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7-23 11:52:47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方法本次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夏季野外驻训官兵,共抽选5000例进行观察,时间为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收集所有官兵的资料,详细分析其皮肤状态,同时明确其护肤情况。结果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率为25.00%,日光性皮炎占比最高,寻常疣及扁平疣占比最低。结论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生率较高,应当加强官兵的防护意识,提升防治质量。

关键词: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防治

本文引用格式:张树林,刘镜洪,司存武,等.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发病情况及防治措施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3):218-219.

0引言

皮肤病为官兵野外训练时较为常见及多发的一种疾病,具有种类繁多、病因繁杂等特征[1]。官兵于夏季野外驻训时发生皮肤病与驻训地的环境以及气候有密切关联,为此明确驻训地的气候特征、皮肤病发生规律与特征等,有利于制定好针对性的皮肤病防治措施,降低皮肤病发生率,提升驻训任务完成质量[2]。本次研究特选取部分夏季野外驻训官兵进行调查研究,旨在明确其皮肤病发生情况以及相应的防治措施,其详细研究内容见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5000名夏季野外驻训官兵(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作为本研究中的观察对象,均为男性,年龄上限值为39岁,年龄最小为18岁,平均(22.95±3.36)岁。

1.2方法。收集并且整理部队夏季野外驻训过程中的门诊资料、住院资料以及巡诊资料,驻训时间均在40天以上。阳性即为以往有皮肤疾病存在,且疾病症状于驻训期间加重,阴性为皮肤状态无变化。皮肤病的诊断标准参照《皮肤性病学》第七版,且皮肤病的确诊均由皮肤病科的专科医生负责。

1.3观察指标。观察并统计上述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的皮肤病发病率以及构成占比情况。

1.4统计学处理。本次研究中的所有数据经过分析与汇总以后,均录入至SPSS 22.0版中处理,皮肤病发病率以及构成占比均用“%”表示,数据间比对用卡方检验。若组间数据比对差异具统计学意义,则用P<0.05表示。

2结果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患有日光性皮肤炎的官兵有992人占据人数的19.84%,患有真菌性皮肤炎的官兵有97人,占据总人数的1.94%,患有痤疮的官兵有65人,占据总人数的1.30%。患有湿疹的官兵有41人,占据总人数的0.82%,患有神经性皮炎的官兵有25人占据总人数的0.5%,患有毛囊炎的官兵有21人占据总人数的0.42%,患有虫咬性皮炎的官兵有6人,占据总人数的0.12%,患有扁平疣的官兵有3人,占据总人数的0.06%。

由此可以看出,皮肤病发病率为25.00%,其中日光性皮炎占比(19.84%)>真菌性皮肤病占比(1.94%)>痤疮占比(1.30%)>湿疹占比(1.30%)>神经性皮炎占比(0.82%)>毛囊炎占比(0.50%)>虫咬性皮炎占比(0.42%)>寻常疣及扁平疣占比(0.06%),见表1。

\

 
3讨论

夏季具有气温较高且有较强的紫外线照射,昼夜温差较大,潮湿多雨等特征。官兵驻训的任务较重,受精神紧张以及环境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提升其野外驻训期间发生皮肤病的概率,对野外驻训的质量以及官兵的心理情绪等均有严重不良影响[3]。为此夏季官兵野外驻训期间应当完善皮肤病防治工作,提升卫勤保障工作质量。

从本次研究的结果来看,患有日光性皮肤炎的官兵有992人占据人数的19.84%,患有真菌性皮肤炎的官兵有97人,占据总人数的1.94%,患有痤疮的官兵有65人,占据总人数的1.30%。患有湿疹的官兵有41人,占据总人数的0.82%,患有神经性皮炎的官兵有25人占据总人数的0.5%,患有毛囊炎的官兵有21人占据总人数的0.42%,患有虫咬性皮炎的官兵有6人,占据总人数的0.12%,患有扁平疣的官兵有3人,占据总人数的0.06%。

分析其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点:第一,可能由于驻训地夏日的紫外线照射较强,官兵长时间开展室外训练,因此提升日光性皮炎的发生率[4],该病症常表现出上肢、颈部以及脸部等暴力位置有脱皮、红斑丘疱疹或者糜烂等。真菌性皮肤病占比仅为居于日光性皮炎之后,且通常表现为足癣、股癣。第二,可能同驻训地区高湿气候、高温气候等因素有密切关联。官兵训练以后由于大量出汗,形成温暖潮湿的环境于皮肤的局部,利于真菌的生长和繁殖,加之驻训官兵通常居住于帐篷当中,缺乏良好的通气条件,且帐篷当中的湿度以及温度均高,对皮肤真菌的生长具有促进作用。第三,研究中,痤疮占比为1.30%,分析其原因,可能由于多数官兵年龄在18-30岁,正处于痤疮高发死亡年龄段,加之夏季人体皮脂腺的分泌受气候影响较为旺盛,驻训过程中受精神紧张因素影响,提升痤疮发生率[5]。湿疹和神经性皮炎常表现为皮肤出现有瘙痒症状的丘疹,主要同内分泌失调、失眠、湿度大、炎热、紫外线照射以及内分泌失调等因素有密切关联。第四,由于多数官兵都住在单层用的帐篷内部,帐篷内部的温度一度高达40摄氏度,不仅显得较为闷热,且整体透气性较差。又因为多数官兵长期穿着长袖的迷彩服和严密的作战靴,所以,整体透气性较差,久而久之就容易诱发各类皮肤病。第五,因为部队野外住宿的环境较差,不仅周围杂草丛生,而且也有着很多蚊虫、跳蚤、黄蜂、毒蛇和蝎子等动物。如果官兵再被叮咬之后就会形成皮炎。第六,部队在野外训练的强度一般较大,且官兵的身体长期处于疲劳的状态下,抵抗力也不断地下降,久而久之就容易被病菌侵入。

夏季野外驻训官兵发生的皮肤病具有较为复杂的病因且种类繁多,可对其身心健康产生不良影响。为了降低皮肤病的发病率,确保驻训任务顺利完成,应当完善皮肤病防治工作。其一,结合驻训地的气候特点与环境特点,将官兵皮肤病防治宣讲的力度加强,将相关卫勤保障准备工作提前完善,即提前净化好生活用水,注意营区的卫生,备置好相关药物等;其二,开展户外驻训期间,应当尽可能减少皮肤的暴露面积,为官兵提供防晒霜并且告知其正确的涂抹方法;其三,加强健康宣教,使官兵可以自觉注意个人的卫生与清洁,勤换衣服;其四,合理管理官兵的膳食,保证营养均衡的前提之下为其提供清淡的饮食,可在日常饮食当中增加富含胡萝卜素、益生菌及维生素C的食物,以此减轻光氧化损伤、促进细胞膜与DNA的修复;在训练过程中也需要多准备包括凉茶、绿豆汤、水果、蔬菜和其他食物,并让官兵减少食用辛辣食品,从而通过增强机体营养来提高其抗病能力。其五,在驻训期间,将心理疏导干预工作完善,避免精神状态不佳所致的皮肤病。第六,大家可以结合实际情况来洗澡。必要时可以组织部队到附近的澡堂洗澡,也可以联系大家到附近的乡镇洗澡。如果在外驻扎的时间较长,则可以让军人自己建立简易的澡堂进行洗澡。如果实在严重缺水,则可以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擦澡。第七,军官需要随时穿比较轻便、宽松和吸水性较好的服装,并随时保证服装的透气性。如果患者已经病发,则可以采用涂抹抗菌药膏和热水肥皂浴的方式进行治疗。第八,当需要在炎热和高温的环境下进行训练,大家可以选择地势较高和通风较好的地方进行训练。如果有条件则可以在树荫下进行训练,从而更好地防止官兵会被曝晒。也可以在训练的过程中尽可能地选择通风条件较好的地带进行训练。如果天气温度实在搞,在上午11:00-14:30的时间段内最好不要安排训练。

总而言之,夏季野外驻训官兵皮肤病的发病率较高,应当加强防治管理措施,降低疾病的发生率,以确保驻训工作顺利、高质量完成。

参考文献

[1]廖云星,朱芳梅,杨一珍.某部夏季野外驻训发病情况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6,34(3):422-423.
[2]孟莉,王金海,苑振亭.辽东半岛东部地区军人皮肤病调查分析[J].临床军医杂志,2016,44(8):871-871.
[3]吉炳华,兰晓霞,王雯垠,等.赴九江地区抗洪抢险官兵皮肤病患病情况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J].解放军预防医学杂志,2017,35(9):1078-1079.
[4]伊九,王科举,闫泽灏,等.东南沿海某部官兵皮肤病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第二军医大学学报,2016,37(3):370-374.
[5]焦耿军,陆皓,张华,等.高原寒区非战争军事驻训官兵训练期间健康教育需求的调查[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6,33(10):30-3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081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