超声的诊断结果进行比较。方法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医院病理科确诊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最终病理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病灶共107处,其中良性结节71个、恶性结节36个。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并以最终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结果常规超声诊断良性78例、恶性29例,超声弹性成像分别72例、35例。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95.8%、特异性94.1%、准确度94.4%,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敏感性、准确度均更高,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甲状腺结节;超声弹性成像;常规超声
本文引用格式:刘微.对比分析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结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209+211.
0引言
甲状腺结节指存在于甲状腺内的肿块,会随着吞咽动作而在甲状腺上下移动,属于一种临床中常见病变[1]。该症病因较多,可能为甲状腺退行性变、自身免疫、新生物以及炎症等表现为结节。结节性质则是患者生存质量的重要影响指标[2],因此临床正确诊断和定性十分必要。常规超声检查在结节检出率方面具有较高准确性,但难以显示结节硬度。超声弹性成像能够对结节病变、硬度、结构进行区分,并通过不同色彩显示。为进一步分析超声弹性成像对甲状腺结节的诊断准确率,笔者特对72例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受试对象与方法
1.1受试者资料。选取2018年3月至2018年12月医院病理科确诊的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2例、女40例;年龄35-69岁,平均(47.1±4.2)岁;单发性结节55例、多发性结节17例。结节直径0.4-4.3 cm,平均(1.7±0.4)cm。
1.2病例入选标准。72例甲状腺结节患者均由笔者所在医院门诊收入科室,并最终经手术、病理组织学证实。排除甲状腺弥漫性病变伴结患者,排除病灶超出甲状腺范围患者,排除不能配合检查的患者,排除特殊人群(孕妇、精神异常等)。
1.3方法。患者均进行常规超声、超声弹性成像检查。患者均采用飞利浦HD15型彩色多普勒超声,频率1-12.5 Hz,及其配套高频线阵探头。指导患者取去枕仰卧位,全身放松、充分暴露颈部。扫查整个甲状腺后,记录下肿块形态、部位、边界、钙化、大小等,获得满意结果后调整为超声弹性成像模式。探头位置选择甲状腺纵切面,保持肿块垂直面,并确保结节病灶为受力状态。
1.4疗效指标。常规超声诊断标准[3]:良性,指结节形态规则,可见清晰边界、内部等回声,纵横比>1,局部有粗大钙化现象,血流较少或无血流。恶性,指结节形态不规则,边界模糊,内部存在低回声,纵横比≥1,局部轻微钙化现象,且内部血流信号丰富,血流阻力指数>0.7。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由颜色对应分级,1-5级分别依次对应紫色、蓝色、绿色、黄色、红色,其中1-3级为良性结节,4-5级为恶性结节。以最终病理学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常规超声和超声弹性成像的敏感性、特异性、准确度。
1.5统计学分析。本研究中各项数据均由笔者完成收集、处理,以确保数据科学性、真实性。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22.0软件;“n(%)”形式录入计数资料,并以χ2检验;检验水准:P<0.05示数据比较结果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最终病理学诊断甲状腺结节病灶共107处,其中良性结节71个、恶性结节36个。常规超声诊断良性78例、恶性29例,超声弹性成像分别72例、35例。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95.8%、特异性94.1%、准确度94.4%,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可见表1。
3讨论
甲状腺结节作为临床常见症状,可分为良性、恶性两种,但两种结节的治疗方法大相径庭。而甲状腺结节早期筛查与诊断鉴别的主要手段就是超声检测,通过超声探查甲状腺结节血流速度、边缘大小及内部回声等情况,最终对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进行判断[4-9]。但甲状腺结节大多有不同程度的病理差异性,不仅影响探查结果,还呈现出多样化、复杂化的声像图。一旦发生重叠现象,还可能造成甲状腺结节的临床漏诊、误诊,甚至影响医师判断和治疗方案[10-13]。
超声诊断由于具有简便、无创、经济等优势,在临床中广泛用于多种疾病的筛查[14-17]。常规超声虽然具有较好的甲状腺结节分辨力,并清晰显示出结节位置、血流情况等,但对于结节硬度、良恶性的鉴别仍缺乏有效性。超声弹性成像作为一种新型超声诊断技术,能够对常规超声无法探测的肿瘤、扩散疾病等进行成像,可用于甲状腺、乳腺、前列腺等。
研究显示,超声弹性成像利用其机械特性对组织信号进行分析,十分利于结节硬度的区分。在本研究中,常规超声诊断良性78例、恶性29例,超声弹性成像分别72例、35例。超声弹性成像敏感性95.8%、特异性94.1%、准确度94.4%,均显著高于常规超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证实了超声弹性成像在诊断甲状腺结节并判断定性方面的显著效果,且其具有显著优于常规超声的敏感性、特异性,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聂岩.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35):89-90.
[2]衣文.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诊断价值分析[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9,3(1):68-69.
[3]饶思旌.常规超声联合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结节良恶性鉴别中的诊断价值[J].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2018,2(21):75-76.
[4]曾凡林.探讨常规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效果[J].中国保健营养,2018,28(29):157.
[5]李萍,宋烨,胡小涛,等.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3):88-91.
[6]姜珏,李苗,周琦,等.甲状腺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对比分析[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3,15(3):186-188.
[7]张宗芬.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弹性成像和常规超声诊断结果对比[J].海军医学杂志,2016,37(1):51-53.
[8]李富武,张艳.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138-139
[9]潘登.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6,29(12):1629-1631.
[10]丛淑珍,冯占武,甘科红,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超声弹性成像特征分析[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0,26(9):1682-1684.
[11]王伟,金正吉,唐波,等.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价值[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3,27(5):467-469.
[12]李萍,宋烨,胡小涛,等.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同济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31(3):88-91.
[13]周琦,姜珏,马文琦,等.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超声造影和弹性成像对比分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13,29(7):584-587.
[14]张敏,张梅玉,徐华筠,等.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中的价值[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4):229-232.
[15]高艳蕊.超声弹性成像与常规超声诊断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的对照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3(2):138-139.
[16]常涛.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在甲状腺良恶性结节鉴别诊断的价值比较[D].河北医科大学,2015.
[17]余秋.甲状腺良恶性结节病理特征与超声弹性成像参数的相关性分析[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16):1539-154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