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研究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人工气道脱机的影响并对护理过程进行分析。方法选择在本院RICU接受治疗的82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4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4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都是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人工气道脱机后,对照组采用常规面罩湿化氧疗法,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的浓痰率和再插管率;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氧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PaCO2和氧合指数。结果两组患者的治疗后24小时浓痰率均下降但再插管率均上升,且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浓痰率0.0%和再插管率7.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两组患者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上升,心率和PaCO2分压均下降,但观察组的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心率和PaCO2分压均低于对照组,以上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湿化氧疗的对比,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浓痰稀释作用更强,再插管率更低,对血氧浓度和氧合指数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同时会降低患者的心率和PaCO2分压,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关键词:湿化氧疗方法;人工气道脱机;影响;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覃美霓.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人工气道脱机的影响及护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5):102-103.
0引言
本文给予人工气道脱机患者采用不同的湿化氧疗方法进行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变化,以便为后续的研究提供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在本院RICU接受治疗的82例人工气道脱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从中随机抽取41例作为观察组,另外41例作为对照组,所有患者的入院时间都是2018年5月至2019年5月,观察组41例患者中,男性25例,女性16例;年龄33-75岁,平均年龄(54.15±1.24)岁;心力衰竭插管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插管16例,重度肺炎插管12例。对照组患者中男性24例,女性17例;年龄35-72岁,平均年龄(53.25±1.16)岁;心力衰竭插管13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插管14例,重度肺炎插管14例。两组患者均符合人工气道脱机的诊断标准,年龄、性别等临床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在人工气道脱机后随即进行湿化氧疗,对照组采用常规面罩湿化氧疗法,通过湿化瓶内的纯化灭菌水控制湿度变化。
观察组采用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对患者进行气道湿化,需要对患者的动脉血气指标进行监测,不断调节患者吸入的氧浓度和湿度大小,控制氧气流量为40-60L/min,氧浓度范围不低于21%,湿度不低于95%。先将氧气进行湿化,然后通过加热丝将温度提高至提前设置好的体温温度,患者吸入氧气后,根据患者血气指标动态调节各项指标,直到治疗完成。
1.3评价方法
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24小时的浓痰率和再插管率;比较两组患者湿化氧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PaCO2分压和氧合指数。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0.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两组患者的浓痰率和再插管率使用2检验[n(%)],患者的湿化氧疗前后心率、血氧饱和度、PaCO2分压和氧合指数采用t检验(±s),可信区间为0.95,当P<0.05时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浓痰率和再插管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24小时浓痰率0.0%和再插管率7.3%均低于对照组患者,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详见表格1
2.2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血氧指标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心率和PaCO2明显降低均低于对照组,血氧饱和度和氧合指数均高于对照组,数据对比有意义(P<0.05),详见表格2
3讨论
呼吸道的稳定有赖于纤毛的正常防御,当外部的干燥、寒冷的空气进入呼吸道会对呼吸道的正常工作产生影响,造成呼吸道异常,纤毛运动会因此而变弱,导致痰液无法快速排出而聚集在呼吸道内影响气道通畅,同时细菌会附着在痰液上加重感染症状[1]。在呼吸科室内患者的肺通气和呼吸道功能严重受损,所以需要人工气管插管辅助通气,但该种方式易造成患者感染,所以一般在患者可以自主通气后就将插管取出,使患者自主呼吸,所以对气道脱机后患者吸入的空气温湿度就有较高的要求,因此要精确调节,保证温湿度、氧气流量等指标的稳定[2]。
本次研究对观察组患者使用了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它可以将吸入的氧气持续加热,并对氧气进行湿化,使进入呼吸道的气体温湿度达到人体最适宜的标准,提高患者的舒适度,促进纤毛运动[3],加快痰液排出并减少呼吸道分泌物,所以观察组患者的治疗后浓痰率和再插管率较低。在进行氧气吸入治疗时,使用一次性通气管道可以避免感染,防止病菌交叉污染,降低风险[4]。在患者进行吸入治疗的同时,监测患者的血气指标,动态调整患者吸入氧气的流速、流量和浓度,保持患者吸入高流量氧气,增大呼吸道内压力,提高肺部血氧分压,增强肺部的换气能力,防止肺泡因压力不足而塌陷,减少呼吸肌运动,降低PaCO2[5]。气道脱机患者对高流量湿化氧疗耐受性较好,可以改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6]。本次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心率较对照组相比更低,说明该方法更有效。高流量湿化氧疗可以改善患者的血氧分压和提高氧合指数,减轻心脏负荷,对患者的病情恢复具有重要意义[7,8]。
综上所述,通过对两组患者不同湿化氧疗的对比,高流量湿化氧疗的浓痰稀释作用更强,再插管率更低,对血氧浓度和氧合指数的提高具有明显作用,同时会降低患者的心率和PaCO2,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方天露.不同湿化氧疗方法对人工气道脱机患者影响[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03):253-254+257.
[2]沈芸.试论高流量湿化氧疗对机械通气脱机患者低氧血症的影响及护理[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6(24):133.
[3]徐超,李文龙,张华.高流量湿化氧疗在重症肺炎患者脱机后的应用[J].临床医学,2018,38(06):82-63.
[4]张春华.三种氧疗方式对AECOPD患者拔管后的疗效研究[D].青岛大学,2018.
[5]王丽丽,徐朋,王洋,路洪珍,张欣.不同湿化氧疗对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婴幼儿下呼吸道感染的影响[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01):182-184+189.
[6]张欣,赵红,王丽丽.小儿心脏术后加温湿化氧疗与普通氧疗应用效果比较[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24):87-88.
[7]范永强,刘春香,王虹,等.高流量湿化氧疗仪在RICU中应用效果观察[J].临床肺科杂志,2018,18(3):263-278.
[8]刘晓瑜,胡艳宁.经鼻高流量湿化氧疗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护理研究,2017,41(30):3786-378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