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MSCT在尘肺病小阴影的量化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7 11:02:1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MSCT对尘肺病小阴影量化分析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了已确诊的煤工尘肺病人(以q、r影为主)36个肺区,进行MSCT扫描,继而进行厚度为5 mm水平位与冠状位MIP重建,分别读取两个维度小结节影的量,然后对这两个维度的结节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尘肺病肺内结节分布以中上肺多于下肺。结论利用5 mm MIP重建对水平位和冠状位结节量进行统计,不论是水平位还是冠状位均能很好显示结节,且水平位和冠状位结节量具有相关性。

关键词:尘肺病;量化;最大密度投影

本文引用格式:李有军,聂卫国,王琳琳,等.MSCT在尘肺病小阴影的量化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4):197-198.

Quantitative Analysis of Small Shadows in Pneumoconiosis with MSCT

LI You-jun,NIE Wei-guo,WANG Lin-lin,XIE Fu-yan,GE Kun

(Baogang Prevention and Healthcare Center of Inner Mongolia,Baotou,Inner,Mongolia,014010)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quantitative analysis method of small shadows in pneumoconiosis with MSCT.Methods The Retrospective analysis was performed on 36 pulmonary areas of diagnosed coal workers’pneumoconiosis(mainly q and r shadows).MSCT scan was performed.Then,MIP reconstruction with a thickness of 5mm was performed in the horizontal and coronal positions.The quantity of nodule shadows in two dimensions was read respectively,and then the quantity of nodules in these two dimensions was statistically analyzed.Results The distribution of pulmonary nodules in pneumoconiosis is more in the central and upper lung than in the lower lung.Conclusion 5-mm MIP reconstruction was used to calculate the nodule quantity at the horizontal and coronary levels.Both the horizontal and coronal nodules can be well shown,and there is a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horizontal and coronal nodules.

KEY WORDS:Pneumoconiosis;Quantification;Maximum density projection

0引言

目前针对矽肺病定量及半定量研究方法很多,如对尘肺病肺组织平均CT值的测定,但这种方法是无法排除肺气肿的干扰,而许多尘肺病患者都合并不同程度的肺气肿,所以肺内平均CT值并不能代表肺内纤维化的量[1];还有学者利用密度屏蔽法,分别测定肺气肿和结节量,他们把阈值分别定为<-900HU(肺气肿)和>-100HU(结节),肺气肿和结节区与全肺区的比例即肺气肿指数(EI)和结节密集度指数(NPI),在76例矽肺的定量分析中,NPI和肺功能改变有很好的相关性。英国、德国、芬兰、日本先后做了这方面的研究,但目前尚无国际的统一意见。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已确诊的Ⅰ期、Ⅱ期尘肺的病人;②以q/q、r/r或以q、r影为主的病人。按上述标准选取在2016年4月至2018年12月,在包头市就诊的粉尘接触病人56例。选取的患者年龄37-61岁,平均49岁。

1.2MSCT扫描方法。用GE(美国通用)64排螺旋CT。准直0.625 mm×64,间隔0.625 mm,管电压140 kv,200 mA,标准算法重建,FOV为30 cm,矩阵512×512,螺距0.969,观察图像及摄片时的窗位(WL)窗宽(WW)为:-700 HU/1000 HU,观察纵隔为50/350 HU,观察胸膜及肺实质为-600/2000 HU。

1.3重建及计数。将每个肺区扫描后图像进行厚度为5mmMIP重建,然后传输到影像卡。由三位副主任以上职称、由国家承认的尘肺病诊断资格证书医师进行读片,分别统计水平位和冠状位结节个数,然后取平均值。

1.4统计学分析。运用GraphPad Prism 7统计学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

2结果

肺内结节在MSCT显示特征按分布区域主要为6种类型,即支气管血管束周围结节、小叶中央型结节、小叶间隔结节、距胸膜5mm内结节、侧壁胸膜斑样结节、叶间胸膜结节;按结节形态分为:实性结节和磨玻璃样结节,规则(圆形或类圆形)和不规则(长棒状、树丫状、星芒状等),分别如图1、图2所示。本次36组肺区虽然已规则阴影为主,但里面也夹杂极少数不规则阴影,我们也一并统计在内。发现尘肺病肺内结节分布以中上肺多于下肺[2-3],见表1。


\


3讨论

3.1尘肺病的检测方法。目前,高千伏X线胸片是诊断尘肺病的金标准,尘肺病例许多在X线上表现为边界清楚或模糊的小阴影,直径常为2-5 mm,但由于X线胸片密度分辨率不足以及组织结构重叠,特别是直径小于3 mm的结节显示欠佳,同时,与肺内其他病变鉴别诊断相当困难[4-5]。目前MSCT及其强大的图像后处理功能大大提高了尘肺病诊断的准确性。MS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MIP)对肺内结节的显示是目前公认的最有效方法之一,而层厚5 mmMIP对结节显示优于其它层厚[6-7]。

3.2矽结节影像学特征及分布。矽肺是尘肺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是由于长期吸入高浓度的游离二氧化硅(俗称矽尘)并在肺内蓄积而导致的肺组织的进行性纤维化为主的疾病。矽尘在肺内沉积并形成的矽结节所致的小阴影为影像学特征性表现,按其形态可分为圆形和不规则形(s、t、u)2类,按其大小可分为(p、q、r)种。

矽肺的区域分布与其发病机制息息相关,笔者认为取决于吸入量和清除量两者之间的差值,吸入量受解剖特点和通气量的影响,而清除又分为淋巴引流清除和呼吸运动、胸壁运动清除,其中淋巴引流为主要方式。小阴影在纵向分布上有差异,优势分布于上肺野、中肺野,这与国内文献研究保持一致。究其原因,肺尖及中上肺受胸内负压的作用较多,通气量相对较大,粉尘易吸入,同时上、中肺野淋巴回流缓慢且呼吸运动幅度小于下肺野,滞留的粉尘相对较多,因此上、中肺野同时具备易吸入和难清除的特点,所以上、中肺野小阴影分布显著多于下肺野[8]。

3.3水平位和冠状位最大密度投影(MIP)重建结节量分析比较。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36个肺区结节量,不论是水平位还是冠状位均能很好显示结节。最重要的是通过相关性分析,发现R2=0.9988说明水平位和冠状位结节量具有很高的正相关性,并且可拟合回归曲线:Y=0.9942×X+20.75,如图3所示。

\

 
因此,利用MSCT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对肺内结节进行水平位和冠状位量化统计对诊断尘肺病都具有重要意义。3.4利用最大密度投影(MIP)对整个肺区结节统计,数据较繁杂。在尘肺病诊断中,左右肺均等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区,然后进行结节分布分析继而进行尘肺病诊断。本研究也将左右肺按尘肺病分区发分为上中下三个肺区,然后进行最大密度投影重建(其目的就是防止每个统计层面由于面积太大而造成结节量统计的偏差)。每个病人肺野高度与厚度(最大径)大约20 cm左右,按5 mm重建每一侧肺得到40帧,每一帧结节个数最多可达500个左右,所以造成统计数量繁杂。另外,由于视觉等因素所以造成一定的误差。近些年一些软件开发公司,利用计算机对结节量进行量化,但也都处于测试阶段,相信随着大数据不断积累,将来一定能进行尘肺病结节量化。

参考文献

[1]王旭,李宝平,曾庆玉,等.煤工尘肺肺内结节的病理与64排螺旋CT影像表现[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14,32(9).125-126.
[2]刘荣荣,李敏,朱怡,等.矽肺小阴影分布的CT影像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6(21):2920-2922.
[3]刘培成,张盾,吴纯,等.煤工尘肺的CT定量研究[J].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2002,20(2):56-57.
[4]夏露花,吕富荣,王伊,等.MSCT定量成像技术诊断尘肺[J].中国医学影像技术,2013,29(1):23-25.
[5]陈满连,蔡木蔚,李笑梅.煤矽肺患者胸片与CT影像学征象的对比研究[J].锦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04):5+34-36.
[6]袁功玲,李敏,沈苏军,等.矽肺患者36例的CT影像学分析[J].职业与健康,2013,29(13):1587-1589.
[7]李敏,陈光强,孔玉林,等.矽肺阴影分布范围判定的CT影像研究[J].职业与健康,2014,30(9):136-137.
[8]毛翎,黄建安,周韶炜,等.直读数字式摄影应用于尘肺病诊断的可行性研究[J].环境与职业医学,2011,28(3):156-1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90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