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骨科康复护理在患者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30名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在他们进行术后骨科康复治疗的同时,对他们采用康复护理的治疗方法。研究时间为1个月。结果通过研究发现sas的评分降低,而fMa和Barthe1的评分都升高。结论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采用骨科康复护理可以增强手术效果,减少患者的焦虑程度,减少其他并发症的产生,对于患者恢复脊柱脊髓功能有重要作用。
关键词:脊柱脊髓损伤;康复护理;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白洋,杨美英,尹倩,等.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75+277.
0引言
脊柱脊髓损伤是一种脊柱脊髓正常功能的损害,如果不能及时治疗就会给患者的脊柱功能造成严重的损害甚至是导致终身班残疾。所以,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进行正确的康复护理,可以提高治疗效果,缩短患者的康复时间,对改善脊柱脊髓功能有一定的效果[1]。这篇文章通过研究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效果,希望给脊柱脊髓损伤患者的治疗提供一个参考依据。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研究对象选取我院在2011年5月到2016年4月内前来就诊的脊柱脊髓损伤术后进行康复治疗的患者39人。其中女性15人,男性24人,年龄在31-67岁。其中由于摔伤而造成的脊柱脊髓损伤的患者有11人,交通事故造成的有21人,其他的原因的有7人。其中,颈椎受伤有13人,腰椎受伤有11人,胸椎受伤有15人。研究对象的选取标准:符合脊柱脊髓损伤的标准;已经成功的进行手术;年龄都在18岁以上,并且患者及其家属已经同意进行研究;表现出运动,感觉和肌肉功能存在障碍的患者。不符合研究的标准:患有别的非常严重的躯体疾病及器官疾病。
1.2方法
1.2.1康复护理
(1)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早期护理。①患者这一阶段是维持脊柱稳定的阶段,应该进行卧床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脊柱稳定的情况,使用矫形器进行脊柱保护,并且评估患者可以下床的时间。②维持患者呼吸稳定。护理人员要及时观察患者的呼吸状况,要及时对患者呼吸道内的分泌物清除干净,保持呼吸的通畅,定期对患者进行翻身,减少呼吸系统的感染症状发生,如果是高位脊柱损伤的患者,在特殊情况时,可以对气管进行切开,减少呼吸的梗塞,减少肺部感染发炎。③医护人员应该密切关注术后患者的情况,检测各项生命功能,比如说心率血压等,记录下尿管的的出入量,每隔2-3小时给患者进行翻身。④在饮食上面,手术后要求患者忌食48小时,等待肠鸣后,给患者饮用一些清淡的流食。⑤早期活动。患者在进行脊柱脊髓损伤术后,如果身体没有出现其他的损伤,就可以√他进行一个早期的康复运动,每天定时在患者的手部,脚关节处进行活动,提高关节灵活程度,防止患者的肌肉挛缩或者是手足下垂。
(2)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恢复期护理。①神经性膀胱的护理。医护人员应该及时叮嘱患者家属对患者进行导尿清洁,教会家属导尿的操作,以及尿路感染的症状,帮助患者及时清洁尿路,减少膀胱感染状况。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一个膀胱功能的评估,根据膀胱状况,制定一系列的饮水排尿和清洁计划。②神经元性直肠的护理。医护人员根据患者的手术状况,对患者的直肠功能进行评估,针对肠功能状况,引导患者进行排便的锻炼,促进患者排便,在饮食方面叮嘱家属要对患者使用含纤维比较多的食物,促进患者肠道蠕动,注意饮食规律,做到定时定量进食。③皮肤护理。由于脊柱损伤造成患者只能长期卧床,所以家属应该及时给患者的全身进行清洗擦拭,定时进行翻身,减少褥疮的发生,医护人员可以及时教导家属如何减少褥疮发生的知识。④肺部感染的预防及处理。医护人员要叮嘱家属保持室内的清洁和通风,给患者营造一个好的呼吸环境,医护人员也要定期给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评估,有意对患者的呼吸功能进行训练,根据患者的状况,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⑤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处理。医护人员要密切关注患者的身体温度,血液状态,对血管进行彩超检查,如果没有任何问题,可以抬高患者的肢体,促进血液回流,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出现,如果患者已经出现血栓的症状,一定要及时进行溶栓处理,做好保暖。
1.2.2康复护理方法:这是在患者进行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最后一个恢复期的康复训练。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的配合。
(1)轴线翻身法。这种方法是把患者的两臂在胸前进行交叉放置,一个人的的右手放在患者的腰部位,左手放在患者的肩部,另一个人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腰部,一只手放在患者的臀部部位,同时两个人一起给患者进行翻身。
(2)良肢位摆放方法。①侧卧位置。将患者的头部垫高,前伸上臂,伸展上肢,下肢弯曲,上身部位的下肢垫高。②仰卧位。将患者的头部和肩胛骨的位置用枕头垫高,在患者的脚踝,膝盖位置也垫高,肘关节前伸。
(3)手法扣拍技术。把患者放置一个比较舒适的体位,操作者把手指并拢,两手并拢成酒杯状,在患者的腹部为进行轻轻的叩击,每分钟大约是80-100次左右,用力均匀,时刻关注患者的表情,调整手法和力量。
(4)站立训练。把患者放在一个电动的直立床上,并且把患者和床进行链接,用约束带把患者固定在床上。其次是慢慢将直立床进行30度的倾斜,同时严密检测患者的血压,心跳状况,如果出现什么不适,及时调整直立床的倾斜角度,从而锻炼患者的直立能力运动[2]。
1.3疗效标准。分别利用Barthe1和FMA以及SAS三款软件测量患者的生活能力,脊柱运动状况和焦虑程度,前后一共测评两次,第一次是在进行康复护理初期,一个是进行康复护理后的一个月,两次测评都是由一个医护人员进行操作。
1.4统计学分析。利用SPSS 18.0对这些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分析比较数据值的差异。
2结果
通过研究调查,笔者发现:在患者没有进行康复护理干预时,患者的焦虑程度是(40.83±4.32),患者的运动能力是(38.65±34.09),日常生活的处理能力是(36.89±18.87),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之后,患者的焦虑程度是(22.13±4.29),运动能力是(73.11±38.56),而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是(83.53±17.23),由此可以得出,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后,患者的忧虑程度明显降低,在日常生活能力和运动能力方面比没有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前提升了不少。
3讨论
在实验调查中,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干预,可以提高患者脊椎损伤术后的治疗效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轻患者的忧虑程度,提高患者的脊椎关节的灵活程度,提高运动能力,恢复患者的正常运动,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帮助患者恢复生活能力,减少致残率。进行康复护理训练是针对患者术后各个方面的护理,包括呼吸系统护理、饮食护理、防止血栓护理,肠道系统护理、皮肤护理等多方面,需要家属和医护人员共同配合,才能够保证康复护理的实施效果[3]。
综上所述,对患者进行康复护理不是我们通常认为的手术后的一般护理,它是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又新增的一个特殊护理,它是把临床常规护理相结合同时进行的,它有助于提高脊柱脊髓损伤手术的治疗效果,能使患者达到预期的康复水平,所以说康复护理干预是非常重要的对于骨科疾病的手术和治疗,康复护理值得被广泛的运用到骨科治疗方面。
参考文献
[1]舒嫚.骨科康复护理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的应用[J].保健文汇,2018(6):97.
[2]唐美崇.脊柱脊髓损伤病人的康复护理[J].蛇志,2012,24(1):84-85.
[3]赵宽.骨科康复训练在脊柱脊髓损伤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8,30(17):77-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