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6:07: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开腹阑尾切除术与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效果。方法于本院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急性阑尾炎患者中选择60例作为研究样本,根据随机化原则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参照组(n=30)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研究组(n=30)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研究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和住院时间均优于参照组,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有统计学价值(P<0.05)。结论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用于急性阑尾炎患者中作用确切,既能优化手术指标,又可减少并发症及促进康复,值得借鉴。

关键词:急性阑尾炎;开腹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

本文引用格式:何再伟,张建军.对比分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临床疗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50+54.

引言

急性阑尾炎属于一种急腹症,具有起病急、病情进展迅速等特点,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发热、反跳痛等[1],若不及时治疗,将会引起诸多并发症,例如腹膜炎、化脓性门静脉炎等。目前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理想方法为外科手术,其中开腹阑尾切除术能缓解临床症状,将病灶有效切除,但手术切口大,会带来较大的创伤,故患者术后恢复缓慢,极易发生并发症。随着外科技术的逐渐发展,微创术式应运而生,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因其安全性高[2]、恢复快速和并发症少等优点,受到患者的一致认可。现探析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本院接收的60例急性阑尾炎患者采用两种术式治疗的临床价值,内容汇总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60例患者均证实患有急性阑尾炎,纳入时间由2017年3月至2019年2月,均分成两组,参照组男女之比为18:12,年龄19-63岁,平均(37.85±5.49)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30 h,平均(4.14±1.37)h。研究组男女之比为20:10,年龄20-65岁,平均(37.90±5.33)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2-29 h,平均(4.61±1.29)h。两组临床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满足研究指征。

1.2纳入及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①患者均经B超诊断确诊,符合《外科学》[3]中的诊断标准;②满足手术治疗适应证且无腹部手术史;③患者知情同意,自愿参与研究。

1.2.2排除标准:①伴有严重腹膜炎、严重腹腔粘连;②恶性肿瘤、感染性休克;③精神性疾病与器质性病变者。

1.3方法

1.3.1参照组:行常规开腹手术治疗,内容如下:对患者采取硬膜外麻醉,其后选择4-6 cm麦氏点作为切口,将阑尾系膜充分游离,对阑尾动脉进行结扎;接着双重结扎阑尾根部,于近端0.5 cm部位处切断阑尾,消毒阑尾残端,采取荷包缝合操作;待确保术野无出血时再逐层关闭腹腔,结束手术。

1.3.2研究组: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手术方法为:对患者采取气管插管麻醉,并协助保持头低脚高位,于脐部上缘行一长度为1 cm的弧形切口,将气腹针刺入,同时置入10 mm Trcar,构建CO2气腹,将气腹压控制在10-14mmHg。于脐中线及右锁骨交点部位戳孔,将其作为主操作孔,将10 mm Trcar置入;于耻骨上3 cm戳孔,将其作为副操作孔,将10 mm Trcar置入。借助腹腔镜对阑尾部位、状态等进行探查,经电凝法分离阑尾系膜,切断阑尾动脉,应用吸收夹对阑尾根部进行钳夹,其后采用超声刀离断,使CO2排出,最后退出腹腔镜,结束手术。

1.4观察指标。①观察两组手术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时间以及住院时间;②记录两组并发症:切口感染、阑尾残端瘘、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和肠梗阻。

1.5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9.0软件统计数据,%即计数资料,χ2检验;±s即计量资料,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指标。参照组手术用时为(71.62±11.52)min,术中出血量为(27.00±5.43)mL,肛门排气时间为(24.39±4.17)h,住院时间为(8.45±1.23)d;研究组上述指标分别为(73.30±10.58)min、(12.85±4.66)mL、(15.42±2.69)h和(5.13±0.96)d。两组术中出血量、肛门排气用时、住院用时对比均有显著差异(P<0.05)。

2.2手术并发症。参照组手术并发症总发生率与研究组对比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

 

3讨论

有学者指出[4],急性阑尾炎的发生与阑尾管腔阻塞、胃肠道功能障碍以及阑尾感染等相关,若治疗不及时,将会诱发一系列严重并发症,使患者的生命受到威胁。尽管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能一次性根除病灶,改善病情,但切口过大,术中组织广泛性剥离,会带来较大的创伤,严重干扰到腹腔,且无法使盆腔和肠道内积液被有效清除,因此会延长术后恢0复时间,发生腹腔脓肿、腹腔内出血以及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机率较高。

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术中出血量与参照组对比明显减少,肛门排气时间明显缩短,住院时间明显减少,P<0.05,说明研究组制定的手术方案不仅能减少术中出血,保障手术顺利进行,还可加速胃肠功能恢复,使患者早日康复出院。另外,通过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得出,参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26.67%高于研究组的6.67%,P<0.05,再次验证研究组手术方法安全可靠,能使术后并发症得到有效控制,进而保证手术疗效,满足患者的治疗需求,与杨永成[5]研究结论一致。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对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的优势如下:其一、符合医学美术要求。腹腔镜术式具有微创性,术后切口较小,能使患者对自身身体的要求得到满足;其二、减少误诊。腹腔镜阑尾切除诊断时,术野清晰,能避免出现误诊,可保证手术操作的精准度。其三、恢复更快。腹腔镜手术切口小,无需广泛剥离软组织,通过腹腔镜的辅助作用,能保证精细操作,对脏器与腹腔组织干扰小,有助于控制术中出血,加速痊愈。

总之,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运用在急性阑尾炎患者中有效性及安全性均较高,建议深入普及。

参考文献

[1]杜嘉原,汪富涛.腹腔镜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临床疗效及术后并发症研究[J].陕西医学杂志,2019,48(02):179-182+207.
[2]林桂宇,刘美锭.腹腔镜下阑尾切除术和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穿孔性阑尾炎的效果及对氧化应激和炎症反应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2019,17(03):108-110.
[3]曾玉斌,方琼.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传统开腹术治疗急性阑尾炎的疗效对比[J].基层医学论坛,2019,23(04):497-498.
[4]姚雄,付成龙,鲁晓华,等.腹腔镜与开腹阑尾切除术在急性穿孔性阑尾炎治疗中的应用及并发症发生率的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34):76+78.
[5]杨永成.腹腔镜阑尾切除术与开腹阑尾切除术治疗急性阑尾炎对比[J].中国农村卫生,2018(18):9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