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9年1月于我院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并随机分两组各41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健康信念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种护理干预后的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率等护理效果及生活质量评分。结果观察组病人术后治疗依从性、疾病知识的掌握程度、护理满意率以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具有显著差异。结论健康信念护理干预能有效提高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护理效果,有助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健康信念护理;高血压脑出血;颅内血肿;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郑春娟,黄文卓,宋清运,等.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358-359.
0引言
高血压脑出血(HICH)是高血压患者常见的并发症,发病快,预后效果差。HICH通常在剧烈运动和情绪激动时发病,发病的根本原因是血压的骤增。若治疗不及时或不彻底,极易导致残疾甚至死亡[1]。目前治疗一般采用颅内血肿清除手,但术后易发生再出血、感染等并发症,严重危害其健康,故术后的护理干预显得格外重要[2]。研究表明,病人的治疗与护理心理对病人身心健康、护理效果与术后生活质量有着严重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对HICH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将于我院进行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的82例患者纳入研究,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对照组中男23例,女18例;年龄28-80岁,平均(47.62±4.96)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3例,中学18例,专科及以上10例。治疗组中男22例,女19例;年龄30-79岁,平均(49.15±4.46)岁;文化水平:小学及以下12例,中学17例,专科及以上12例。两组患者的出血量、出血部位等一般情况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可比性。
1.2纳入标准。①28-80岁患者,并符合高血压脑出血诊断标准;②出血量小于35 mL;③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
1.3排除标准。①患者合并凝血功能障碍;②患者有意识障碍或精神病;③患者合并心、脑等重要脏器严重障碍。
1.4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具体措施如下。
1.4.1健康信念评估:评估患者对HICH疾病知识、对疾病危害的认识以及对个体行为带来的威胁或益处的判断,估计个体的自我效能,分析诱发与制约因素,整理评估资料,制定相应健康信念教育的措施。
1.4.2健康信念教育:①交流教育:根据评估结果,由护士采取一对一方式向患者及其家属讲解HICH国内外的趋势、危险因素及不良行为(如吸烟、酗酒、高钠饮食等),并与患者及家属共同探讨高血压的社会影响。在讲解和讨论时,可采用配合数字或图文并茂的方式使患者及其家属对HICH有更直观的认识,从而转变患者的态度,使其保持情绪的健康稳定。②宣传教育:向患者及其家属发放与HICH相关的报纸杂志、卫生健康宣传手册,通过影音、动画或播放相关节目等方式,使个体从多个渠道及时获取相关的健康教育知识,能清楚了解HICH的临床后果、并发症、围术期护理内容及注意事项,提高患者的自我认知及管理能力。③心理疏导:手术前护士及家属对患者进行鼓励,树立其坚定的信心,使其能够积极面对疾病的治疗。并为患者播放愉快舒缓的音乐,使其放松身心配合手术治疗。手术后邀请经手术、护理后康复效果满意的患者进行现身说法,侧面鼓励患者积极面对治疗和护理,提高其积极性,增强其康复治疗信心。成立患者间的互助小组,使组内患者相互鼓励、监督、支持,彼此分享经验,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与行为方式,以促进康复。
1.5观察指标。①病人对护理治疗依从性、工作满意度和健康教育知识掌握程度均采用行设计的调查问卷进行评价,满分均为50分。<35为不满意、依从性差、知识掌握程度差;35-43分为满意、依从性良、知识掌握程度一般;>43分为非常满意、依从性好、知识掌握程度高。并记录两组患者再出血、肺部感染、上消化道出血、肾功能衰竭等并发症的发生情况。②采用GQOLI-74量表对患者的生活质量进行评,其中包括躯体功能、社交功能、心理功能以及物质生活功能四个维度,每项指标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
1.6统计学分析。SPSS 22.0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护理效果比较。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依从性、疾病知识掌握程度、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生活质量评分比较。观察组的躯体功能、心理功能、社交功能、物质生活功能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健康信念模式(HBM)由三位社会心理学家提出,是以动机、认知理论和价值期望理论为基础,探索影响个体采取各种健康行为的理论模式,通过关注人对健康的态度和信念强调其对健康行为的主导作用,贯穿患者在院内治疗的各个环节,以健康教育方式达到使患者“知、信和行”合一的目的。
通过HBM改变患者的不良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和治疗积极性,并树立战胜病魔的信心,促进康复[3]。
由于长期高血压患者会引发各种严重疾病,而且需要一直服用降压药物,不仅影响了重要脏器的功能,还增加了家庭的经济负担。若擅自增减降压药物剂量或突然停服,血压没有得到控制,极易造成脑血管破裂或脑血栓引起HICH,如未得到及时就诊,可危及患者的生命或导致患者活动障碍,从而使患者及其家属产生巨大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家庭关系。通过HBM教育不仅能使患者了解到疾病相关知识,认识到疾病的危害性,重要的是使病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鼓励他们坚持健康的生活规律和行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从而维持血压,控制病情的进一步恶化,促进患者康复。本研究实验组病人通过HBM教育,观察组病人术后护理效果和生活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应用健康信念护理干预对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患者的疗效显著,值得临床大力推广。
参考文献
[1]李逸.健康信念指导护理对脑出血性脑卒中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西藏医药,2018,39(04):124-125.
[2]宋香茹.微创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护理及对患者ADL评分的影响[J].中国校医,2018,32(06):472-473+475.
[3]孙洁,刘增秀.健康信念模式在高血压脑出血行颅内血肿清除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J].全科护理,2018,16(06):641-6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